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华本草> 浏览文章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Fēnɡ Xiānɡ Shù Gēn

【英文名】Root of Beautiful Sweetgum

【别名】枫果根、杜东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矢采挖,洗净,去粗皮,晒干。

【原形态】枫香树 落叶乔木,高20-40m。树皮灰褐色,方块状剥落。叶互生;叶柄长3-7cm;托叶线形,早落;叶片心形,常3裂,幼时及萌发枝上的叶多为掌状5裂,长6-12cm,宽8-15cm,裂片卵状三角形或卵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齿尖有腺状突。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被;雄花淡黄绿色,成葇荑花序再排成总状,生于枝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雌花排成圆球形的头状花序;萼齿5,钻形;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柱头弯曲。头状果序圆球形,直径2.5-4.5cm,表面有刺,蒴果有宿存花萼和花柱,两瓣裂开,每瓣2浅裂。种子多数,细小,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秦岭及淮河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稍弯曲,直径2-6cm,长20-30cm。表面灰黑色或灰棕色,外皮剥落处显黄白色。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黑棕色,木部黄白色。气清香,味辛、微苦涩。

【性味】辛;苦;平

【归经】脾;肾;肝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祛风止痛。主痈疽疔疮;风湿痹痛;牙痛;湿热泄泻;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本草纲目》:治痈疽已成,擂酒饮,以滓贴之。

关键字:枫香 树根
上一篇: 枫香寄生
下一篇:枫香树皮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枫香脂/经典中药(9)
  • 枫香脂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枫香脂/中药图谱(2)
  • 枫香树叶/中药图谱(4)
  • 枫香树根/中药图谱(10)
  • 紫弹树根皮/中华本草(1)
  • 子楝树根/中华本草(5)
  • 鸭皂树根/中华本草(3)
  • 胖树根/中华本草(1)
  • 木蜡树根/中华本草(3)
  • 栗树根/中华本草(4)
  • 黄桷树根疙瘩/中华本草(2)
  • 枫香脂/中华本草(7)
  • 枫香树叶/中华本草(2)
  • 枫香树皮/中华本草(3)
  • 枫香寄生/中华本草(4)
  • 风箱树根/中华本草(4)
  • 对节树根/中华本草(3)
  • 刺楸树根/中华本草(2)
  • 楮树根/中华本草(4)
  • 白饭树根/中华本草(4)
  • 巴豆树根/中华本草(1)
  • 子楝树根/中草药大全(49)
  • 紫弹树根皮/中草药大全(11)
  • 鸭皂树根/中草药大全(5)
  • 胖树根/中草药大全(2)
  • 牛嗓管树根/中草药大全(2)
  • 木蜡树根/中草药大全(4)
  • 栗树根/中草药大全(6)
  • 红辣树根/中草药大全(3)
  • 黄桷树根疙瘩/中草药大全(5)
  • 风箱树根/中草药大全(2)
  • 枫香脂/中草药大全(4)
  • 枫香树叶/中草药大全(7)
  • 枫香树皮/中草药大全(2)
  • 枫香树根/中草药大全(5)
  • 枫香寄生/中草药大全(9)
  • 对节树根/中草药大全(2)
  • 木部·枫香脂/本草纲目(3)
  • 刺楸树根/中草药大全(7)
  • 楮树根/中草药大全(4)
  • 巴豆树根/中草药大全(3)
  • 白饭树根/中草药大全(5)
  • 小金丹/传统方剂(11)
  • 枫香脂/中草药大全(16)
  • 枫香脂/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枫香脂/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对节树根/中药手册(8)
  • 牛嗓管树根/中药手册(9)
  • 刺楸树根/中药手册(12)
  • 枫香寄生/中药手册(16)
  • 枫香树根/中药手册(15)
  • 枫香树皮/中药手册(9)
  • 枫香树叶/中药手册(9)
  • 栗树根/中药手册(14)
  • 黄桷树根疙瘩/中药手册(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