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华本草> 浏览文章

【出处】
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拼音名】Tónɡ Yè Qiān Jīn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Hernandialeaf Stephania

【别名】毛千金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桐叶千金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hernandifolia (Willd.) Walp.[Cissampelos hernandifolia Willd.]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硐叶千金藤 多年生草质藤本,老茎稍木质。主根不为块状,非肉质。茎枝卧地时在节上生不定根,有毛。叶互生;叶柄长3-7cm,盾状着生;叶片三角状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长4-15cm,宽4-14cm,先端钝,具小突尖或有时短尖,基部圆或近平截,上面无毛或近无毛,下面被丛卷毛,粉白色;掌状脉9-12条,上面主脉和网脉均突起,下面更明显,纸质。花小,单性,雌雄异株;复伞形聚伞花序,单生叶腋短枝上;总花梗长1.5-5.45cm,有2或3回伞形分枝,多个聚伞花序在末回分枝顶端密集呈头状,小聚伞花序梗和花梗均极短;雄花:萼片6或8,排成2轮,倒坡针形或狭椭圆形,长1.1-1.5mm,黄绿色,被短毛;花瓣3或4,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5-0.7mm,稍肉质,无毛,聚药雄蕊长约1mm;雌花:萼片3或4,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1-1.5mm,花瓣3或4,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5-0.7mm;心皮1,近卵形。核果倒卵形近球形,内果皮长5-6mm,背部有4行柱状雕纹,先端呈头状,每行约10颗,胎座迹穿孔。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疏林、灌丛中或石山。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部、贵州南部、四川峨眉山、云南西部至东南部。

【化学成份】桐叶千金藤根含汝兰醇碱(hernandolino),地不容碱(delavaine),汝兰酮碱(hernandoline),汝兰叶碱(hernandifoline),表千金藤碱(epistephanine)。地上部分含汝兰碱(hernandine)。此外尚含木兰碱(magnoflorine),异木防已碱(isotrilobine),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olactam),尿囊素(allanto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千金藤松宾碱(stephasubine),右旋-3’,4’-二氢千金藤松宾碱[3’,4’-dihydrostephasubine]。

【性味】辛;苦;性寒

【归经】肺;胃;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主痈疖疮毒;咽喉肿痛;痄腮;风湿痹痛;痢疾;头痛;胃痛;劳伤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外洗。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的功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疮毒,中暑痢疾、腮腺炎、咽喉炎和口腔炎等。根及叶还可杀虫。外用止痛及治风湿麻痹等。

关键字:千金
上一篇: 茼蒿
下一篇:桐油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千金子/经典中药(4)
  • 千金子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2)
  • 千金止带丸/中成药大全(4)
  • 妇科千金片/中成药大全(1)
  • 千金止咳丸/中成药大全(1)
  • 千金藤素片/中成药大全(1)
  • 千金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3)
  • 千金羊脂煎/膏方(3)
  • 千金鲤鱼汤/中药方剂(1)
  • 独活寄生汤/中药方剂(2)
  • 苇茎汤/中药方剂(5)
  • 犀角地黄汤/中药方剂(4)
  • 千金子/中药图谱(3)
  • 千金坠/中药图谱(40)
  • 雅丽千金藤/中华本草(1)
  • 小千金/中华本草(4)
  • 台湾千金藤/中华本草(1)
  • 千金子/中华本草(0)
  • 千金藤/中华本草(0)
  • 千金花/中华本草(1)
  • 圆叶千金藤/中草药汇编(4)
  • 小千金/中草药汇编(4)
  • 小果千金榆/中草药汇编(2)
  • 纤花千金藤/中草药汇编(5)
  • 千金坠/中草药汇编(2)
  • 千金藤/中草药汇编(5)
  • 华千金藤/中草药汇编(2)
  • 千金散/中药_散剂(19)
  • 圆叶千金藤/中草药大全(3)
  • 雅丽千金藤/中草药大全(4)
  • 小千金/中草药大全(4)
  • 小果千金榆/中草药大全(1)
  • 纤花千金藤/中草药大全(3)
  • 台湾千金藤/中草药大全(5)
  • 桐叶千金藤/中草药大全(1)
  • 千金子霜/中草药大全(3)
  • 千金子/中草药大全(2)
  • 千金藤/中草药大全(2)
  • 千金花/中草药大全(4)
  • 马尾千金草/中草药大全(2)
  • 华千金藤/中草药大全(3)
  • 千金子霜/中药材(17)
  • 千金子/中药材(21)
  • 菜部·莴苣/本草纲目(2)
  • 草部·续随子/本草纲目(5)
  • 草部·小青/本草纲目(0)
  • 千金散/传统方剂(9)
  • 独活寄生汤/传统方剂(12)
  • 鲤鱼汤/传统方剂(7)
  • 橘皮汤/传统方剂(4)
  • 驻车丸/传统方剂(3)
  • 当归芍药汤/传统方剂(4)
  • 当归建中汤/传统方剂(8)
  • 温脾汤/传统方剂(19)
  • 千金子/中草药大全(25)
  • 千金化痰丸/药品说明书(16)
  • 千金化痰丸/药品说明书(16)
  • 千金化痰丸/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5)
  • 妇科千金胶囊/中国药典2015年版(24)
  • 妇科千金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牛黄千金散/中国药典2015年版(20)
  • 千金止带丸(水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27)
  • 千金止带丸(大蜜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25)
  • 千金子霜/中国药典2015年版(6)
  • 千金子/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千金化痰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千金止咳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千金保孕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千金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妇科千金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千金子/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千金子霜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光千金藤定碱/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6)
  • 千金藤素/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3)
  • 千金子/中药手册(11)
  • 千金藤/中药手册(16)
  • 千金花/中药手册(9)
  • 小果千金榆/中药手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