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地龙
Dì Lónɡ
地龙
别名:蚯蚓、蛐蟮、曲虫、土蟺、赤虫、螼、螾、丘螾、蜿蟺、引无、附蚓、寒蚓、曲蟺、曲蟮、土龙、地龙子、虫蟮
功效作用: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英文名:pHERETIMA
始载于?毒性?归经脾经、肝经、膀胱经药性寒药味咸

地龙(Geosaurus),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 pergilum(E Perrier)、通俗环毛蚓P 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 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肓毛蚓P 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前一种习称“广地龙”,后三种习称“泸地龙”,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性寒,味咸。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症。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 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虫部4 2卷中用蚯蚓入药的处方有4 0多种。  

目录


  1. 别名:
  2. 性状
    1. 广地龙性状
    2. 土地龙性状
  3. 功能主治
  4. 用法用量
  5. 不良反应
  6. 禁忌
  7. 生长地区
  8. 炮制方法
  9. 药理作用
    1. 1.溶栓和抗凝作用
    2.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4. 4.抗癌作用
    5. 5.平喘作用
    6. 6.对平滑肌的作用
    7. 7.其他作用
  10. 体内代谢过程
  11. 毒性
  12. 中药制品的成分
  13. 药品动物原料
    1. 1.参环毛蚓
    2. 2.缟蚯蚓
  14. 动物原料的采制
    1. 广地龙的采制
    2. 土地龙的采制
  15. 炮制方法
  16. 药材产地及销售地
  17. 药材鉴别与用法
    1. 动物原料的鉴别
    2. 用法说明
  18. 相关方剂
  19. 参看


别名:

蚯蚓、螼、螾、丘螾、蜿蟺、引无、附蚓、寒蚓、曲蟺、曲蟮、土龙、地龙子、土蟺、虫蟮


地龙

  

性状

广地龙性状

呈长条薄片状,扭曲不直,长10-20cm,宽1-2cm,头尾两端仍保持原形,前端稍尖,尾端钝圆。全体表具密集环节,靠前端第14-16环节有色较浅的环节,习称“白颈”;体背棕红色或灰红色,腹部浅黄棕色。体轻,壁较厚,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气腥。味微咸。  

土地龙性状

呈弯曲圆柱形,长5-10cm,直径0.3-0.7cm。体表灰褐色或灰棕色,皱缩不平,“白颈”不明显。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间有泥土,肉薄。气腥,味微咸。  

功能主治

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


地龙菜

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1.清热息风:主治壮热惊痫,动风抽搐。2.清肺定喘:可治肺热痰咳气喘,对肺热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3.利尿通淋: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4.通行经络:可用治热痹节肿赤痛;适当配伍也可治寒痹;配伍益气行血药常用于气虚血瘀,经络不利,偏瘫失语者。  

用法用量

5-15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2g。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

1.用量过大:常规剂量毒性小,过量使用可出现头痛、头昏,血压先升后降、腹痛、呼吸困难、消化道出血。

2.过敏反应:肌肉注射地龙针剂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口唇发麻、皮疹、脸色苍白,大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禁忌

阳气虚损、脾胃虚弱、肾虚喘促、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者不宜使用。  

生长地区

生活于潮湿疏松之泥土中,行动迟


生长环境
地龙养殖

缓。  

炮制方法

去净杂质,晒干即成。  

药理作用

1.溶栓和抗凝作用

参环毛蚓体腔液干粗粉直接注入大鼠十二指肠30mg/kg,以动静脉插管串线粘附纤维蛋白方法测纤维蛋白生成,具有明显的溶纤维蛋白活性,煮沸或烘干后活性即丧失。以纤维蛋白平板测定法证明,冻干粗粉5μg与尿激酶1u的溶纤维蛋白活性相当。但纤维蛋白平板经85℃水浴加热30min后,尿激酶的活性丧失而冻干粗粉的活性仍部分保留。说明冻干粗粉溶纤维蛋白机制与尿激酶不完全一样。尿激酶的作用是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之成为有活性的纤溶液,催化纤维蛋白溶解,蚯蚓冻干粗粉除了有尿激酶样纤溶作用外,尚有直接催化纤维蛋白水解的作用。赤子爱胜蚓提取液在体外对兔静脉血栓有溶解作用,对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胶板也有一定纤溶活性。其纤溶作用有直接纤维蛋白溶解和激活纤溶酶原的间接作用,但以直接纤溶为主。家兔静注蚯蚓水浸液0.lg/kg或0.2g/kg,对颈总动脉一颈外静脉血流套路法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灌服1g/kg亦有明显抑制,但软弱,静注0.02g/kg有溶栓作用。家兔静注广地龙(Lumbricus kangtang6nsis)醇提取注射液(每 1ml含生药 2g)2ml/kg,可明显延长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使血栓长度和干重减少,并降低血液粘度。家兔静注人工养殖的正蚓科双胸蚓属(Lumbricche bimastos)粗提取液,可显著降低血中纤

维蛋白原含量,并使代球蛋白溶解时间显著缩短。粗提取液

经进一步萃取,制备出含多种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血栓作用,可使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力增加,血小板聚集性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提示其通过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膜稳定性等发挥作用。蚯蚓干粉水浸液在体外对家兔纤维蛋白和凝血块均有溶解作用。家兔静注水煎醇沉注射液对耳缘静脉血栓有明显溶解作用。正常志愿者口服蚯蚓提取物亦有明显的抗凝和纤溶作用,且与剂量相关。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增强,代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含量增加。从蚯蚓提取的纤溶酶(冻干粉)给家兔灌胃,0.05g/(kg.d)或 0.1g/(kg.d),连续3d,从心脏取血,在体外形成的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地龙煎剂在体外对牛凝血酶促进人血纤维蛋白原凝聚有明显抗凝血酶作用。赤子爱胜蚓提取物对凝血酶时间(TT)有明显延长作用,在缺乏抗凝血酶-III(AT-III)的血浆中加入该提取物也可使TT明显延长,但延长程度较小,说明这种作用有依赖AT-III和不依赖AT-III的两个部分。家兔静注地龙提取物(EE)可明显延长TT其半衰期0.32h在体外EE亦可明显延长TT和白陶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广地龙水浸液加碱水解后再用乙醇分级分离,所获提取物亦可明显延长KPTT和TT,其抗凝血酶活性不能被AT-III抗体及鱼精蛋白中和,表明其活性不依赖于AT-III 该活性成分不属多糖或蛋白质,可能是一种耐碱耐热的小肽或含双键化合,与水蛙素、肝素等抗凝物质不同。 高血粘度综合征和缺血性中风患者每口口服赤子爱胜蚓提

取液,连续14d为三疗程,服1~2疗程,患者的血细胞比、血沉、血浆粘度、血纤维蛋白原等均有降低。家兔静注地龙提取液,可使血小板聚集性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给动物

静注地龙注射液对氯仿一肾上腺素或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氯化钡或毒毛花着G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心脏传导亦有抑制作用。

(2)降血压作用麻醉犬静注广地龙热水浸剂或乙醇浸出

液0.1g/kg,30~45min出现血压下降,可维持2一3h;正常大鼠三次灌胃大剂量(10g/kg)或肾型高血压大鼠每日准胃小剂量(50mg/kg),连续2星期,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肾型高血压大鼠血压下降出现于给药后3~7d并于停药后第2星期回升到用药前水平。广地龙的降压机制可能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或通过某些内感受器反射地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部分内脏血管的扩张而使血压下降。大鼠静往广地龙煎剂0.25g/kg,立即引起血压下降,其降压过程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相似,如预先静注PAF受体阻滞剂CV6209显著抑制广地龙的降压作用,提示类PAF物质是广地龙的重要降压成分。对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食含地龙饲料,可在不影响SHPSP体重的情况下降低SHRSP血压,改善血管弹性即增加主动脉负荷湿重比(拉力g/主动脉湿重mg)

和断裂时主动脉最大负荷(拉力g/主动脉湿重mg),降低心体重比(心肌mg/体重g ×10-3),增加肾体重比,且还具有利钠、利尿和降低三酸甘油作用,提示地龙可能有一定的预防SHRSP卒中发生的作用。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风):预先腹腔注射地龙注射液10g/kg,对蒙古沙土鼠一测预总动脉结扎造成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减轻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如立毛、转圈行为和打滚发作等的发生率下降,并明显降低动物的死亡率,使缺血性脑卒中动物脑组织中降低了的单胺类递质5一羟色胺和多巴胺趋于恢复,而对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则无明显影响。②抗惊厥和镇静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地龙醋酸铅处理的提取液,可明显对抗戊四氮和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对抗土的宁引起的惊厥,提示其抗惊厥作用部位是在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部位。小鼠腹腔注射地龙乙醇浸出液20g/kg,对电惊厥也有对抗作用,ED为22.18g/kg。地龙醇浸液对小鼠、家兔有镇静作用。③解热作用:蚯蚓水浸剂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及温热刺激引起的发热家兔均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但较氨基比林的作用弱。口服广地龙散 12g,对健康人体温无降低作用,对感染性发热患者降温作用优于阿司匹林(口服0.3g)对非感染性发热亦有效,但作用出现较晚,一般于服约后0.5-3h显效,2-5h体温降至正常。  

4.抗癌作用

小鼠每日灌服地龙提取物l1mg/只,连续58d,对移植的肉瘤S1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仅瘤体明显减少,且可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小鼠每日灌服地龙提取物

1mg/只,连续6d,对移植性实体瘤H22。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班蚓提取物经透析后的透析外液对接种肉瘤S180或实体瘤EMT6。的小鼠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该成分经100℃加热20min,抑癌作用即消失。地龙可透析组分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GC803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背( H3-TdR)的渗入有明显抑制作用,该组分经56℃加热0.5h抑瘤作用仍然存在,表明该有效组分分子较小而且耐热。应用凝胶过滤技术对地龙提取物进行分离获 4个组分。组分I在体外对胃癌细胞 MGC803的3H-TdR渗入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组分经56℃加热0.5h抑瘤作用仍存在,但较未加热组明显减弱,提示该组分加热后抑瘤作用部分保留,具有一定耐热性。组分IV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GC803的3H-TdR渗入也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但该组分经56℃加温0.5h后抑瘤作用即消失,提示该组分不耐热,组分II和组分III则均无抑瘤作用。地龙提取物在体外对培养的喉癌细胞 Hep-2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小鼠灌服地龙提取物与5一氟尿呼惯(5-FU)联合应用对乳腺癌MA的治疗有明显协同作用,肿瘤生长比单用5-FU延迟3d,癌细胞变性坏死较

单用严重,小鼠存活时间也较单用延长阳门。地龙提取物与白介素2(IL-2)联合应用对小鼠肉瘤S180。亦可抑制肿瘤生长,表现协同作用。移植肉瘤S180。的小鼠灌服地龙提取物,与5-FU联合应用时,对肿瘤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如与辐射增效剂AK123联合应用则产生更强的辐射增效作用,三者合用则抑瘤效果最好。在体外,地龙提取物与AK123合用对人喉癌细胞Hep-2也表现协同作用。地龙提取物与热疗联合应用对小鼠实体瘤 EMT6的抑制也有明显协同作用。

灌服地龙提取物对正常及荷瘤(S180)小鼠均有促进脾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对给予直线电子加速器照射和未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也有促进作用;但体外实验则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和人血淋巴细胞转化均有抑制作用。提示地龙提取物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小鼠腹腔注射地龙提取物100mg/kg,连续6d,可使胸腺及脾脏有核细胞数明显增加,脾细胞对刀豆球蛋白A(ConA)、脂多糖(LPS)的反应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及抗体依赖细胞介导

细胞毒(ADCC)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亦有相似作用,但脾脏NK及AfXIC活性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荷瘤小鼠经深部X线治疗机局部照射后,脾重、脾有核细胞数、NK细胞活性、ADCC活性及牌细胞IL-2活性均受到一定抑制,但如加用地龙提取液治疗,则未见任何免疫抑制作用,甚至有所提高,提示对机体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小鼠每日灌服地龙提取物,可使尾血中吞噬细胞化学发光增强,提示可增强吞噬功能;荷瘤(S180)小鼠NK细胞活性下降,如灌服地龙提取物8d,则NK活性基本恢复。肿瘤患者服用地龙提取物2个月,采用系列抗入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McAb),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3,T4,T8,T4/T8,Tb,Tac,B细胞亚群的值,服地龙提取物者可提高T3,T4及T4/T8及,提示其为一种免疫增强剂。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眼地龙提取物150mg,每日2次,能控制患者白细胞下降,效果优于免疫增强刑多抗甲素(polyactin A)。荷瘤(S180)小鼠每日灌服地龙提

取物100mg/kg,连续7d,能使因荷瘤而增加荧光产物(直接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速率)含量降低,血中谷优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谷优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动和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的活性则增加,提示地龙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但体外试验却证明,地龙提取物与激光、血叶淋衍生物对S180癌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化学发光强度也明显增高,如将自由基清除剂CAT和SOD加入培养基内,则使增强的发光强度明显减小,提示地龙提取物的协同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增加活性氧而实现的。  

5.平喘作用

豚鼠腹腔注射地龙液(每1ml含鲜地龙约

0.75g/ml)2ml,对卵蛋白引起的过敏性哮喘潜伏期明显延长,吸入组胺引起的哮喘潜伏期也明显延长,但对吸入乙酸胆碱引起的哮喘则无影响。大鼠腹腔注射地龙液2ml,连续3d对卵蛋白引起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在体外,地龙液8×10-7g/ml浓度对豚鼠离体气管由组胺引起的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蚯蚓提出的含氮成分对大鼠、家兔肺灌注法有显著扩张支气管作用,并能对抗组胺和毛果美香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静注于豚鼠,50%动物可耐受致死量组胺。认为地龙的某种组分可阻滞组胺受体,对抗组胺使气管痉挛及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此为平喘的主要机制。  

6.对平滑肌的作用

从广地龙提取出的淡黄色结晶,能使已孕和未孕大鼠或豚鼠离体子宫紧张度明显升高,浓度增加可使之呈痉挛收缩状态;静注1mg/kg,可使家兔在位子宫紧张度升高,静注 3~6mg/kg或灌服 10~20mgl/kg,可使慢性子宫瘘管家兔子宫收缩明显增强。此外,该结晶0.5~ 1mg/kg静注,对家免在位肠管亦有明显兴奋作用,对大鼠后肢血管灌流亦表现明显兴奋,但对在体豚鼠支气管作用较弱。  

7.其他作用

蚯蚓3%醋酸提取物、2.5%硫酸提取物。

84%乙醇及石油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人型结核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由3%醋酸提取的两种物质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的最稀释位数分别为100信及70倍,2.5%硫酸提取物的最高稀释倍数为100倍,此三种提取物均耐热; 84%乙醇及五油醚提取物的最高稀释倍数均为3200倍,但不耐热。

地龙提取物在体外对小鼠和人的精子均有快速杀灭作用,其中的蜕拍酸、透明质酸能迅速使精子制动、凝集,并使其结构受到破坏。

地龙提取液外用对局限性硬皮病有效,经生化分析提取物具有特异性降解胶原纤维的胶原酶,其疗效很可能是局部变性胶原纤维降解所致。  

体内代谢过程

家兔静注参杯毛蚓注射液,以凝血酶时间测定为药效指标,按药效一对数剂量关系估算药动学参数,表明其抗凝血酶有效成分在体内属一级动力学消除,符合二室模型,t1/2a。为4.1limn,t1/2β为140min,量效曲线下面积(AUC)为169.1mg/(kg.h),清除率(CL)为0.964h-1。提示抗凝血酶成

分由血液向外周组织分布速率很快,而清除较慢,可能是一种小分子物质,在体内分布广泛。  

毒性

广地龙热浸剂给小鼠静注LD50。为3.85g/kg,腹腔注射LD50。为95-115gl/kg,给大鼠灌胃0.lgl/(kg.d),连续45d未发现毒性反应。小鼠腹腔注射广地龙注射液,LD50为40.7g/kg。从广地龙 1000g提得淡黄色结晶 2g,给小鼠为注 LD50。为 38.7mg/kg。按动物急性死亡率法估测参坏毛蚓毒性组分的药动学参数,其在体内属一级动力学消除,呈一室模型,t1/2。为31.2min,仅为抗凝血酶成分消除半衰期的22.3%,因毒性组分半衰期短,所以地龙多次连续给药不易造成蓄积中毒。比较安全。  

中药制品的成分

参环毛蚓和背暗异唇蚓含溶血成分:蚯蚓素(lumbritin),解热成分:蚯蚓解热碱(lumbrofebin),有毒成分:蚯蚓毒素(terrestro-lumbrilysin)等。还含6-羟基嘌呤( hypoxanthine),黄嘌呤(xanthine),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guanine),胍(guanidine),胆碱(choline),以及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酪氨酸(tyrosine),赖氨酸(lysine)等氨基酸。我国市面出售的赤子爱胜蚓和美国红蚓即红色爱胜蚓的杂交种,称为“大平二号蚓”,其中含有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和锌、铜、铁、铬、硒、钼、佤、镁等元素。近年从赤子爱性蚓体内找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其前体物质1-O-烷基-2-酰基-sn-甘油-3-磷酸胆碱(1-O-alkyl-2-acyl-sn-glycerophosphocholine)占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的比例高达61.4%。

据日本人研究含有溶血作用物质蚯蚓素(Lumbitin,C259H528O125N47SP3(CaCl2)19.3H2O,解热作用物质蚯蚓解热碱(Lumbrofebrin,C9H18N2O6)可能为酪氨酸(Tyrosine)的衍生物,并有一种有毒成分蚯蚓毒素(Terrestro-lumbrilysin)。此外,并含有脂肪酸、类脂化合物、胆固醇、胆碱、维生素B、黄尿圜(Xanthine)、胍(Guanidine)及磷等。  

药品动物原料

地龙,本品为次常用中药,原名"白颈蚯蚓","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地龙之名始见于"图经本草"。市售品分广地龙及土地龙两种。广地龙的原动物为参环毛蚓,一般认为品质较好;土地龙品种很多,各地不一,但以缟蚯蚓为最多见。  

1.参环毛蚓

别名:亚细亚环毛蚓、曲蟺、土蟺、蚯蚓、地龙。

Pheretima asiatica Michaelsen-环节动物门Aneu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钜蚓科Megascolecidae

地栖环节动物。体较大,长约11~38厘米,宽约5~12厘米,背孔自11~12节开始,背部灰紫色,后部稍淡,刚毛圈稍白,环带点~16三节,其上无背孔和刚毛,在环带以前各节刚毛圈粗而硬,雌性生殖孔位于第14节腹面正中,仅有一个。雄性生殖孔在第18节腹面两侧,外缘有浅皮褶,受精囊孔3对,位于6~7,7~8,8~9节间,第6~9各节之间无隔膜,附近常有乳头突,受精囊球形,管较短,盲管亦短,弯曲数转,为纳精囊。

生活于潮湿疏松之泥土中,行动迟缓。

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等地。  

2.缟蚯蚓

Al1010bophora caliginosa trapezoides--钜蚓科Megascolecidae

地栖环节动物。体较大,刚毛4对。生殖环带在第36~34节间,作马鞍状。雄性生殖孔1对,在第15腹侧,附近成腺肿状。雌性生殖孔1对,在第14节。受精囊2对,在第9~10和10~11的节间。

分布于全国各地。以上二种原动物的检索表:

1.体形大,或小,每节有刚毛环生。环带限于第14~16节,仅三节,呈戒指状。雄性孔在第18节腹侧,...左右各一,雌性孔位于第14节腹面正中,只有一个。受精囊孔3对,在第6~7,7~8和8~9的节间...………………………………………………………………………………参环毛蚓Pheretima asiatica

1.体较大,每节有刚毛4对。环带在第13~20节,共占7节。雌性孔1对,在第15腹节腹侧。雌性孔...1对,在第14节。受精囊孔2对,在第9~10和10~11的节间……………………………………………...…………………………………………………………

稿蚯蚓Al1010bophora caliginosa traperoides  

动物原料的采制

广地龙的采制

于7~9月间采收。据广东经验,可用鲜辣蓼草捣烂成糊加茶卤和清水,倒在蚯蚓多的地方,蚯蚓闻到药气爬出,即可捕捉。收集后拌以稻草灰,用温水稍泡,除去体外粘膜,然后用小锥或针插入尾端,钉在木凳上,用小刀将腹部由头至尾剖开,用温水洗净体内泥砂,晒干或用火焙干均可。


采集好的地龙

  

土地龙的采制

于6~9月采收,选择蚯蚓多的地方,用铁铲翻土捕捉,然后用草木灰呛死,去灰晒干,如遇阴雨烘干,整条入药。  

炮制方法

1. 去净杂质,晒干即成。

2. 地龙肉:置温水中捞一次,闷约8小时,碾劈,洗净泥土,剪段即成。

3. 广地龙:拣净杂质,剪段即成。  

药材产地及销售地

本品为蚯蚓的干燥全体。

1.广地龙Lumbricus kwangtungensis
别名:蚯蚓干(广东)、蚓蝼(广西)。

2.土地龙Lumbricus nativus
别名:土龙(青海)、曲蟮(青海、河南、山东、山西)。

主产于河北石家庄、保定、邢台、易县、涞源、涿鹿、蔚县,山西忻定、长治、阳泉等地产量较大,主销华东、华北和东北各地。此外甘肃、北京郊区亦产,一般均自销。

广地龙:主产于广东南海、茂名、阳江、灵山、龙门、高要、韶关、佛山、平远、钦县,广西容县、梧州、北流等近河边地方,以广东产品最优,销售全国和出口。

土地龙:主产于河南郑州,中牟,山东东平、微山、梁山,安徽蚌埠、安庆,福建宁化。此外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陕西、湖北等地均产。一般均自产自销。  

药材鉴别与用法

动物原料的鉴别

1.广地龙:全体呈扁片状。腹部已剖开,内脏已除去仅头端及尾端仍保持原来形状,全体弯曲不直,体长15~20厘米,宽约1~1.5厘米。全体由90~100余环节构成,体前端稍尖,中央有口,尾端钝圆,有纵列的肛门,体的14~16环节为生殖环带,在18节节的两侧有一对小突起为雄性生殖孔部分。体背色棕红或灰红,腹部色较淡,体壁较厚。气腥,味微咸。

以干燥、条大、肥壮、不碎、无泥者为佳。

2.土地龙:呈弯曲的圆柱形,长5~10厘米,直径3~7毫米。全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完整,腹部未剖开。口位于较尖的一端,肛门开口于钝圆的一端,生殖环带多不显明,体表灰棕色,常附泥土。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呈土色。气腥,味微咸。

以身干、条大、不碎者为佳。

以上二种药材的检索表:

1.扁片状;腹部已剖开,内脏已除去;生殖环带显明;背部棕黑,腹面淡褐色……………………广地龙

1.圆柱状;腹部未剖开,内脏未除去;生殖环带不显明;全体土黄色………………………………土地龙  

用法说明

[效用]

[性味] 咸寒。

[功用] 清热,镇痉,利尿,解毒。

[主治] 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咳喘、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小便不通、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症。外用涂丹毒、漆疮等症。

[用量] 5g~10g。

[禁忌] 非实热不宜。

[附注]

蚯蚓穴居土中,行动缓慢,为研究动物分布最有价值的材料。在西方各国,种数最多最常见的一科,为带蚓科(Lumbricidae),但在东方(包括澳洲及太平洋诸岛屿),则以钜蚓科(Megascolecidae)分布最广,种数亦多,约有一千余种,占全蚯蚓种数一半以上,其所分亚科、属或亚属,都是极其复杂的,其中以环毛属(Pheretima)为最大的一属,约有500种之多,分布最广。在我国约有100余种,是最占优势的一属。  

相关方剂

①治伤寒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大蚓一升破去(土),以人溺煮,令熟,去滓服之。直生饺汁及水煎之,并善。(《补缺肘后方》)

②治小儿急慢惊风:白颈蚯蚓,不拘多少,去泥焙干,为末,加朱砂等分,糊为丸,金箔为衣,如绿豆大。每服一丸,白汤下。(《摄生众妙方》)

③治小儿慢惊风,心神闷乱,烦懊不安,筋脉拘急,胃虚虫动,反折啼叫:乳香(研)半钱,胡粉一钱。上二味,合研匀细,用白颈蚯蚓生捏去土,烂研和就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丸,煎葱白汤下,更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乳香丸)

④治抽筋:地龙一条,胡黄连一钱。水煎,日服三次。(《吉林中草药》)

参看

  • 《中医饮食营养学》- 地龙
关键字:地龙
上一篇: 地灵根
下一篇:地莓子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