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华南紫萁
Huá Nán Zǐ Qí
华南紫萁
别名:贯众、大凤尾蕨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祛湿舒筋;驱虫。主流感;痄腮;痈肿疮疖;妇女带下;筋脉拘挛;胃痛;肠道寄生虫病
英文名:rhizome of Vachell's Interrupted Fern
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毒性?归经肺经、肝经、膀胱经药性平药味苦、涩

种 名: 华南紫萁

学 名: Osmundauachellii

科 属: 紫萁科、 紫萁属

产地分布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浙江等

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壮,形成圆柱形主轴。叶簇生其顶部,厚纸质,两面无毛,呈黄绿色,略有光泽;叶柄长15-35厘米,坚硬;叶片长圆形,长30-80厘米,宽15-30厘米;羽片具短柄,着生于叶轴上,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1.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狭楔形,近全缘。

生长习性 :常野生于山地、草丛或溪边,是我国南部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园林用途 :华南紫萁植株似苏铁,株型美观,叶姿态优雅,颇具观赏价值,可供庭园中栽植或室内盆栽观赏。

繁殖培育 :一般采用分株繁殖

【药 名】:华南紫萁

【来 源】:为紫萁蕨科植物华南紫萁的根茎。

【功 效】:清热解毒、止血生肌。

【主 治】: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等症;可治疗外伤出血、烫火伤、痈疖及腮腺炎。

【性味归经】:微苦、涩,性平。入肺、肝、膀胱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外用:研末敷患处。

【别 名】:贯众(广西)、马肋巴、中肋巴(四川)、鲁萁、牛利草(广东)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拉丁名】:Osmunda Vachellii Hook

【考 证】:
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关键字:华南
上一篇: 华南毛蕨
下一篇:华山参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