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温中止泻丸
拼音名:WenzhongZhixieWan
英文名:
书页号:Z13-206         标准编号:WS3-B-2627-97
【处方】香附(制)60g陈皮60g六神曲60g 广藿香60g山楂(炒)48g厚朴(姜制)48g 白术(土炒)48g半夏(制)48g白扁豆(姜炒)48g 茯苓48g砂仁(姜炒)36g豆蔻36g 麦芽(炒)30g肉桂30g苍术(麸炒)30g 木香30g泽泻(麸炒)30g丁香15g 白芷15g甘草(蜜炙)15g冰片7.3g 细辛(去叶)3g生姜212g 【制法】 以上二十三味,除冰片和生姜外,其余香附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将
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将生姜捣汁,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姜
汁与适量水泛丸,干燥;或加炼蜜90~110g与姜汁,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苦、微甜,有辛辣感。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
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纤维束周围薄
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纤维成束,深棕色或红棕色,壁厚。石细胞类圆
形或类长方形,壁一面菲薄。
  (2)取本品水蜜丸9g或大蜜丸12g,剪碎,加硅藻土3g,研匀,加甲醇20ml,超声处
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对照品与和厚朴酚对
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再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
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
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10:3)为展
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厚朴酚对照
品色谱及和厚朴酚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10%硫酸乙醇溶
液,在105℃烘数分钟,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熊果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功能与主治】 健脾暖胃,消积舒气,止痛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食滞胀气,腹
痛呕吐,寒湿肠鸣泄泻。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2.5~4.5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小
儿酌减。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3g;水蜜丸每瓶装4.5g   【贮藏】 密封。
━━━━━━━━━━━━━━━━━━━━━━━━━━━━━━━━━━━━━━
福建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关键字:温中 止泻
上一篇: 温经养血合剂
下一篇:痧气散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固肠止泻丸/中成药大全(6)
  • 绿梅止泻颗粒/中成药大全(3)
  • 止泻颗粒/中成药大全(2)
  • 珠芽蓼止泻颗粒/中成药大全(4)
  • 涩肠止泻散/中成药大全(0)
  • 小儿止泻片/中成药大全(6)
  • 小儿敷脐止泻散/中成药大全(0)
  • 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中成药大全(1)
  • 苍苓止泻口服液/中成药大全(0)
  • 代灸膏/膏方(3)
  • 茱萸煎/膏方(0)
  • 止泻暖脐膏/膏方(4)
  • 木鳖止泻膏/膏方(1)
  • 暖胃膏/膏方(0)
  • 温胃膏/膏方(1)
  • 益中膏/膏方(18)
  • 猪膏煎/膏方(1)
  • 抑激止泻酒/药酒大全(3)
  • 温中实脾酒/药酒大全(2)
  • 温肾止泻酒/药酒大全(2)
  • 安蛔汤/中药方剂(4)
  • 固肠汤/中药方剂(0)
  • 诃子皮散/中药方剂(12)
  • 脾肾双补丸/中药方剂(1)
  • 真人养脏汤/中药方剂(5)
  • 桃花汤/中药方剂(3)
  • 黄芪建中汤/中药方剂(4)
  • 大建中汤/中药方剂(1)
  • 胃关煎/中药方剂(3)
  • 益黄散/中药方剂(1)
  • 厚朴温中汤/中药方剂(2)
  • 小建中汤/中药方剂(1)
  • 丁香柿蒂汤/中药方剂(4)
  • 小温中丸/中药方剂(10)
  • 健脾丸/中药方剂(4)
  • 理中丸/中药方剂(2)
  • 止泻木皮/中华本草(4)
  • 止泻木/中草药汇编(4)
  • 止泻木皮/中草药大全(16)
  • 止泻木/中草药大全(21)
  • 健脾止泻散/中药散剂(37)
  • 化湿止泻散/中药散剂(25)
  • 厚朴温中汤/传统方剂(6)
  • 厚朴温中汤/传统方剂(4)
  • 黄芪建中汤/传统方剂(14)
  • 桂枝加芍药汤/传统方剂(10)
  • 附子理中丸/传统方剂(7)
  • 丁桂散/传统方剂(10)
  • 茵陈术附汤/传统方剂(4)
  • 逐寒荡惊汤/传统方剂(6)
  • 附子粳米汤/传统方剂(8)
  • 乌头桂枝汤/传统方剂(12)
  • 桂附理中丸/传统方剂(11)
  • 茵陈理中汤/传统方剂(13)
  • 丁萸理中汤/传统方剂(34)
  • 理中汤/传统方剂(9)
  • 丁香散/传统方剂(8)
  • 连理汤/传统方剂(6)
  • 附子理中汤/传统方剂(9)
  • 当归建中汤/传统方剂(11)
  • 大建中汤/传统方剂(15)
  • 吴茱萸汤/传统方剂(8)
  • 小建中汤/传统方剂(7)
  • 理中丸/传统方剂(11)
  • 十五味止泻木散/藏药标准(6)
  • 四味止泻木汤散/藏药标准(15)
  • 止泻木子/藏药标准(11)
  • 康腹止泻片 /进口药品数据库(10)
  • 小儿敷脐止泻散/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乌梅止泻散/粉散剂(25)
  • 止泻灵/粉散剂(31)
  • 止泻散/粉散剂(25)
  • 止泻方/汤剂(14)
  • 小儿止泻膏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小儿敷脐止泻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肉蔻四神丸(肉果止泻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厚朴温中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2)
  • 温脾止泻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小儿止泻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小儿止泻安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4)
  • 止泻保童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小儿健脾止泻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止泻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香连止泻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止泻灵糖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止泻灵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大温中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止泻利颗粒(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速效止泻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5)
  • 温中镇痛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止泻灵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小儿止泻灵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止泻木皮/中药手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