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成药大全> 浏览文章

  固肠止泻丸的功效与作用药名】固肠止泻丸 Guchang Zhixie Wan

  【处方】乌梅(或乌梅肉) 黄连 罂粟壳 干姜 木香 延胡索

  【组方分析】方中乌梅酸涩,涩肠止泻,为君药。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泻;罂粟壳涩肠止泻。二者相伍,清涩并行,以加强君药的止泻之功,共为臣药。干姜温中散寒和胃,防止黄连苦寒伤中;木香行气止痛;延胡索活血止痛。三者相伍,温散并行,气血同调,共为佐药。全方配伍,酸、苦、辛并用,酸可收涩止泻,苦可燥湿止泻,辛可行气止痛,调和气血,共奏调和肝脾,涩肠止痛之功。

  【功能主治】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用于肝脾不和所致的腹痛腹泻,两胁胀满。

  【制备方法】以上六味,取乌梅洗净,用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0(60℃),备用;其余黄连等五味粉碎成细粉,用上述浓缩液和适量水泛丸,烘干,包炭衣,打光,即得。或将乌梅肉与其余黄连等五味,粉碎成细粉,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剂型规格】浓缩丸,每9粒重1克;水丸,每12粒重1克。

  【用法用量】口服。浓缩丸一次4克,水丸一次5克,一日3次。

  【质量控制

  1.本品为包衣浓缩丸或水丸,呈黄褐色(浓缩丸除去包衣);味苦、微辣。

  2.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

  3.应符合丸剂有关的各项规定。

  【使用禁忌】儿童慎用,孕妇忌用。适用于肝脾不和的泄泻,对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者慎用;不可长时间服用。

  【现代研究】本品能增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1gA、1gG下降,LTR显著升高。本品对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本品对大黄煎液和蓖麻油所致动物腹泻模型具有治疗作用。本品对冰醋酸致痛剂所致小鼠腹痛扭体反应具有对抗作用。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属肝脾不和者。

  【方歌】固肠止泻乌梅连,粟壳干姜木香全,元胡加入调气血,酸苦并行调肝脾。

  【贮藏】密封,置于阴凉处。


关键字:止泻
上一篇: 复方丹参片
下一篇:妇女痛经丸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绿梅止泻颗粒/中成药大全(3)
  • 止泻颗粒/中成药大全(2)
  • 珠芽蓼止泻颗粒/中成药大全(4)
  • 涩肠止泻散/中成药大全(0)
  • 小儿止泻片/中成药大全(6)
  • 小儿敷脐止泻散/中成药大全(0)
  • 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中成药大全(1)
  • 苍苓止泻口服液/中成药大全(0)
  • 代灸膏/膏方(3)
  • 止泻暖脐膏/膏方(4)
  • 木鳖止泻膏/膏方(1)
  • 抑激止泻酒/药酒大全(3)
  • 温肾止泻酒/药酒大全(2)
  • 固肠汤/中药方剂(0)
  • 脾肾双补丸/中药方剂(1)
  • 真人养脏汤/中药方剂(5)
  • 益黄散/中药方剂(1)
  • 健脾丸/中药方剂(4)
  • 止泻木皮/中华本草(4)
  • 止泻木/中草药汇编(4)
  • 止泻木皮/中草药大全(16)
  • 止泻木/中草药大全(21)
  • 健脾止泻散/中药散剂(37)
  • 化湿止泻散/中药散剂(25)
  • 十五味止泻木散/藏药标准(6)
  • 四味止泻木汤散/藏药标准(15)
  • 止泻木子/藏药标准(11)
  • 康腹止泻片 /进口药品数据库(10)
  • 小儿敷脐止泻散/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乌梅止泻散/粉散剂(25)
  • 止泻灵/粉散剂(31)
  • 止泻散/粉散剂(25)
  • 止泻方/汤剂(14)
  • 小儿止泻膏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小儿敷脐止泻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肉蔻四神丸(肉果止泻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温脾止泻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小儿止泻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小儿止泻安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4)
  • 止泻保童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小儿健脾止泻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止泻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香连止泻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止泻灵糖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止泻灵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止泻利颗粒(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速效止泻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5)
  • 温中止泻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止泻灵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小儿止泻灵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止泻木皮/中药手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