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藏药标准> 浏览文章
藏药名:许达那保
拼音名:Zangchangpu

英文名:RHIZOMA ACORI
书页号:C1-132 
标准编号:WS3-BC-0130-95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 Acorus calamus L.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条状,略弯曲,长4~20cm,直径0.8~1.8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节明显,略呈交互排列,细小者节密,粗大者节较稀疏。背面节部常生有密集的灰黄色长毛,腹部具有明显的圆形根迹,其周围略突起,中央微下凹。质脆,易折断,断面色白。微带紫色,显粉性。气芳香,味辛。
【鉴别】 (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有的含红棕色物。皮层宽广,薄壁细胞作圈链状排列,有大型的细胞间隙,每一圈链连接处为一较大的圆形油细胞;维管束主为周木型,少数外韧型,束鞘纤维不发达;中柱无纤维束;纤维束及维管束周围的一圈细胞通常不含方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5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供试品。另取藏菖蒲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立即显黄色斑点,105℃烘5分钟后斑点变绿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
【炮制】 除去杂质,切成片,晒干。
【性味】 苦、辛、温、燥、锐。
【功能与主治】 温胃,消炎止痛。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症。
【用法与用量】 3~6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关键字:菖蒲 药名
上一篇: 秘诀清凉散
下一篇:藏羚角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暨中国畜牧兽.../政府通知(5)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中国兽药协会 关于举办第八届中.../政府通知(5)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n.../政府通知(2)
  • 石菖蒲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1)
  • 九节菖蒲/经典中药(16)
  • 石菖蒲/经典中药(3)
  • 藏菖蒲/经典中药(12)
  • 石菖蒲远志治中风/偏方秘方(1)
  • 石菖蒲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4)
  • 石菖蒲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石菖蒲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5)
  • 九节菖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3)
  • 养荣酒/药酒大全(0)
  • 蛮夷酒/药酒大全(3)
  • 菖蒲酒/药酒大全(2)
  • 二石酒/药酒大全(1)
  • 菖蒲木瓜酒/药酒大全(3)
  • 黄芪酒/药酒大全(43)
  • 草还丹酒/药酒大全(0)
  • 地榆菖蒲酒/药酒大全(2)
  • 藏菖蒲水提物/中药提取物(1)
  • 藏菖蒲挥发油/中药提取物(0)
  • 菖蒲郁金汤/中药方剂(1)
  • 岩菖蒲/中药图谱(4)
  • 水菖蒲/中药图谱(5)
  • 石菖蒲/中药图谱(3)
  • 九节菖蒲/中药图谱(2)
  • 岩菖蒲/中华本草(8)
  • 水菖蒲/中华本草(2)
  • 石菖蒲/中华本草(1)
  • 九节菖蒲/中华本草(3)
  • 生等/中草药汇编(1)
  • 九节菖蒲/中草药汇编(5)
  • 岩菖蒲/中草药大全(3)
  • 水菖蒲/中草药大全(2)
  • 石菖蒲花/中草药大全(2)
  • 石菖蒲/中草药大全(3)
  • 生等/中草药大全(0)
  • 九节菖蒲/中草药大全(1)
  • 石菖蒲/中药材(12)
  • 葛香菖茶/药茶(5)
  • 泽泻菖蒲茶/药茶(3)
  • 柏子养心茶/药茶(2)
  • 远菖茶/药茶(4)
  • 人参定志茶/药茶(2)
  • 清宫减体茶/药茶(5)
  • 草部·菖蒲/本草纲目(0)
  • 菖蒲叶/中草药大全(3)
  • 藏菖蒲/中草药大全(4)
  • 连朴饮/传统方剂(3)
  • 定志丸/传统方剂(0)
  • 十三味马钱子丸/藏药标准(5)
  • 十五味黑药丸/藏药标准(5)
  • 大青盐/藏药标准(11)
  • 蒺藜药酒/藏药标准(7)
  • 滋补酥油丸/藏药标准(5)
  • 智托洁白丸/藏药标准(8)
  • 常松八味沉香散/藏药标准(7)
  • 清肺止咳丸/藏药标准(6)
  • 萨热大鹏丸/藏药标准(5)
  • 萨热十三味鹏鸟丸/藏药标准(7)
  • 黄药解毒散/藏药标准(2)
  • 能安均宁散/藏药标准(3)
  • 流感丸/藏药标准(5)
  • 秘诀十三味红花散/藏药标准(8)
  • 坐珠达西/藏药标准(7)
  • 仲泽八味沉香散/藏药标准(10)
  • 安神丸/藏药标准(10)
  • 四味辣根菜汤散/藏药标准(5)
  • 石榴普安散/藏药标准(8)
  • 六味寒水石散/藏药标准(10)
  • 五味清热汤散/藏药标准(10)
  • 五味甘露丸/藏药标准(6)
  • 九味牛黄丸/藏药标准(6)
  • 八味西红花清肝热散/藏药标准(8)
  • 八味小檗皮散/藏药标准(6)
  • 七珍汤散/藏药标准(9)
  • 七味诃子散/藏药标准(15)
  • 十味乳香散/藏药标准(13)
  • 十味手参散/藏药标准(40)
  • 十六味马蔺子丸/藏药标准(13)
  • 十七味寒水石丸/藏药标准(18)
  • 十一味草果丸/藏药标准(6)
  • 二十五味獐牙菜散/藏药标准(11)
  • 二十五味珍珠丸/藏药标准(7)
  • 二十五味马宝丸/藏药标准(4)
  • 二十五味大汤散/藏药标准(3)
  • 二十九味羌活散/藏药标准(7)
  • 二十一味寒水石散/藏药标准(3)
  • 藏锦鸡儿/藏药标准(9)
  • 藏茜草/藏药标准(5)
  • 褐毛风毛菊/藏药标准(5)
  • 五味甘露药浴汤散/藏药标准(3)
  • 五味甘露滋补丸/藏药标准(5)
  • 五味马钱子汤散/藏药标准(9)
  • 小檗眼药膏/藏药标准(3)
  • 大月晶丸/藏药标准(3)
  • 三果汤散/藏药标准(7)
  • 三味檀香汤散/藏药标准(4)
  • 三味蔷薇散/藏药标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