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材种植> 浏览文章
  【概述】秦艽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是祛风除湿,和血舒筋要药。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mtianam.acrophy Ua Plla.,麻花秦艽Gemtiana .stramineamaxim.,粗茎秦艽Gemtianacrassz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emtiana dahurica Fisch.的根。多为野生,亦有家种。秦艽主要分布于甘肃武川、渭源以及青海,陕西,河北等处;粗茎秦艽分布于四川,青海,西藏,内蒙古等地;麻花秦艽分布于甘肃,四川,青海等地;小秦艽分布于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处。

  【生长环境】秦艽多生长于亚高山或高山草甸、山地草场、山地林草场以及亚高山灌木丛草场、亚高山或高山灌木丛或林缘的阳坡。土壤以草甸土、荒漠土及沙质壤土为多见。秦艽喜潮湿和冷凉气候,耐寒、忌强光,怕积水。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的沙质壤土,于秋季进行翻耕,深耕30厘米左右,拣去石块或树根。结合耕翻施足堆肥2000~2500千克/667平方米,然后耙细,做畦或打垅,待播。

  2、种植方法:秦艽一般用种子繁殖。选好成熟饱满的种子,于早春在整好的地开沟,沟距24厘米,沟深1~2厘米;条播或穴播,将种子均匀地撒人沟内,然后覆土,略镇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覆盖一层草,进行保墒遮阴,以促进种子萌发,一般从播种到种子发芽大约需30天。

  【栽培管理

  1、间苗:播种后1个月左右出苗,当苗高6~10厘米时,按株距12~15厘米进行匀苗定苗。间苗后要适当浇水与追肥。

  2、中耕除草:一般于5月中、下旬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此时幼苗易受伤,必须操作细致。6月中、下旬或7月上旬再进行1次除草。

  3、追肥:结合每次中耕、除草进行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入粪尿1500~2000千克,或腐熟油饼50~100千克,加水500千克。以后视苗株长势情况,进行再追肥。

  4、病虫害防治:目前,秦艽在生产栽培中,主要有叶斑病危害。一般多在6月或7月发生,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10天喷1次,或用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天1次,喷洒1~2次。

  【收获与加工】秦艽生长缓慢,一般须5年以上于秋季采挖,把挖出的根除去茎叶、根须及泥土,然后用清水洗净,使根呈乳白色,再放于专用场地或架子上晾晒,待根变软时,堆放3~7天,至颜色呈灰黄色或黄色,再摊开晒干即可。小秦艽采挖后先趁鲜搓去黑皮,然后晒干即行。

  【药材形状

  1、秦艽:根略呈锥形或圆柱形,长10~23厘米,直径1.5~4厘米。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根头部由数个根茎合生,故较膨大,残存的茎基上有时可见纤维状的残叶维管束,具纵向的扭曲沟纹;主根粗大,少分枝,故称鸡腿秦艽或萝卜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棕色,木部土黄色。气特殊,味苦微涩。

  2、粗茎秦艽:形似萝卜艽。不同点:为独根,稍粗大,根头部有小段干枯的茎叶残基,外皮较松泡,具稍粗的粗沟纹。

  3、麻花秦艽:根略呈倒圆锥形,为多数小根相互缠绕交错而成,形似发辫或麻花状,故称麻花艽。长15~30厘米,根头部直径可达7厘米以上。表面棕褐色,粗糙,具多数旋转扭曲罗纹,独根常具网状裂隙。体于枯疏松,多空隙,质松脆,易折断,味苦微涩。

  4、小秦艽:根呈细长圆柱形,长8~20厘米,直径3~6毫米。根头部一个或数个合生,残存的茎基偶有纤维状叶维管束,栓皮多已剥落。表面黄棕色,具纵沟纹,有时呈扭曲状,中部以下常有分枝。质轻而松,易折断。气微,味苦微涩。


关键字:秦艽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秦艽/经典中药(3)
  • 秦艽芒硝治痔疮/偏方秘方(2)
  • 秦艽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秦艽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7)
  • 犀角膏/膏方(2)
  • 猪骨煎/膏方(1)
  • 秦艽酒方/药酒大全(1)
  • 枳壳秦艽酒/药酒大全(3)
  • 石藤通络酒/药酒大全(1)
  • 秦艽元胡酒/药酒大全(2)
  • 通胞酒/药酒大全(8)
  • 还童酒/药酒大全(2)
  • 秦艽萆薢酒/药酒大全(2)
  • 秦艽木瓜酒/药酒大全(2)
  • 两乌愈风酒/药酒大全(5)
  • 秦艽水提物/中药提取物(6)
  • 秦艽扶羸汤/中药方剂(2)
  • 身痛逐瘀汤/中药方剂(1)
  • 秦艽鳖甲散/中药方剂(2)
  • 秦艽/中药图谱(31)
  • 秦艽/中华本草(4)
  • 黄秦艽/中华本草(3)
  • 黄秦艽/中草药汇编(4)
  • 秦艽散/中药_散剂(14)
  • 秦艽/中草药大全(5)
  • 黄秦艽/中草药大全(10)
  • 大青菌茶/药茶(21)
  • 木秦茶/药茶(6)
  • 草部·秦艽/本草纲目(3)
  • 清骨散/传统方剂(9)
  • 秦艽丸/传统方剂(10)
  • 正容汤/传统方剂(2)
  • 大秦艽汤/传统方剂(3)
  • 身痛逐瘀汤/传统方剂(4)
  • 柴胡清骨散/传统方剂(27)
  • 秦艽鳖甲散/传统方剂(13)
  • 清骨散/传统方剂(9)
  • 疏凿饮子/传统方剂(12)
  • 秦艽花/藏药标准(10)
  • 秦艽/中草药大全(35)
  • 秦艽/中国药典2015年版(15)
  • 秦艽注射液/注射液(28)
  • 秦艽散/粉散剂(18)
  • 秦艽/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
  • 秦艽散/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秦艽/中药手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