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枫香树叶
Fēnɡ Xiānɡ Shù Yè
枫香树叶
别名:?
功效作用:治急性胃肠炎,痢疾,产后风,小儿脐风,痈肿发背。
英文名:Leaf of Beautiful Sweetgum
始载于《本草纲目》毒性有毒(一说无毒)归经脾经、肝经、肾经药性平药味辛、苦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药材来源
    1. 来源考证
    2. 采收储藏
    3. 资源分布
    4. 药材鉴定
  3. 药性论述
    1. 性味归经
    2. 功效主治
    3. 各家论述
    4. 用法用量
  4. 药理作用
  5. 化学成分
  6. 药方选录

基本信息

药名 枫香树叶

汉语拼音? feng xing shu ye


英文名:
Leaf of Beautiful Sweetgum

原植物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来源 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叶。

功效分类 清热药。

附注 植物描述,详见:枫香树  

药材来源

来源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  

采收储藏

春、夏季采摘,洗净,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秦岭及淮河以南各地。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叶多破碎,完整叶片阔卵形,常状3裂,长5-12cm,宽7-17cm;中央裂片较长且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灰绿色,正同浅棕色,常状脉3-5条,在叶下面明显突起;叶柄长7-11cm,基部鞘状。质脆,易破碎,揉之有清香气,味辛、微苦涩。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

辛;苦;平。归脾;肾;肝经。


化香树-叶、果实(图2)

①《闽南民间草药》:“辛,平,有小毒。”

②《泉州本草》:“辛苦,性平,无毒。”“入脾、肾、肝三经。”  

功效主治

行气止痛;解毒;止血。用于胃脘疼痛;伤署腹痛;痢疾;泄泻;痈肿疮疡;湿疹;叶血;咳血;创伤出血。  

各家论述

⑴《本草纲目》:治痈疽已成,擂酒饮,以滓贴之。

⑵《岭南采药录》:取叶,连细枝煎水洗浴,治产后风、风瘫、风肿等症。

⑶《广西中药志》:幼叶治痢疾。

⑷《中药大辞典》:枫香树叶有止血、治疔疮、治痢疾、治产后风和小儿脐风之功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捣烂敷。  

药理作用

醇提物制成的止血粉,对犬股动脉出血,肝与脾创面出血,断肢伤面出血等,皆有一定止血之效,但吸收不够理想,且药物受潮后止血效果显著降低。  

化学成分

枫香树叶含杨梅树皮素-3-O-(6〃-O-没食子酰)葡萄糖甙[myricetin-3-O-(6〃-O-galloyl)-glucoside],槲皮素-3-O-(6〃-O-没食子酰)葡萄糖甙[quercetin-3-O-(6〃-O-galloyl)-glucoside],紫去英甙(astragalin),三叶豆甙(trifol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金丝桃甙(hyperin),杨梅树皮素-3-葡萄糖甙(myricetin-3-O-glucoside),芸香甙(rutin),水晶兰甙(monotropein),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左旋莽草酸(shikimic)。叶中所含鞣的主要成分为:新唢呐草素(tellimagrandin)Ⅰ及Ⅱ,长梗马兜铃素(pedunculagin),木麻黄鞣宁(casuarinin),木麻黄鞣质(casuariin),木麻黄鞣亭(casuarictin),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1,2,6-tri-O-galloyl-β-D-glucose),(1,2,4,6-tetra-O-galloyl-β-D-glucose),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enta-O-galloylglucose),枫香鞣质(liquidambin),异皱褶菌素(isorugosin)A、B、D。  

药方选录

⑴治痈肿发背:枫香树幼叶和老米饭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⑵治痢疾:幼枫树的枝头嫩叶一两。水煎,去渣,白糖调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⑶治泄泻:幼枫树枝头嫩叶二两。捣烂,加冷开水擂汁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⑷治口鼻大小便同时出血:枫香树脂、叶(烧存性)各一钱。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⑸治小儿脐风:枫树嫩尖,捣烂取汁内服。(《湖南药物志》)

⑹治中暑枫香树嫩叶三钱洗净杵烂开水送下《闽东本草》

关键字:枫香 树叶
上一篇: 枫香树根
下一篇:枫香脂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枫香脂/经典中药(10)
  • 枫香脂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2)
  • 子楝树叶/中药图谱(7)
  • 木蜡树叶/中药图谱(6)
  • 榉树叶/中药图谱(9)
  • 枫香脂/中药图谱(3)
  • 枫香树根/中药图谱(12)
  • 刺楸树叶/中药图谱(9)
  • 紫弹树叶/中华本草(3)
  • 子楝树叶/中华本草(4)
  • 小构树叶/中华本草(5)
  • 木蜡树叶/中华本草(3)
  • 毛木树叶/中华本草(4)
  • 榉树叶/中华本草(4)
  • 化香树叶/中华本草(5)
  • 枫香脂/中华本草(8)
  • 枫香树叶/中华本草(7)
  • 枫香树皮/中华本草(3)
  • 枫香树根/中华本草(6)
  • 枫香寄生/中华本草(6)
  • 风箱树叶/中华本草(3)
  • 丁锅树叶/中华本草(6)
  • 刺楸树叶/中华本草(6)
  • 癞树叶/中草药汇编(4)
  • 子楝树叶/中草药大全(45)
  • 紫弹树叶/中草药大全(10)
  • 小构树叶/中草药大全(4)
  • 木蜡树叶/中草药大全(6)
  • 毛木树叶/中草药大全(8)
  • 癞树叶/中草药大全(5)
  • 榉树叶/中草药大全(6)
  • 化香树叶/中草药大全(4)
  • 枫香脂/中草药大全(6)
  • 枫香树叶/中草药大全(8)
  • 枫香树皮/中草药大全(3)
  • 枫香树根/中草药大全(6)
  • 枫香寄生/中草药大全(10)
  • 风箱树叶/中草药大全(10)
  • 丁锅树叶/中草药大全(7)
  • 木部·枫香脂/本草纲目(4)
  • 刺楸树叶/中草药大全(14)
  • 白饭树叶/中草药大全(5)
  • 小金丹/传统方剂(15)
  • 枫香脂/中草药大全(18)
  • 榉树叶/中草药大全(16)
  • 枫香脂/中国药典2015年版(23)
  • 枫香脂/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化香树叶/中药手册(10)
  • 枫香寄生/中药手册(17)
  • 枫香树根/中药手册(17)
  • 枫香树皮/中药手册(10)
  • 枫香树叶/中药手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