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出处】
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
【拼音名】Huá Nán Zào Jiá
【英文名】South China Honeylocust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华南皂荚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tsia fera(Lour.)Merr.[Mimosa fera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晒干。
【原形态】华南皂荚 乔木,高3-42m。小枝灰褐色,无毛。刺粗壮,长5-13cm,基部圆柱形,具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具槽;小叶5-9对,薄革质,菱状长圆形,长2-7(-12)cm,宽1.5-3(-5)cm,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两面无毛,叶脉在两面均明显。花杂性,绿白色,排列为圆锥花序;萼片较花瓣稍短;花瓣通常5枚,长圆状椭圆形;雄蕊10;花丝基部有长柔毛。荚果近于无柄,扁平、革质,长13.5-26(-41)cm,宽2.5-3(-6.5)cm,黑棕色,有光泽,无毛。种子10-12颗,扁卵形,平滑,棕色,长8-11(-14)mm,宽5-6(-11)mm。花期4-5月,果期6-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全株、果实含皂甙。有毒。还含蜡醇(Ceryl alcohol)。
【性味】苦;辛;温;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豁痰开窍;小虫止痒。主中风昏迷;口噤不语;疥疮;顽癣
【用法用量】内服:0.5-1.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果实有杀虫、洗涤的功用。可用洗疥疮、杀虫等。
【摘录】《中华本草》
关键字:华南 皂荚
上一篇: 华南铁角蕨
下一篇:华南紫萁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皂荚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2)
  • 皂荚治小儿厌食症/偏方秘方(1)
  • 皂荚子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饮片炮制(3)
  • 皂荚乳香酒/药酒大全(6)
  • 皂荚酒/药酒大全(4)
  • 皂荚丸/中药方剂(2)
  • 皂荚/中药图谱(4)
  • 华南紫萁/中药图谱(8)
  • 华南毛蕨/中药图谱(7)
  • 皂荚子/中华本草(3)
  • 皂荚叶/中华本草(1)
  • 皂荚/中华本草(2)
  • 婆罗门皂荚/中华本草(3)
  • 华南紫萁/中华本草(7)
  • 华南皂荚/中华本草(4)
  • 华南铁角蕨/中华本草(4)
  • 华南实蕨/中华本草(2)
  • 华南舌蕨/中华本草(4)
  • 华南毛蕨/中华本草(4)
  • 华南鳞盖蕨/中华本草(2)
  • 华南桦/中华本草(5)
  • 华南胡椒/中华本草(2)
  • 皂荚子/中草药大全(12)
  • 皂荚叶/中草药大全(12)
  • 皂荚根皮/中草药大全(10)
  • 皂荚/中草药大全(10)
  • 婆罗门皂荚/中草药大全(2)
  • 华南紫萁/中草药大全(2)
  • 华南铁角蕨/中草药大全(6)
  • 华南实蕨/中草药大全(5)
  • 华南舌蕨/中草药大全(6)
  • 华南毛蕨/中草药大全(5)
  • 华南鳞盖蕨/中草药大全(8)
  • 华南桦/中草药大全(2)
  • 华南胡椒/中草药大全(2)
  • 木部·皂荚/本草纲目(6)
  • 菜部·皂荚蕈/本草纲目(6)
  • 羟乙基皂荚胶;合成龙胶/化学品物性数据库(2)
  • 皂荚糖胶/辅料手册(13)
  • 皂荚根皮/中药手册(11)
  • 皂荚叶/中药手册(9)
  • 皂荚子/中药手册(12)
  • 皂荚/中药手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