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妇科白凤片
拼音名:FukeBaifengPian
英文名:
书页号:Z10-66     标准编号:WS3-B-1936-95
 【处方】 乌鸡(去毛、爪、肠)145g艾叶25g牛膝(盐制)13g 柴胡13g干姜6g白芍(酒炒)13g 牡丹皮13g香附100g延胡索(醋制)6g 知母13g茯苓16g黄连(酒制)6g 秦艽9g当归13g黄芪(炙)13g 青蒿25g地黄13g熟地黄25g 川贝母13g地骨皮6g 【制法】 以上二十味,乌鸡、艾叶、牛膝、干姜、白芍、牡丹皮、延胡索、黄连
黄芪、川贝母等十味粉碎成粗粉,拌入白酒润匀,蒸透,烘干,再与青蒿混合,粉碎成
细粉;其余柴胡等九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乌鸡等
十一味药的细粉及辅料适量,拌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丁字形非腺毛无色,弯曲,柄1~3个细胞。
纤维成束或较散离,多碎断,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淀粉粒
广卵形或贝壳形,直径40~60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可察见。
  (2)取本品12片,除去糖衣,研细,加甲醇8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
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50m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
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
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绿色荧光斑点。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功能与主治】 补气养血。用于妇女体弱血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贮藏】 密封。

关键字:妇科
上一篇: 杜仲冲剂
下一篇:关节解痛膏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妇科千金片/中成药大全(2)
  • 妇科止血灵片/中成药大全(3)
  • 妇科再造胶囊/中成药大全(4)
  • 妇科白风口服液/中成药大全(4)
  • 妇科毛鸡酒/中成药大全(5)
  • 妇科宁坤丸/中成药大全(2)
  • 妇科白带片/中成药大全(5)
  • 妇科十味片/中成药大全(3)
  • 妇科养坤丸/中成药大全(3)
  • 妇科调经片/中成药大全(11)
  • 棕蒲散/传统方剂(219)
  • 益肾调经汤/传统方剂(2)
  • 温肾丸/传统方剂(2)
  • 补肾安胎饮/传统方剂(4)
  • 益气导溺汤/传统方剂(9)
  • 清肝引经汤/传统方剂(18)
  • 妇科通经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44)
  • 妇科调经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6)
  • 妇科养坤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1)
  • 妇科分清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妇科止带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5)
  • 妇科千金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26)
  • 妇科千金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8)
  • 妇科十味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9)
  • 妇科回生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20)
  • 妇科白带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22)
  • 妇科金丹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21)
  • 妇科养坤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21)
  • 妇科止带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妇科乌金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妇科宁坤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妇科止血灵/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妇科调经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妇科万应膏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妇科白凤口服液/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妇科得生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妇科通经丸(保坤丹)/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妇科白带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妇科毛鸡酒/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妇科千金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妇科十味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妇科养荣丸(浓缩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