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中药 |
作用分类 | 解表剂\辛凉解表 |
英文名: | |
汉语拼音 | Kangbingdu Chongji(Koufuye,Tangjiang,Jiaonang) |
别名: | |
药物组成 | 板蓝根、忍冬藤、山豆根、鱼腥草、重楼、贯众、白芷、青蒿、川射干。 |
性状 | |
功效 | 清热解毒。 |
主治 |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 |
用途 | |
方解 | 本方由9味药组成。主治风热侵袭或疫毒初袭肺卫引起的时行感冒、咳嗽、风热乳蛾。方中板蓝根味苦气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山豆根性味苦寒,清热解毒,利咽散肿;白芷味辛性温,与苦寒药配伍,既能散风解表,辛香通窍,又不助热邪,共为主药。忍冬藤性寒,清热解毒,兼祛风通络;贯众、重楼、鱼腥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共为辅药。川射干、青蒿清热凉血滋阴,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散风解表,清热解毒之效。 |
药理作用 | |
体内过程 | |
剂型 | 颗粒剂,口服液,糖浆剂,胶囊 |
规格 | 3g/袋;10ml/支;100ml/瓶;0.3g/粒。 |
用法用量 | 1.颗粒剂,每次3-6g,日3次口服;2.口服液,每次10ml,日2-3次口服(早饭前和午、晚饭后各服每次),小儿酌减;3.糖浆,每次10ml,日2-3次口服,小儿酌减;4.胶囊,成人每次4-6粒,3-7岁每次2粒,2岁以下每次1粒,日3次口服。 |
不良反应 | |
注意事项 | 临床症状较重、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应加服其他治疗药 |
贮藏 | 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