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汇编> 浏览文章

【拼音名】Xiǎo Huí Xiānɡ

【别名】茴香、香丝菜、蘹香

【来源】为伞形科小茴香属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成熟果实;其根、叶和全草也可药用。秋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杂质,晒干。全草和叶夏秋可采,根四季可采,洗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表面有粉霜,具强烈香气。茎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柄基部扩大呈鞘状抱茎,三至四回羽状复叶,最终小叶片线形。夏季开金黄色小花,为顶生或侧生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或小总苞;伞幅5~25,长2~7厘米不等;花梗5~30,长4~10毫米;花两性,萼齿缺,花瓣5,上部向内卷曲,微凹;雄蕊5;子房下位,2室。双悬果卵状长圆形,长4~8毫米,分果常稍弯曲,具5棱,具特异芳香气。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栽培】喜湿润气候,不耐寒,一般土壤均可栽种。种子繁殖,北方4月、南方9月播种,条播,行距1.5~2尺,开浅沟,沟深1寸左右,均匀撒种,覆土后镇压,每亩播种量3~4斤,15天左右出苗。苗高3~4寸,间苗,株距3~5寸。为了防治灰斑病,可于播种前将种子用50℃水浸3~5分钟,晾干,或用六六六粉拌种,用量0.3~0.5%。

【化学成份】果实含挥发油约3~8%,其主要成分为茴香醚(anethole,C10H12O)50~60%、右旋小茴香酮(d-fenchone,C10H16O)18~20%、右旋及左旋柠檬烯、蒎烯、二戊烯、茴香醛等。胚乳中含脂肪油约15%、蛋白质约20%。此外,尚含有维生素A样物质、淀粉、糖类及粘液质等。叶含黄铜甙茴香甙(fenicularin为槲皮素-3-L-阿拉伯糖甙)、山奈醇-3-阿拉伯糖甙、山奈醇-3-葡萄糖醛酸及槲皮素-3-葡萄糖醛酸。

【药理作用】对于豚鼠实验性结核的治疗,茴香醛可增强小量双氢链霉素的效力。

【炮制】盐茴香 将拣净的原药材,喷洒盐水,拌匀,稍闷,放锅内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100斤加盐3斤用开水化开)。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胃散寒。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经,疝痛,睾丸鞘膜积液,血吸虫病。

【用法用量】1~3钱。

【附方】1、胃寒痛:小茴香、干姜各3钱,甘草2钱,水煎服。

2、疝痛:小茴香、巴戟天各3钱,橘核2钱。水煎服。

3、早、中期血吸虫病:小茴香研成细粉,制成水丸;亦可将小茴香部分用乙醇渗漉,部分研成细粉,制成浸膏片。日服3次,每次服用相当于生药4.5~13.4克的药丸或药片。儿童酌减,饭后温开水送下。15~20日为一个疗程。部分病人服药后有胃肠道反应,但能自行消失。孕妇忌服。

【备注】1、个别地区误作小茴香用的原植物有下列二种:①莳萝Anethum graveolens L.双悬果宽椭圆形,扁平,长3~5毫米,宽2~3毫米,厚约1毫米,背棱稍突起,侧棱延展成翅。东北、西北等地误作小茴香用。果实中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芹酮(Carvone,C10H14O)、柠檬烯(Limonene C10H16)。②田(艹页)蒿Carum buriaticum Turcz.山西等地以其果实作“山小茴”,均应注意鉴别。

2、茴香虫 Papilio machaon L.(凤蝶科),为寄生在茴香植株上的幼虫。性味甘、平。主治胃痛、疝痛。烘干研末,成人每服3条,小儿酌减,用酒或温开水送下。

关键字:小茴香
上一篇: 小灰包
下一篇:小火草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