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出处】《湖南药物志》
【拼音名】Huī Guàn Zhònɡ
【别名】蜈蚣草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生耳蕨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根状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5~10厘米,基部以上禾秆色,疏生鳞片;叶片披针形,纸质,长15~25厘米,中部宽2.5~3.5厘米,基部几不变狭,近光滑,一回羽状;中部羽片长1.2~1.8厘米(基部一对略短),基部宽6~8毫米,斜长方形或菱状三角形,锐尖头而具一凸尖,基部上侧较宽,三角形凸起,下侧平切,边缘具三角状尖锯齿;叶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通常仅在主脉上侧排成1行(有时下侧上部有1~3枚);囊群盖圆盾形,多少有锯齿。
【生境分布】生石灰岩缝中。分布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台湾等地。
【性味】酸涩,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消肿,利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撤。
【附方】
①预防感冒:对生耳蕨五钱,水煎当茶饮。
②治跌打损伤:对生耳蕨、马鞭草,捣碎,敷患处。
③治外伤、蛇咬伤:㈠对生耳蕨叶,捣碎(先将患处污血吸出)敷患处,如伤口溃烂.则将此叶研末,敷患处;㈡如肿势向上升:对生耳蕨一两,大蒜一钱,雄黄少许,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关键字:贯众
上一篇: 灰凤梨
下一篇:灰蓟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绵马贯众/经典中药(10)
  • 贯众/经典中药(6)
  • 贯众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5)
  • 贯众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5)
  • 绵马贯众有机酸/中药提取物(5)
  • 紫萁贯众醇提物/中药提取物(3)
  • 紫萁贯众/中药图谱(30)
  • 小贯众/中药图谱(9)
  • 乌毛蕨贯众/中药图谱(3)
  • 绵马贯众/中药图谱(8)
  • 狗脊贯众/中药图谱(10)
  • 峨眉蕨贯众/中药图谱(41)
  • 紫萁贯众/中华本草(4)
  • 小贯众/中华本草(3)
  • 乌毛蕨贯众/中华本草(6)
  • 水贯众/中华本草(4)
  • 毛贯众/中华本草(6)
  • 马牙贯众/中华本草(2)
  • 镰羽贯众/中华本草(2)
  • 荚果蕨贯众/中华本草(6)
  • 灰贯众/中华本草(4)
  • 厚叶贯众/中华本草(2)
  • 贯众叶溪边蕨/中华本草(1)
  • 贯众/中华本草(1)
  • 狗脊贯众/中华本草(5)
  • 凤尾贯众/中华本草(3)
  • 峨眉蕨贯众/中华本草(4)
  • 大叶贯众/中华本草(6)
  • 小贯众/中草药汇编(5)
  • 紫萁贯众/中药材(11)
  • 绵马贯众炭/中药材(16)
  • 绵马贯众/中药材(33)
  • 紫萁贯众/中草药大全(10)
  • 小贯众/中草药大全(2)
  • 乌毛蕨贯众/中草药大全(6)
  • 水贯众/中草药大全(4)
  • 马牙贯众/中草药大全(5)
  • 毛贯众/中草药大全(6)
  • 绵马贯众/中草药大全(8)
  • 镰羽贯众/中草药大全(4)
  • 尖耳贯众/中草药大全(1)
  • 荚果蕨贯众/中草药大全(10)
  • 厚叶贯众/中草药大全(6)
  • 贯众叶溪边蕨/中草药大全(2)
  • 贯众/中草药大全(3)
  • 狗脊贯众/中草药大全(2)
  • 凤尾贯众/中草药大全(3)
  • 峨眉蕨贯众/中草药大全(6)
  • 大叶贯众/中草药大全(2)
  • 草部·贯众/本草纲目(5)
  • 百部贯众散/中药散剂(85)
  • 绵马贯众/中草药大全(13)
  • 贯众/中草药大全(23)
  • 荚果蕨贯众/中草药大全(8)
  • 尖耳贯众/中草药大全(6)
  • 紫萁贯众/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绵马贯众炭/中国药典2015年版(26)
  • 绵马贯众/中国药典2015年版(37)
  • 贯众注射液/注射液(19)
  • 绵马贯众/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紫箕贯众/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贯众/中药手册(15)
  • 绵马贯众/中药手册(18)
  • 紫萁贯众/中药手册(7)
  • 毛贯众/中药手册(6)
  • 灰贯众/中药手册(15)
  • 尖耳贯众/中药手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