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乌毛蕨贯众
Wū Máo Jué Guàn Zhònɡ
乌毛蕨贯众
别名:青蕨倪、大英雄、大蕨锯草、铁蕨、黑蕨猫、铁蕨黑蕨猫、黑狗脊、龙船蕨、大凤尾草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驱虫。主感冒;头痛;腮腺炎;痈肿;跌打损伤;鼻衄;吐血;血崩;带下;肠道寄生虫
英文名:?
始载于?毒性?归经?药性凉药味苦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药材来源
    1. 药材基源
    2. 采收储藏
    3. 药材炮制
    4. 生药鉴定
  3. 药性论述
    1. 功效
    2. 性味归经
    3. 主治
    4. 用法用量
  4. 药理作用
  5. 化学成分
  6. 临床运用

基本信息

药名:乌毛蕨贯众

汉语拼音:wu mao jue guan zhong

别名:青蕨倪、大英雄、大蕨锯草、铁蕨、黑蕨猫、铁蕨黑蕨猫、黑狗脊、龙船蕨、大凤尾草、贯众。

原植物名:Blechnum orientale L.

科属分类:乌毛蕨科

拉丁中药名:Rhizoma Blechni orientalis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活血止血药;驱虫药。

附注:植物描述,详见乌毛蕨  

药材来源

药材基源

为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的根茎及叶柄残基。  

采收储藏

春、秋采挖根茎,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药材炮制

乌毛蕨贯众 去除杂质,洗净,用清水浸润,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闷润,切片,晒干。

乌毛蕨贯众炭 取净乌毛厥贯众,照炒炭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生药鉴定

物理鉴定


乌毛贯众叶柄基部横切面组织(图2)

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呈圆柱形或棱柱形,上端稍大,长10-20cm,直径5-6cm;棕褐色或黑褐色。根茎直立,粗壮,密被有空洞的叶柄残基及须很和鳞片,叶柄残基扁圆柱形,表面被黑褐色伏生的鳞片,脱落处呈小突起,粗糙;质坚硬,横断面多呈空洞状,皮部薄,有10余个点状维管束,环列,内面2个稍大。叶柄基部较粗,外侧有一瘤状突起,簇生10余条须根。气微弱而特异,味微涩。

显微鉴别 叶柄横切面:类三角形,外侧为数列厚壁细胞。基本组织中有8-9个类圆形、环状排列的分体中柱;周韧型维管束。

根茎横切面:形状不规则,常呈多角形,基本组织中有8-11个分体中柱,大小不一,大的呈长圆形、棒形、“V”形,小的类圆形,环列;周韧型维管束。

化学鉴定

⑴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3g,加水30ml,加热提取30min,滤过,滤液加盐酸酸化,用乙醚提取3次,合并滤液,浓缩至干,加氯仿2ml溶解,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冰醋酸(80:20:2.5)展开,先喷以新配的0.5%牢固蓝B盐(fast blue B salt)溶液,再喷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绵马酸类显橙红色斑点。

⑵取本品横切面片,滴加1%香草醛乙醇溶液及浓盐酸,镜检,可见细胞间隙的内生腺毛显红色。  

药性论述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驱虫。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归归肝、胃经。


中药饮片(图3)

  

主治

感冒;头痛;腮腺炎;痈肿;跌打损伤;温热斑疹;鼻衄;吐血;肠风便血;血崩;带下;肠道寄生虫。

附:乌毛蕨叶,又称“东方乌毛蕨叶”,亦供药用,有拔毒生肌,消肿止痛之功效,民间有用其鲜叶捣烂外敷,治痈疮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  

药理作用

体外试验:乌毛蕨贯众有较强抗腺病毒(Ad3)活性。乌毛蕨贯众13.3g/kg灌胃稍有缩短家兔凝血酶原时间。  

化学成分

根茎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类脂(lipids)1.30%,甾醇类(sterol)0.10%,其中有:5-胆甾烯醇(cholest-5-enol),24α-乙基-5-胆甾烯醇(24α-ethylcholest-5-enol),24α-乙基-5,22-胆甾二烯醇(24α-ethylcholest-5,22-dienol),24α-及24β-甲基-5-胆甾烯醇(24α-&24β-methylcholest-5-enol),24-甲基-5,22-胆甾二烯醇(24-methylcholesta-5,22-dienol)。  

临床运用

乌毛蕨贯众注射液:取乌毛蕨根茎水煎,煎液浓缩成稠膏状,加95%乙醇反复沉淀3-4次后,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加注射用水稀释,再加中性醋酸铅沉淀,冷藏,过滤,滤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除铅后,以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7,再用0.2%活性炭脱色,过滤,加注射用水至所需量,精滤灌封,于100℃灭菌30分钟,每支2ml(相当于原药5g)。为子宫收缩剂,用于人工流产或产后子宫复原欠佳者,肌内注射每次-2支。[《中草药通讯》1970,(5-6):35]

关键字:贯众
上一篇: 乌蔹莓
下一篇:乌梅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绵马贯众/经典中药(10)
  • 贯众/经典中药(6)
  • 贯众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5)
  • 贯众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5)
  • 绵马贯众有机酸/中药提取物(5)
  • 紫萁贯众醇提物/中药提取物(3)
  • 紫萁贯众/中药图谱(30)
  • 小贯众/中药图谱(9)
  • 绵马贯众/中药图谱(8)
  • 狗脊贯众/中药图谱(10)
  • 峨眉蕨贯众/中药图谱(41)
  • 紫萁贯众/中华本草(4)
  • 小贯众/中华本草(3)
  • 乌毛蕨贯众/中华本草(6)
  • 水贯众/中华本草(4)
  • 毛贯众/中华本草(6)
  • 马牙贯众/中华本草(2)
  • 镰羽贯众/中华本草(2)
  • 荚果蕨贯众/中华本草(6)
  • 灰贯众/中华本草(4)
  • 厚叶贯众/中华本草(2)
  • 贯众叶溪边蕨/中华本草(1)
  • 贯众/中华本草(1)
  • 狗脊贯众/中华本草(5)
  • 凤尾贯众/中华本草(3)
  • 峨眉蕨贯众/中华本草(4)
  • 大叶贯众/中华本草(6)
  • 小贯众/中草药汇编(5)
  • 紫萁贯众/中药材(11)
  • 绵马贯众炭/中药材(16)
  • 绵马贯众/中药材(33)
  • 紫萁贯众/中草药大全(10)
  • 小贯众/中草药大全(2)
  • 乌毛蕨贯众/中草药大全(6)
  • 水贯众/中草药大全(4)
  • 马牙贯众/中草药大全(5)
  • 毛贯众/中草药大全(6)
  • 绵马贯众/中草药大全(8)
  • 镰羽贯众/中草药大全(4)
  • 尖耳贯众/中草药大全(1)
  • 荚果蕨贯众/中草药大全(10)
  • 灰贯众/中草药大全(4)
  • 厚叶贯众/中草药大全(6)
  • 贯众叶溪边蕨/中草药大全(2)
  • 贯众/中草药大全(3)
  • 狗脊贯众/中草药大全(2)
  • 凤尾贯众/中草药大全(3)
  • 峨眉蕨贯众/中草药大全(6)
  • 大叶贯众/中草药大全(2)
  • 草部·贯众/本草纲目(5)
  • 百部贯众散/中药散剂(85)
  • 绵马贯众/中草药大全(13)
  • 贯众/中草药大全(23)
  • 荚果蕨贯众/中草药大全(8)
  • 尖耳贯众/中草药大全(6)
  • 紫萁贯众/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绵马贯众炭/中国药典2015年版(26)
  • 绵马贯众/中国药典2015年版(37)
  • 贯众注射液/注射液(19)
  • 绵马贯众/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紫箕贯众/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贯众/中药手册(15)
  • 绵马贯众/中药手册(18)
  • 紫萁贯众/中药手册(7)
  • 毛贯众/中药手册(6)
  • 灰贯众/中药手册(15)
  • 尖耳贯众/中药手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