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经典中药> 浏览文章

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名】防风 fangfeng

  【别名】铜芸、茴芸、屏风、百韭。

  【英文名】Saposhnikoviae Radix。

  【来源】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有分枝,根茎处密被纤维状叶残基。茎单生,两歧分枝,有细棱。基生叶有长叶柄,基部鞘状,稍抱茎。叶片卵形或长圆形,2~3回羽状分裂,第一次裂片卵形,有小叶柄,第二次裂片在顶部的无柄,在下部的有短柄,又分裂成狭窄的裂片,顶端锐尖,茎生叶较小,有较宽的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顶生,形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无总苞片,花瓣5,白色,先端钝截,子房下位,2室。双悬果卵形。

  【产地分布】生于草原、丘陵、多石砾的山坡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春季或秋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栽培者种植2~3年后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稍弯曲,长20~30厘米,直径0.5~2厘米。根头部表面粗糙,常有剥落的栓皮,有明显密集的环节,节上有黑棕色毛状的残存叶基,长至5厘米。根表面灰棕色或棕色,皱缩而粗糙,有纵皱纹及致密的细横纹,并可见多数横长的皮孔及细根痕。体轻,质松,断面皮部棕黄色,疏松,裂隙较多,散生黄棕色油点,木部浅黄色,占根的绝大部分。气特异,味微甘。以条粗壮断面韧皮部色浅棕、木质部色浅黄者为佳。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归膀胱经、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发表、祛风、除湿。属解表药下分类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煎汤,或入丸、 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内服治疗感冒、头痛、发热、无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皮肤风湿瘙痒、破伤风等症。

  【药理研究】解热、降温;镇痛、镇静和抗惊厥;抗菌;抗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离体十二指肠、离体气管和回肠平滑肌收缩;抗组胺;抗凝。防风煎剂或醇浸剂,给兔灌胃或给大鼠腹腔注射,有解热作用;给小鼠灌胃或腹腔及皮下注射防风煎剂及醇浸剂,有镇痛作用;肌注正丁醇提取物,可降低大鼠血液黏度;防风煎剂、醇浸剂灌服或腹腔给药,对大鼠、小鼠具抗炎免疫作用。防风煎剂具抗菌、抗病毒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有20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辛醛、β-甜没药烯、升麻素苷、β-荜澄茄烯、防风色酮醇、亥茅酚、升麻素、甲基丁香酚、β-蒎烯、石防风素、防风酸性多糖、镰叶芹二醇、香草酸,人参炔醇 (相对含量为82.6%),此外含有色原酮、香豆素、聚乙炔类、多糖类等成分。

  【使用禁忌】体虚风动发痉者慎服,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者禁服。

  【配伍药方】①治自汗:防风、黄芪各30克,白术60克。每服9克,水一钟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②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120克。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空心服。未愈连进三服。(《普济方》)

  ③眼暴赤暴肿:防风、羌活、黄芩、黄连各30克。水煎,食后温服。(《活法机要》散热饮子)

  ④治泄痢飨泻,身热,脉弦,腹痛而渴及头痛微汗:防风、芍药、黄芩各30克。每服15克或30克,水三盏,煎至一盏,温酒服。(《保命集》防风芍药汤)

  ⑤治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麸炒)各30克,甘草15克。为末,每食前白汤服6克。(《简便单方》)


关键字:防风
上一篇: 朱砂根
下一篇:防己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防风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20)
  • 防风草/经典中药(16)
  • 防风陈皮治婴幼儿腹泻/偏方秘方(0)
  • 荆芥防风治龟头炎/偏方秘方(5)
  • 防风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防风通圣丸/中成药大全(1)
  • 防风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7)
  • 防风补煎/膏方(3)
  • 龟背方/膏方(7)
  • 贴顶膏/膏方(2)
  • 防风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5)
  • 乌蛇浸酒方/药酒大全(2)
  • 羌活防风酒/药酒大全(2)
  • 白蚣酒/药酒大全(0)
  • 景岳屠苏酒/药酒大全(1)
  • 海桐皮酒/药酒大全(3)
  • 防风酒/药酒大全(1)
  • 祛风调莱酒/药酒大全(1)
  • 排风酒/药酒大全(2)
  • 防风白芍酒/药酒大全(2)
  • 益气举陷酒/药酒大全(1)
  • 骨折熏洗方/药酒大全(8)
  • 桂防酒/药酒大全(5)
  • 黄芪防风酒/药酒大全(2)
  • 防风水提物/中药提取物(4)
  • 玉真散/中药方剂(2)
  • 升阳除湿防风汤/中药方剂(2)
  • 防风汤/中药方剂(2)
  • 清上蠲痛汤/中药方剂(2)
  • 双解散/中药方剂(3)
  • 防风通圣散/中药方剂(3)
  • 苏羌达表汤/中药方剂(4)
  • 云防风/中药图谱(6)
  • 石防风/中药图谱(6)
  • 防风花/中药图谱(5)
  • 防风/中药图谱(5)
  • 云防风/中华本草(1)
  • 绣球防风果/中华本草(1)
  • 绣球防风根/中华本草(2)
  • 绣球防风/中华本草(4)
  • 杏叶防风/中华本草(5)
  • 细叶防风/中华本草(1)
  • 松叶防风叶/中华本草(1)
  • 松叶防风花/中华本草(2)
  • 石防风/中华本草(3)
  • 青海防风/中华本草(2)
  • 防风叶/中华本草(2)
  • 防风花/中华本草(4)
  • 防风/中华本草(2)
  • 川防风/中华本草(2)
  • 广防风/中草药汇编(1)
  • 防风散/中药_散剂(17)
  • 竹叶防风/中草药大全(22)
  • 云防风/中草药大全(7)
  • 杏叶防风/中草药大全(2)
  • 杏仁防风/中草药大全(4)
  • 细叶防风/中草药大全(3)
  • 绣球防风果/中草药大全(4)
  • 绣球防风根/中草药大全(2)
  • 绣球防风/中草药大全(37)
  • 石防风/中草药大全(2)
  • 松叶防风叶/中草药大全(3)
  • 松叶防风花/中草药大全(1)
  • 青海防风/中草药大全(3)
  • 广防风/中草药大全(1)
  • 防风叶/中草药大全(1)
  • 防风花/中草药大全(5)
  • 防风草/中草药大全(2)
  • 防风/中草药大全(2)
  • 防风/中药材(13)
  • 翘风茶/药茶(18)
  • 石芷茶/药茶(8)
  • 竹叶葛风茶/药茶(20)
  • 荆风茶/药茶(8)
  • 防风茶/药茶(9)
  • 防葛茶/药茶(8)
  • 清空茶/药茶(9)
  • 风芷茶/药茶(4)
  • 风龙茶/药茶(13)
  • 玉屏风茶/药茶(9)
  • 防风归芍茶/药茶(5)
  • 风天茶/药茶(7)
  • 防汗茶/药茶(12)
  • 防通茶/药茶(8)
  • 防羌茶/药茶(5)
  • 防感茶/药茶(7)
  • 风梅茶/药茶(5)
  • 抗敏茶/药茶(10)
  • 风欢茶/药茶(7)
  • 风菊茶/药茶(4)
  • 细紫茶/药茶(11)
  • 白芷辛茶/药茶(3)
  • 羌荆风茶/药茶(3)
  • 羌活防风茶/药茶(6)
  • 羌活藁本茶/药茶(3)
  • 紫风茶/药茶(10)
  • 蔓荆防感茶/药茶(1)
  • 葛风茶/药茶(7)
  • 疏风茶/药茶(6)
  • 泽风茶/药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