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手册> 浏览文章

李核仁《吴普本草》【异名】李仁、李子仁、小李仁《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李子"条。【采集】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种子晒干。【药材】干燥种子呈扁平长椭圆形,长6~10毫米,宽4~7毫米,厚约2毫米,不甚饱满。内种皮褐黄色,有明显纵向皱纹。子叶两片,白色,含油脂较多。气微弱,味不苦。似甜杏仁味。以完整、干燥者为佳。主产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南等地。在四川地区,将上种称为小李仁,另有一种大李仁,为同属植物杏李的种子,亦同等使用。大李仁呈倒卵形或短圆锥形,稍扁,一端尖,长约8~11毫米,较饱满,内种皮土黄色或深黄色,无皱纹或微有浅皱纹,子叶2片,乳白色,油脂丰富。具油香气,味微苦,似苦杏仁味。植物形态参见"鸡血李"条。【化学成分】种子含苦杏仁甙。【性味】《别录》:"味甘苦,平,无毒。"【归经】《本草求原》:"入肝经。"【功用主治】散瘀,利水,润肠。治跌打瘀血作痛,痰饮咳嗽,水气肿满,大便秘结,虫蝎螫痛。①《别录》:"主僵仆跻(一作主僵仆踒折),瘀血骨痛。"②《药性论》:"治女子小腹肿满,主踒折骨痛内伤,利小肠,下水气,除肿满。"③《本草求原》:"治僵仆瘀血骨痛,清血海中风气,令人有子。其性散结,解硫黄、白石英、附子毒,去面酐。"④《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润肠,镇咳。"⑤《四川中药志》:"活血去瘀,润燥滑肠。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痰饮咳嗽,脚气,大便秘结等症。"【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研末调敷。【宜忌】《四川中药志》:"脾弱便溏,肾虚遗精及孕妇忌用。"【选方】①治面酐:李子仁末和鸡子白敷。《千金方》②治蝎虿螫痛:苦李仁,捣涂良。《养生必用方》
关键字:核仁
上一篇: 李树胶
下一篇:李根皮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