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石防风
Shí Fánɡ Fēnɡ
石防风
别名:珊瑚菜、山葖、前胡
功效作用: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咳喘,妊娠咳嗽。
英文名:Root of Terebinthaceous Hogfennel
始载于《本草图经》毒性?归经肺经、肝经药性凉药味辛、苦

  

目录

  1. 石防风
    1. 石防风

    2. 别名:
    3. 描述
  2. 图片信息

石防风

石防风

(原变种)(Peucedanum terebinthaceum (Fisch.) Fisch. ex Turcz. var. terebinthaceum)  


别名:

小芹菜、山香菜(辽宁)、哈丹-疏古日根(内蒙古)  

描述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根颈稍粗,其上存留棕色叶鞘纤维,径0.5-1.5厘米;根长圆锥形,直生,老株常多根,坚硬,木质化,表皮灰褐色。通常为单茎,直立,圆柱形,具纵条纹,稍突起,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有时有极短柔毛,从基部开始分枝。基生叶有长柄,叶柄长8-20厘米;叶片轮廓为椭圆形至三角状卵形,长6-18厘米,宽5-1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第一回羽片3-5对,下部羽片具短柄,上部羽片无柄,末回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浅裂或具2-3锯齿,长0.8-3厘米,宽0.5-1.2厘米,通常两面无毛,有时仅叶脉基部有糙毛;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但较小,无叶柄,仅有宽阔叶鞘抱茎,边缘膜质。复伞形花序多分枝,花序梗顶端有短绒毛或糙毛,花序直径3-10厘米,伞辐8-20,不等长,带棱角近方形,内侧多有糙毛;总苞片无或有1-2,线状披针形,先端尾尖状;小总苞片6-10,线形,比花柄长或稍短;花瓣白色,具淡黄色中脉,倒心形;萼齿细长锥形,很显著;花柱基圆锥形,花柱向下弯曲,比花柱基长。分生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背部扁压,长3.5-4毫米,宽2.5-3.5毫米,背棱和中棱线形突起,侧棱翅状,厚实;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图片信息

【图片信息】 示本种的花序,其上的昆虫为赤条蝽。(地点:山东蓬莱长岛;时间:2007年8月;拍摄人:finalmin;鉴定人:ry003)

【异名】珊瑚菜(《纲目》),山葖(《安徽通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或近纺锤形,灰黄色或黑褐色。茎圆柱状,高30~80厘米,有分枝,无毛。叶互生;基出叶及茎下部叶具柄,基部鞘状抱茎;叶片2回出式羽状全裂,1回裂片卵形至披针形,最终裂片披针形,边缘有缺刻状牙齿;茎上部叶简单,鞘狭倒卵形,不膨大。复伞形花序,有小伞形花序10~15个。小伞形花序柄长1~2.5厘米,含花20~30朵;总苞1~2片或缺如,小总苞片数片,丝状线形;较花梗稍短或同长;花瓣5,白色,先端弯向内方。双悬果卵状椭圆形,长3~4毫米,无毛,背棱中棱肋状,侧棱稍广。花期夏、秋季。

生于山坡、林缘。分布东北、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采集】秋、冬采挖根部,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根呈圆柱状或类纺锤形,有的分枝。外表灰黄色或黑褐色,接近根头部有环状横纹,以下具纵纹及横列皮孔;顶部有茎基残留。断面类白色,有放射状的轮层。气味微香。以干燥、质实、气香者为佳。

主产陕西、河北等地。

本品在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广西等地亦作前胡使用。

【化学成分】 根中含异环氧布特雷辛(isoepoxybuteri-xin)[1]。果实中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mgasterol),紫花前胡素(decurs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2]。另含德尔妥因(deltoin)[3].

【性味】苦辛,凉。

①《纲目》:"辛甘。"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微寒。"

【功用主治】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咳喘,妊娠咳嗽。

①《本草图经》:"疗头风眩痛。"

②《陕西中草药》:"降气祛痰,发散风热,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胸胁胀满,喘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选方】①治感冒,咳嗽,气喘:石防风、苦杏仁各三钱,紫苏子、桔梗各二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孕妇咳嗽:石防风、当归各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关键字:防风
上一篇: 石帆
下一篇:石柑子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防风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16)
  • 防风草/经典中药(16)
  • 防风/经典中药(7)
  • 防风陈皮治婴幼儿腹泻/偏方秘方(0)
  • 荆芥防风治龟头炎/偏方秘方(5)
  • 防风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防风通圣丸/中成药大全(1)
  • 防风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7)
  • 防风补煎/膏方(3)
  • 龟背方/膏方(7)
  • 贴顶膏/膏方(1)
  • 防风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
  • 乌蛇浸酒方/药酒大全(0)
  • 羌活防风酒/药酒大全(1)
  • 白蚣酒/药酒大全(0)
  • 景岳屠苏酒/药酒大全(1)
  • 海桐皮酒/药酒大全(2)
  • 防风酒/药酒大全(0)
  • 祛风调莱酒/药酒大全(1)
  • 排风酒/药酒大全(2)
  • 防风白芍酒/药酒大全(1)
  • 益气举陷酒/药酒大全(0)
  • 骨折熏洗方/药酒大全(6)
  • 桂防酒/药酒大全(3)
  • 黄芪防风酒/药酒大全(0)
  • 防风水提物/中药提取物(2)
  • 玉真散/中药方剂(0)
  • 升阳除湿防风汤/中药方剂(0)
  • 防风汤/中药方剂(0)
  • 清上蠲痛汤/中药方剂(0)
  • 双解散/中药方剂(0)
  • 防风通圣散/中药方剂(1)
  • 苏羌达表汤/中药方剂(2)
  • 云防风/中药图谱(4)
  • 防风花/中药图谱(4)
  • 防风/中药图谱(4)
  • 云防风/中华本草(0)
  • 绣球防风果/中华本草(0)
  • 绣球防风根/中华本草(1)
  • 绣球防风/中华本草(1)
  • 杏叶防风/中华本草(2)
  • 细叶防风/中华本草(0)
  • 松叶防风叶/中华本草(0)
  • 松叶防风花/中华本草(0)
  • 石防风/中华本草(2)
  • 青海防风/中华本草(1)
  • 防风叶/中华本草(0)
  • 防风花/中华本草(2)
  • 防风/中华本草(0)
  • 川防风/中华本草(0)
  • 广防风/中草药汇编(1)
  • 防风散/中药_散剂(15)
  • 竹叶防风/中草药大全(22)
  • 云防风/中草药大全(7)
  • 杏叶防风/中草药大全(2)
  • 杏仁防风/中草药大全(4)
  • 细叶防风/中草药大全(3)
  • 绣球防风果/中草药大全(3)
  • 绣球防风根/中草药大全(0)
  • 绣球防风/中草药大全(36)
  • 石防风/中草药大全(2)
  • 松叶防风叶/中草药大全(1)
  • 松叶防风花/中草药大全(0)
  • 青海防风/中草药大全(1)
  • 广防风/中草药大全(1)
  • 防风叶/中草药大全(1)
  • 防风花/中草药大全(4)
  • 防风草/中草药大全(1)
  • 防风/中草药大全(2)
  • 防风/中药材(11)
  • 翘风茶/药茶(18)
  • 石芷茶/药茶(8)
  • 竹叶葛风茶/药茶(19)
  • 荆风茶/药茶(6)
  • 防风茶/药茶(9)
  • 防葛茶/药茶(7)
  • 清空茶/药茶(8)
  • 风芷茶/药茶(2)
  • 风龙茶/药茶(12)
  • 玉屏风茶/药茶(7)
  • 防风归芍茶/药茶(4)
  • 风天茶/药茶(6)
  • 防汗茶/药茶(12)
  • 防通茶/药茶(7)
  • 防羌茶/药茶(4)
  • 防感茶/药茶(5)
  • 风梅茶/药茶(5)
  • 抗敏茶/药茶(7)
  • 风欢茶/药茶(7)
  • 风菊茶/药茶(4)
  • 细紫茶/药茶(10)
  • 白芷辛茶/药茶(3)
  • 羌荆风茶/药茶(1)
  • 羌活防风茶/药茶(4)
  • 羌活藁本茶/药茶(3)
  • 紫风茶/药茶(9)
  • 蔓荆防感茶/药茶(1)
  • 葛风茶/药茶(6)
  • 疏风茶/药茶(5)
  • 泽风茶/药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