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传统方剂> 浏览文章
【方名】 附子理中丸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分类】 温里方-温中祛寒
【组成】

附子(90克,炮) 人参(90克,去芦) 干姜(90克,炮) 白术(90克) 甘草(90克,炙)
【功用】

温阳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证。脘腹疼痛,下利清谷,恶心呕吐,畏寒肢冷,或霍乱吐利转筋等。

【禁忌】 斟酌。

【方解】 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化裁】 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白通汤均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阴阳虚证的主要方剂,是在四逆汤基础上加减衍化而来,但各有深意,应用时须加以区别。 (1)通脉四逆汤证除“少阴四逆”外,更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等,是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所以在四逆汤的基础上重用姜、附用量,冀能阳回脉复,故方后注明“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若吐下都止,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是真阴真阳大虚欲脱之危象,故加苦寒之胆汁,既防寒邪拒药,又引虚阳复归于阴中,亦是反佐之
【附方】 通脉四逆汤(《伤寒论》)、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白通汤(《伤寒论》)、参附汤(《正体类要》)

【附注】 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

【文献】 方论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7:“今此四逆汤,乃治病在于里之阴者用也。且下利清谷,脉沉无热,四肢厥逆,脉微,阳气内虚,恶寒脉弱,大吐大下,元气内脱,若此诸证,但是脉息沉迟微涩,虚脱不饮水者,皆属于阴也。必以附子为君,以温经济阳,以干姜为臣,辅甘草为住为使,以调和二药而散其寒也。”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运用】

关键字:附子 温中
上一篇: 丁桂散
下一篇:四逆汤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关于征求《中兽药、天然药物分类及注册资料要求(修订稿)》意见.../政府通知(2)
  • 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关于公开征求《兽用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注.../政府通知(0)
  • 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中心关于征求《预防用兽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政府通知(2)
  • 附子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16)
  • 白附子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4)
  • 附子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16)
  • 附子/经典中药(5)
  • 白附子/经典中药(0)
  • 制附子肉桂治厌食症/偏方秘方(0)
  • 芍药附子汤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方秘方(0)
  • 附子半夏汤治慢性肾衰/偏方秘方(5)
  • 附子红参桂枝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2)
  • 人参附子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4)
  • 苓桂附子汤治风湿性心脏病/偏方秘方(1)
  • 附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白附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1)
  • 白附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附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附子理中丸/中成药大全(33)
  • 白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9)
  • 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
  • 散血膏/膏方(2)
  • 咬伤膏/膏方(3)
  • 生肌长肉膏药/膏方(2)
  • 芙蓉膏/膏方(2)
  • 犀角膏/膏方(2)
  • 生肌膏/膏方(14)
  •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膏/膏方(5)
  • 卓氏白膏/膏方(47)
  • 莽草膏/膏方(1)
  • 大黄膏/膏方(10)
  • 化毒膏/膏方(1)
  • 独圣膏/膏方(1)
  • 祛毒膏/膏方(2)
  • 玉屑膏/膏方(0)
  • 蒴藋煎/膏方(6)
  • 僵蚕全蝎敷治膏方/膏方(1)
  • 龟背方/膏方(7)
  • 乌附膏/膏方(2)
  • 茱萸煎/膏方(0)
  • 暖胃膏/膏方(0)
  • 温胃膏/膏方(1)
  • 益中膏/膏方(18)
  • 附子膏/膏方(0)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1)
  • 塌气膏/膏方(3)
  • 宁嗽太平膏/膏方(1)
  • 猪膏煎/膏方(1)
  • 附子饮/药膳食疗(2)
  • 附子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6)
  • 十味附子酒/药酒大全(4)
  • 白蚣酒/药酒大全(0)
  • 祛寒通络药酒/药酒大全(2)
  • 附子酒/药酒大全(0)
  • 芫菁酒/药酒大全(4)
  • 萆藓附子酒/药酒大全(1)
  • 祛风调莱酒/药酒大全(1)
  • 姜附酒/药酒大全(2)
  • 蔓荆附子酒/药酒大全(2)
  • 温中实脾酒/药酒大全(2)
  • 升阳健胃酒/药酒大全(1)
  • 全蝎酒/药酒大全(4)
  • 四君子汤/中药方剂(7)
  • 至宝丹/中药方剂(2)
  • 薏苡附子败酱散/中药方剂(1)
  • 安蛔汤/中药方剂(4)
  • 诃子皮散/中药方剂(12)
  • 真人养脏汤/中药方剂(5)
  • 桃花汤/中药方剂(3)
  • 黄芪建中汤/中药方剂(4)
  • 大建中汤/中药方剂(1)
  • 胃关煎/中药方剂(3)
  • 益黄散/中药方剂(1)
  • 厚朴温中汤/中药方剂(2)
  • 小建中汤/中药方剂(1)
  • 回阳救急汤/中药方剂(1)
  • 正容汤/中药方剂(2)
  • 实脾散/中药方剂(2)
  • 桂枝附子汤/中药方剂(1)
  • 白术附子汤/中药方剂(5)
  • 附子汤/中药方剂(1)
  • 丁香柿蒂汤/中药方剂(4)
  • 麻黄附子细辛汤/中药方剂(0)
  • 济生肾气丸/中药方剂(1)
  • 小温中丸/中药方剂(10)
  • 芪附汤/中药方剂(2)
  • 理中丸/中药方剂(2)
  • 大黄附子汤/中药方剂(2)
  • 苏子降气汤/中药方剂(3)
  • 太平莓/中药图谱(10)
  • 附子/中药图谱(4)
  • 土附子/中华本草(4)
  • 太平莓/中华本草(6)
  • 蛇附子/中华本草(6)
  • 白附子/中华本草(4)
  • 太平莓/中草药汇编(6)
  • 乌头附子尖/中草药大全(3)
  • 土附子/中草药大全(3)
  • 太平莓/中草药大全(2)
  • 蛇附子/中草药大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