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乙烯
Tetrach10roethylene
【别名】过氯乙烯;四氯化乙烯;Perch10roethylene;Ethylene tetrach10ride.
【分子式与分子量】C2Cl4;16S.85
【结构式】C12C=CCl2
【来源与制法】本品为合成品,常采用氧氯化法,即以二氯乙烷、氯、氧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再经盐馏、分离、中和、洗涤、干燥而得。也可用C2~C3烃类、氯气为原料,盐酸为溶媒体的氯化热裂法,或三氯乙烯氯化脱氯化氢法等而制得。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质重、易流动的不燃液体,有醚臭。相对密度[d]4201.6230,凝固点22℃、沸点121℃,折光率[n]D201.5050。可溶于乙醇,可与氯仿、乙醚、大多数植物油、苯和石油醚混溶,极微溶于水(1:10000)。在有水分存在下遇光和各种金属可慢慢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常加入1%乙醇或麝香草酚作稳定剂。工业品中常加入10~500ppm的胺类、苯酚作稳定剂。
【质量标准】 中国药典1963;美国标准ASTMD408l一82
鉴别+/
酸度(mlNaOH)应符合规定应符合规定
氯化物应符合规定/
碳酰氯应符合规定/
不挥发物≤1mg/50ml 0.005%(w)
外观无色澄明、易流动液体无色透明、无悬浮物、不溶水
蒸馏试验:
初拂点≥/120.0℃
干点≤/122 0℃
相对密度[d]2525 /l.615~1.625
水含量≤/0.005%
【作用与用途】本品除有驱钩虫作用外,在药剂制造中用作脂肪或脂肪类似物质的溶剂、萃取剂和洗涤剂。
【配伍变化】本品与氧化剂、碘、金属发生配伍变化。
【应用实例】略。
【安全性】本品有一定的毒性,作驱虫药,每次极量5.0ml,吸收过量可引起肝功能不全、胃肠炎等。现已很少作内服使用。
【相关品种】三氯乙烯(Trlch10roethylene),其性质、作用等与四氯乙烯基相同,在药剂制造中也主要作溶剂。
【产销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