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成药大全> 浏览文章

 调经补血丸 【药名】调经补血丸 tiao jing bu xue wan

  【处方组成】当归(酒制)、熟地黄(酒制)、续断、白术(土炒)、益母草、丹参、香附(制)、木香、鸡血藤膏。

  【制备方法】以上九味,除鸡血藤膏外,益母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其余当归等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80~100克和益母草膏、鸡血藤膏,混匀,制成大蜜丸;或用水泛丸,低温干燥,以百草霜包衣,干燥,即得。

  【药方分析】本方从《景岳全书》之七制香附丸加减化裁而来,具有理气和血、补血调经之功效。主治血虚、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方中以香附、木香疏肝理气、解郁为君药,行气活血止痛以治标。当归、熟地黄、丹参有四物汤之意,养血活血,祛瘀通经;鸡血藤、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五者共为臣药,助君药调经养血以治本。佐以土炒白术健脾益气,以培补后天之本,生化气血。续断填精补髓,行气血、补肝肾,温补肾元,以养先天。合方共奏理气、养血、通经、止痛之效。本方既注意行气活血以治标,又重视养血调经以治本。同时培补后天,资生气血,颐养先天,填精补髓。故尤适用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而又情志抑郁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白带清稀、久不受孕者。

  【功效与主治】理气,养血,通经。用于血虚气滞之月经不调、腰酸腹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丸每次4~6粒,每日3次。

  【剂型与规格】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或黑色而有光亮的水丸,水丸除去外衣显棕褐色。大蜜丸气微,味苦、微甜;水丸味苦。大蜜丸,每丸4.5克;水丸,每粒0.3克。

  【使用禁忌

  1、孕妇禁服。

  2、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3、服本药时不宜与感冒药同时服用。感冒发热者忌服。

  4、服用避孕药后,出现月经量少者不宜服用本药。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过期不来者,应去医院就诊。

  【临床应用】本药系对于素体气血不足,又肝气不舒之妇科病患者所设,为临床调经养血之常用药。其主要证候特点为:月经不调,赶前错后,月经量少.血色紫暗,夹有小血块,行经少腹胀痛,腰背酸痛,白带清稀量多,甚致经闭不行,久不受孕伴有面色无华、心慌气短、胸胁两乳胀痛、心胸烦闷、舌暗淡、苔薄白、脉细涩。属中医之血虚、气滞、血瘀的病机。

  【贮藏】密闭,防潮。


关键字:补血
上一篇: 附子理中丸
下一篇:四逆汤口服液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阿胶补血口服液/中成药大全(3)
  • 补血调经片/中成药大全(15)
  • 归参补血片/中成药大全(2)
  • 当归补血口服液/中成药大全(0)
  • 补血生乳颗粒/中成药大全(2)
  • 扶正补血颗粒/中成药大全(2)
  • 驴胶补血颗粒/中成药大全(1)
  • 补血人参汤/药膳食疗(2)
  • 参茸补血酒/药酒大全(2)
  • 补血壮骨酒/药酒大全(0)
  • 补血调元酒/药酒大全(2)
  • 圆肉补血酒/药酒大全(1)
  • 补血顺气药酒/药酒大全(0)
  • 当归补血酒/药酒大全(5)
  • 益气补血酒/药酒大全(0)
  • 填精补血酒/药酒大全(1)
  • 参茸补血露/药酒大全(0)
  • 升阳举经汤/中药方剂(8)
  • 十四味建中汤/中药方剂(3)
  • 过期饮/中药方剂(1)
  • 四乌鲗骨一芦茹丸/中药方剂(0)
  • 胶艾汤/中药方剂(0)
  • 绛矾丸/中药方剂(1)
  • 当归补血汤/中药方剂(5)
  • 二色补血草/中药图谱(6)
  • 补血薯/中药图谱(4)
  • 补血草/中药图谱(52)
  • 二色补血草/中华本草(2)
  • 补血薯/中华本草(0)
  • 补血草/中华本草(1)
  • 补血草/中草药汇编(1)
  • 中华补血草/中草药大全(16)
  • 黄花补血草/中草药大全(3)
  • 二色补血草/中草药大全(5)
  • 二色补血草/中药材(24)
  • 当归补血汤/传统方剂(12)
  • 补血薯/中草药大全(3)
  • 补血草/中草药大全(5)
  • 补血草/中草药大全(6)
  • 补血薯/中草药大全(5)
  • 胶艾汤(又名:芎归胶艾汤)/传统方剂(3)
  • 四物汤《仙》/传统方剂(5)
  • 熟地首乌汤/传统方剂(4)
  • 凉血地黄汤/传统方剂(0)
  • 凉血四物汤/传统方剂(1)
  • 除风益损汤/传统方剂(2)
  • 荆穗四物汤/传统方剂(6)
  • 神应养真丹/传统方剂(1)
  • 养血润肤饮/传统方剂(7)
  • 补血定痛汤/传统方剂(3)
  • 生血补髓汤/传统方剂(5)
  • 四物五子汤/传统方剂(3)
  • 四乌贼骨一蔗茹丸/传统方剂(10)
  • 定经汤/传统方剂(5)
  • 滋血汤/传统方剂(4)
  • 八珍益母汤/传统方剂(15)
  • 人参归脾丸/传统方剂(7)
  • 大补元煎/传统方剂(5)
  • 小营煎/传统方剂(3)
  • 圣愈汤/传统方剂(5)
  • 归脾汤/传统方剂(6)
  • 当归补血汤/传统方剂(9)
  • 四物汤/传统方剂(6)
  • 黄花补血草/中草药大全(7)
  • 驴胶补血颗粒/中国药典2015年版(11)
  • 阿胶补血膏/中国药典2015年版(7)
  • 阿胶补血口服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当归补血口服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阿胶补血口服液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当归补血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阿胶补血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补血催生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3)
  • 归参补血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调经补血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健脾补血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健脾补血冲剂/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补血当归精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驴胶补血颗粒(冲剂)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肝精补血素口服液/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阿胶补血颗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补血调经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驴胶补血颗粒/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毛鸡补血酒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二色补血草/中药手册(8)
  • 补血草/中药手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