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拼音名】Chì Sháo
【英文名】RADIX PAEONIAE RUBRA
【别名】山芍药、草芍药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群作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 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 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炮制】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类圆形切片,直径0.5~3cm,厚0.3~0.5cm,周边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5%。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6~12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1)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摘录】《中国药典》
关键字:赤芍
上一篇: 赤沙糖
下一篇:赤芍药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赤芍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1)
  • 赤芍/经典中药(1)
  • 桃仁赤芍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秘方(0)
  • 赤芍当归治输精管结扎术后综合症/偏方秘方(0)
  • 丹参赤芍治盆腔炎性包块/偏方秘方(10)
  • 桂枝赤芍治疗盆腔炎/偏方秘方(0)
  • 当归赤芍治痛经/偏方秘方(0)
  • 赤芍治急性阑尾炎/偏方秘方(4)
  • 桂枝赤芍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0)
  • 赤芍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5)
  • 赤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4)
  • 三虫酒/药酒大全(0)
  • 排卵酒/药酒大全(1)
  • 赤芍当归酒/药酒大全(2)
  • 赤芍多酚/中药提取物(2)
  • 宫外孕方/中药方剂(4)
  • 赤芍/中药图谱(5)
  • 赤芍/中华本草(8)
  • 赤芍/中药材(14)
  • 赤柏茶/药茶(15)
  • 防风归芍茶/药茶(5)
  • 茯苓赤芍茶/药茶(18)
  • 柴胡赤芍茶/药茶(3)
  • 郁芩茶/药茶(4)
  • 赤芍茶/药茶(2)
  • 赤芍香附茶/药茶(4)
  • 赤芍柏茶/药茶(3)
  • 赤芍药/中草药大全(12)
  • 陀僧膏/传统方剂(19)
  • 蠲痹汤/传统方剂(17)
  • 四物消风饮/传统方剂(4)
  • 艾附暖宫丸/传统方剂(7)
  • 和营止痛汤/传统方剂(9)
  • 补阳还五汤/传统方剂(10)
  • 清暑汤/传统方剂(6)
  • 泻肺饮/传统方剂(10)
  • 柴葛解肌汤(程氏)/传统方剂(12)
  • 赤芍/中草药大全(33)
  • 赤芍/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赤芍/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赤芍—新疆芍药/中药手册(15)
  • 赤芍药/中药手册(11)
  • 赤芍/中药手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