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中国药典2015年版> 浏览文章
紫花烧伤软膏
Zihua Shaoshang Ruangao

【处方】紫草
地黄
熟地黄
冰片
黄连
花椒
甘草
当归
【制法】以上八味,地黄、熟地黄、甘草、紫草、当归,切成薄片;黄连粉碎成粗粉;冰片粉碎成细粉,备用。取麻油960g,加热至约200℃,保温约5分钟至油烟挥尽,加入地黄、熟地黄炸透,除去药渣;加入甘草、当归、黄连炸至枯黑色,除去药渣;待油温降至160℃时,再加入紫草、花椒,微火炸枯,至油呈紫红色,除去药渣。滤过,滤液加入蜂蜡约115g,待熔化后,倒入容器内,待油温降至60~70℃时,加入冰片,搅匀,放冷,制成1000g,即得。
【性状】本品为紫红色至紫棕色的软膏;气微香。
【鉴别】(1)取本品12g,微量升华,取白色升华物,加新鲜配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滴,液滴边缘渐显玫瑰红色。
(2)取本品5g,置圆底烧瓶中,加水50ml,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为止,再加乙酸乙酯1ml,加热回流30分钟,吸取乙酸乙酯液,挥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2g,加乙醇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8g,加石油醚(60~90℃)30ml,加热搅拌使溶解,用2%氢氧化钠溶液30ml振摇提取,弃去石油醚层,水液加盐酸调至溶液略显红色,再加乙醚30ml振摇提取,分取提取液,挥至近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再喷以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斑点变为蓝色。
(4)取本品10g,加石油醚(60~90℃)50ml,加热搅拌使溶解,加1%盐酸溶液5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水液,用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9~10,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40ml、30ml),合并三氯甲烷液,挥干,残渣加1%盐酸甲醇溶液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异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水(6:1.5:1.5:0.3)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酸值 应不大于3.5(通则0713,指示剂改为麝香草酚蓝)。
皂化值 应为170~178(通则0713)。
异物 取本品1g,加三氯甲烷20ml,微热使溶解,对光透视,不得有颗粒状物及焦屑。
其他 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9)。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40℃。理论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1900。
校正因子测定 取冰片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0.8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苯甲醇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2.6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5ml,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 取本品约0.15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加三氯甲烷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以龙脑和异龙脑峰面积之和计算,即得。
本品每1g含冰片以龙脑(C10H18O)和异龙脑(C10H18O)总量计,应为29~43mg。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化瘀解毒,止痛生肌。用于Ⅰ、Ⅱ度以下烧伤、烫伤。
【用法与用量】外用,清创后,将药膏均匀涂敷于创面,一日1~2次。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必要时特殊部位可用包扎疗法或遵医嘱。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1)每支装20g (2)每支装40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关键字:紫花 烧伤
上一篇: 紫地宁血散
下一篇:紫金锭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紫花地丁/经典中药(8)
  • 紫花前胡/经典中药(3)
  • 紫花地丁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6)
  • 湿润烧伤膏/中成药大全(3)
  • 复方桐叶烧伤油/中成药大全(0)
  • 烧伤净喷雾剂/中成药大全(2)
  • 连柏烧伤膏/中成药大全(4)
  • 烧伤灵酊/中成药大全(3)
  • 烧伤止痛膏/中成药大全(1)
  • 烧伤止痛药膏/中成药大全(4)
  • 连榆烧伤膏/中成药大全(4)
  • 虎黄烧伤搽剂/中成药大全(4)
  • 堇菜膏/膏方(0)
  • 紫花地丁膏/膏方(0)
  • 烧伤酊/药酒大全(36)
  • 蝮蛇地丁酒/药酒大全(6)
  • 紫花地丁有机酸/中药提取物(4)
  • 紫花前胡香豆素/中药提取物(0)
  • 黑紫花黄芪/中国植物志(2)
  • 紫花棘豆/中国植物志(1)
  • 紫花卫矛/中药图谱(7)
  • 紫花地丁/中药图谱(12)
  • 紫花鱼灯草/中华本草(0)
  • 紫花一炷香/中华本草(8)
  • 紫花卫矛/中华本草(5)
  • 紫花络石/中华本草(4)
  • 紫花芥子/中华本草(2)
  • 紫花地丁/中华本草(3)
  • 烧伤藤/中华本草(3)
  • 紫花络石/中草药汇编(1)
  • 紫花苣苔/中草药汇编(2)
  • 紫花景天/中草药汇编(3)
  • 紫花堇菜/中草药汇编(2)
  • 紫花芥/中草药汇编(2)
  • 紫花诃子散/中药散剂(37)
  • 紫花前胡/中药材(11)
  • 紫花鱼灯草/中草药大全(8)
  • 紫花一炷香/中草药大全(18)
  • 紫花卫矛/中草药大全(12)
  • 紫花络石/中草药大全(5)
  • 紫花苣苔/中草药大全(12)
  • 紫花景天/中草药大全(10)
  • 紫花堇菜/中草药大全(14)
  • 紫花芥子/中草药大全(8)
  • 紫花芥/中草药大全(7)
  • 紫花地丁/中草药大全(14)
  • 烧伤藤/中草药大全(4)
  • 草部·紫花地丁/本草纲目(2)
  • 紫花黄华/藏药标准(9)
  • 紫花前胡/中草药大全(17)
  • 紫花地丁/中草药大全(23)
  • 烧伤灵酊/中国药典2015年版(8)
  • 紫花前胡/中国药典2015年版(19)
  • 紫花地丁/中国药典2015年版(24)
  • 烧伤膏/膏剂(12)
  • 紫花地丁注射液/注射液(14)
  • 紫花地丁软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烧伤喷雾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紫花杜鹃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4)
  • 烧伤肤康液/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烧伤净喷雾剂/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紫花地丁/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紫花地丁/中药手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