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经典中药> 浏览文章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名】花椒 huajiao

  【别名】秦椒、蜀椒、川椒。

  【英文名】ZanthoxμLi Pericarpium。

  【药用部位】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的成熟果皮。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3~7米,茎干疏生增大的皮刺,枝上有细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11;叶片卵状长圆形,背面中脉基部两侧有簇生锈褐色长柔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4~8,三角状披针形;雄花具雄蕊与花被数同,花药矩圆形,药隔顶端具腺体,有退化心皮2;雌花心皮3~4,分离,瞢荚果红色至紫红色,表面生有疣状凸起的腺点沿背腹缝线开裂。种子圆球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7~10月。

  【产地分布】多生于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栽培于庭园。分布几遍全国。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杂质。

  【药材性状】瞢獒果多单生,直径4~5毫米。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毫米,对光观察半透明;内表面淡黄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温中止痛、杀虫止痒。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外用适量,煎汤熏洗。用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等;外用治湿疹瘙痒。

  【药理研究】抗实验性胃溃疡、对肠平滑肌运动有双向作用、抗腹泻、保肝、镇静抗炎、局部麻醉、抗凝血、杀疥螨。药理实验表明,果皮注射液有止痛、麻醉作用;牻牛儿醇小量可引起离体肠管蠕动,大量则使之抑制;水煎剂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副伤寒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所含挥发油可使蛔虫、蛲虫中毒。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含有柠檬烯、枯醇、牻牛儿醇等。还含去1,8-桉叶素、月桂烯、香草木宁碱、七叶内酯、茴香脑、侧柏烯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者禁服,孕妇慎服。

  【配伍药方】①回乳:花椒10~15克,加水400~500毫升,浸泡2小时,煎煮至250毫升,加红糖50~100克。于断奶当日趁热1次服下,每日1次,连用1~3次。(《食物药用指南》)

  ②治冷痢:花椒(微炒出汗)0.9克。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四服。(《圣惠方》)

  ③治冷虫心痛:花椒120克,炒出汗,酒一碗淋之。服酒。(《寿域神方》)

  ④治齿痛:蜀椒,醋煎含之。(《食疗本草》)


关键字:花椒
上一篇: 芸薹子
下一篇:苍耳子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花椒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2)
  • 花椒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5)
  • 花椒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花椒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3)
  • 花椒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0)
  • 花椒粥/药膳食疗(3)
  • 姜椒酒/药酒大全(1)
  • 花椒挥发油/中药提取物(1)
  • 花椒叶/中药图谱(4)
  • 花椒/中药图谱(6)
  • 小花花椒/中华本草(2)
  • 西藏花椒种子/中华本草(4)
  • 西藏花椒/中华本草(4)
  • 石山花椒/中华本草(7)
  • 花椒叶/中华本草(4)
  • 花椒簕/中华本草(2)
  • 花椒根/中华本草(3)
  • 花椒/中华本草(3)
  • 贵州花椒/中华本草(3)
  • 大叶花椒茎叶/中华本草(4)
  • 大叶花椒/中华本草(4)
  • 樗叶花椒/中草药汇编(4)
  • 小花花椒/中草药大全(6)
  • 西藏花椒种子/中草药大全(3)
  • 西藏花椒/中草药大全(6)
  • 石山花椒/中草药大全(1)
  • 岭南花椒根/中草药大全(2)
  • 花椒叶/中草药大全(3)
  • 花椒簕/中草药大全(4)
  • 花椒根/中草药大全(2)
  • 花椒/中草药大全(1)
  • 贵州花椒/中草药大全(5)
  • 大叶花椒茎叶/中草药大全(1)
  • 大叶花椒/中草药大全(3)
  • 多叶花椒/中草药大全(1)
  • 花椒/中药材(10)
  • 樗叶花椒皮/中草药大全(3)
  • 樗叶花椒/中草药大全(4)
  • 连梅安蛔丸/传统方剂(8)
  • 花椒/中草药大全(30)
  • 花椒/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花椒/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花椒/中药手册(23)
  • 大叶花椒茎叶/中药手册(12)
  • 大叶花椒/中药手册(7)
  • 多叶花椒/中药手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