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参茸补酒
拼音名:ShenrongBujiu
英文名:
书页号:Z19-96标准编号:WS3-B-3606-98
【处方】人参1.17g鹿茸(制)0.39g熟地黄39g 山药39g牛膝(制)29g甘草(蜜炙)26g 肉桂6g桑寄生23g当归26g 党参(蜜炙)16g白术(制)26g川芎(制)13g 白芍(制)26g制何首乌13g龙眼肉23g 【制法】以上十五味,山药、鹿茸、人参、当归、川芎、肉桂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
法(附录ⅠO),用白酒600ml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滤过,滤液备用。滤
渣与其余熟地黄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加60%乙醇二次,每
次420ml,搅拌,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后与上述滤液合并,混匀,加蔗糖30g及适量焦糖,用冷开
水或白酒调整总量至1000ml,混匀,滤过,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气香,味甜。
鉴别(1)取本品约5ml,加石油醚(30~60℃)10ml,振摇,取石油醚液,挥干,加香草醛试
液2~3液,显红紫色,放置,颜色逐渐加深。
(2)取本品5ml,置水浴上蒸干,加1%盐酸溶液溶解,滤过,滤液分置三支试管中,分别加碘
化钾碘试液、碘化汞钾试液、碘化铋钾试液,均生成沉淀。
(3)取本品约2ml,加茚三酮试液2~3滴,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冷却后显蓝紫色。
(4)取本品5ml,蒸干,加甲醇5ml,回流加热,冷后滤过,取滤液1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
1ml,产生红色,加30%过氧化氢溶液1~2滴,加热后红色不褪,调至酸性时,红色消褪。
【检查】乙醇量应为28~36%(附录ⅨM)。
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M)。
【功能与主治】补益气血。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两亏,脑力不足,精神疲倦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30ml,一日2~3次。
【注意】感冒发热者忌服。
【规格】每瓶装(1)100ml(2)25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关键字:参茸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参茸黑锡丸/中成药大全(3)
  • 参茸蛤蚧保肾丸/中成药大全(9)
  • 参茸鹿胎丸/中成药大全(0)
  • 参茸强肾片/中成药大全(10)
  • 参茸保胎丸/中成药大全(3)
  • 参茸珍宝片/中成药大全(4)
  • 三鞭参茸固本丸/中成药大全(0)
  • 参茸卫生丸/中成药大全(1)
  • 参茸天麻酒/中成药大全(7)
  • 参茸片/中成药大全(2)
  • 参茸白凤丸/中成药大全(5)
  • 参茸安神丸/中成药大全(1)
  • 参茸补肾片/中成药大全(8)
  • 参茸补酒/中成药大全(2)
  • 参茸阿胶/中成药大全(2)
  • 参茸补血酒/药酒大全(2)
  • 参茸追风酒/药酒大全(5)
  • 参茸酒/药酒大全(10)
  • 参茸三七酒/药酒大全(2)
  • 参茸海马酒/药酒大全(3)
  • 参茸补血露/药酒大全(0)
  • 参茸加口服液/药品说明书(14)
  • 参茸保胎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参茸固本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参茸白凤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参茸三肾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参茸安神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参茸阿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参茸白凤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参茸多鞭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参茸大补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参茸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
  • 参茸追风酒/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滋补参茸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参茸健脾丸(党参健脾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参茸天麻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参茸蛤蚧保肾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参茸木瓜药酒/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参茸鹿胎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参茸保胎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参茸安神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三鞭参茸固本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参茸三七补血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6)
  • 参茸固本还少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参茸鞭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参茸黑锡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8)
  • 参茸卫生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参茸三肾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参茸三鞭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参茸珍宝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参茸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参茸强肾口服液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