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接骨草
Jiē Gǔ Cǎo
接骨草
别名:红母鸡药、红毛母鸡、壮阳草、白龙骨、冷坑兰、冷坑青、猢狲接竹、痱痒草、血和山、乌骨麻、赤车使者
功效作用:活血散瘀,消肿止咳。治跌打扭伤,痄腮,闭经,咳嗽。
英文名:?
始载于《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毒性?归经?药性平药味苦

学名】:Sambucus chinensis


花 叶

【别名】:蒴藋、陆英

【英文名】:China Elder

【科属】:忍冬科(Caprifoliaceae )接骨木属(Sambucu)

【形态特征】:多年生高大草本或亚灌木。高达3米,髓部白色。枝圆柱形,有棱,银白色。羽状复叶的托叶叶状或有时退化呈蓝色的腺体;小叶2-3对,互生或对生,狭卵形,长6-13厘米,宽2-3厘米,嫩时上面被疏长柔毛,先短毛渐尖,基部钝圆,两侧不等,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或中部以下边缘常有1或数枚腺齿;顶生小叶卵形,基部楔形,有时与第一对小叶相连,小叶无托叶,基部一对小叶有时有短柄。复伞形花序顶生,大而疏散,总花梗基部托以叶状总苞片,分枝3-5出,纤细,被黄色疏柔毛;杯形不孕性花不脱落,可孕性花小;萼筒杯状,萼齿三角形;花冠白色,仅基部联合,花药黄色或紫色;子房三室,花柱极短或无,柱头3裂。花期4-5月。果实红色(云南和四川有少数记载果为黑色),近圆形,直径3-4毫米;核2-3粒,卵形,长2.5毫米,表面有小疣状突起。果期8-9月

【产地】:产泰县、镇江、句容、宜兴、常熟、溧阳、苏州、南京等地野生或栽培;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300-2600米的山坡,林下,沟边和草丛中。还有栽种。

【药用价值】:全草入药、根能祛风消肿,舒筋活络,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茎、叶有发汗,利尿,通经活血;治肾炎水肿。全草煎水洗治风疹瘙痒。 全草含黄酮类、酚性成分、鞣质、糖素:种子含氰甙类。

接骨草酒:将新鲜接骨草叶500克掏烂,加少许乙醇,炒至略带黄色。然后文火煎6-8小时,挤出药汁过滤,配成45%酒精浓度的药酒500毫升(1:1浓度)便可应用。也可将接骨草叶量加倍,按上法制成2:1浓度。 本方有消肿止痛作用,对皮肤无刺激,且可使患处末梢血管扩张,促进骨痂生长,从而有助于加速骨折的临床愈合。  

中药材.接骨草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Jiē Gǔ Cǎo

【别名】白龙骨、冷坑兰、冷坑青、猢狲接竹、痱痒草、血和山、乌骨麻、赤车使者(《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庐山楼梯草的根茎或全草。春至秋季采集全草或根茎,多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斜生,无毛,节有时膨大。叶互生,呈2列状,无柄;叶片斜长椭圆形或斜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尖锐,带尾状,基部斜半圆形,不对称,边缘中部以上有粗锯齿,上面密布贴生毛,下面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簇生头状,花序有柄;雌花8~12朵簇生成头状,花序无柄,总苞片披针状线形;雄花萼片4~5,雄蕊同数,与萼片对生;雌花萼片3~5,微小而宿存,雌蕊1,柱头毛笔状。瘦果小,卵形。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阴湿的山麓树下、沟边及杂草丛中。分布华东及华中。

【性状】鲜根茎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多分枝,长3~10厘米。表面淡紫红色,有结节,并具多数须根痕。断面暗紫红色,具6~7个维管束。有青草气,味辛而苦,有毒性。产于浙江。

【性味】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性温,味辛苦。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淡。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肿止咳。治跌打扭伤,痄腮,闭经,咳嗽。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根茎,治骨折;茎叶,治咳嗽。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活血祛瘀,消肿解毒,止咳。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内服:煎汤,鲜者1~2两。

【附方】

①治骨折:鲜接骨草根,加鲜苦参根等量,入黄酒捣烂裹敷伤处,外夹以杉树栓皮,固定,每天换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咳嗽:鲜接骨草茎叶一两,炖猪肉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挫伤、扭伤:接骨草鲜全草加食盐适量捣烂外敷伤处。

④治流行性腮腺炎:接骨草鲜全草捣烂外敷患处。

⑤治闭经:接骨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冲黄酒、红糖服。

⑥治肺结核发热、咳嗽:接骨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关键字:接骨
上一篇: 绞股蓝
下一篇:接骨木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麝香接骨胶囊/中成药大全(1)
  • 活血接骨散/中成药大全(5)
  • 接骨七厘片/中成药大全(2)
  • 接骨丸/中成药大全(2)
  • 接骨续筋片/中成药大全(2)
  • 接骨至神酒/药酒大全(3)
  • 接骨草酒/药酒大全(2)
  • 接骨木花/中药图谱(3)
  • 接骨木/中药图谱(3)
  • 白接骨/中药图谱(7)
  • 蛇接骨/中华本草(5)
  • 接骨树皮/中华本草(2)
  • 接骨木叶/中华本草(1)
  • 接骨木花/中华本草(2)
  • 接骨木根/中华本草(4)
  • 接骨木/中华本草(3)
  • 接骨风/中华本草(2)
  • 接骨丹/中华本草(3)
  • 黄接骨丹/中华本草(3)
  • 猴接骨草/中华本草(2)
  • 红接骨草/中华本草(1)
  • 大叶接骨藤/中华本草(0)
  • 大接骨丹/中华本草(2)
  • 白接骨/中华本草(4)
  • 蛇接骨/中草药汇编(1)
  • 接骨紫菀/中草药汇编(3)
  • 接骨树/中草药汇编(3)
  • 接骨木/中草药汇编(3)
  • 接骨风/中草药汇编(2)
  • 红接骨草/中草药汇编(2)
  • 大接骨丹/中草药汇编(1)
  • 白接骨/中草药汇编(3)
  • 小接骨丹/中草药大全(1)
  • 水接骨丹/中草药大全(4)
  • 蛇接骨/中草药大全(4)
  • 接骨紫菀/中草药大全(4)
  • 接骨仙桃/中草药大全(3)
  • 接骨树皮/中草药大全(5)
  • 接骨树/中草药大全(1)
  • 接骨木叶/中草药大全(2)
  • 接骨木花/中草药大全(2)
  • 接骨木根/中草药大全(8)
  • 接骨木/中草药大全(0)
  • 接骨风/中草药大全(1)
  • 接骨丹/中草药大全(5)
  • 接骨草/中草药大全(9)
  • 红接骨草/中草药大全(4)
  • 黄接骨丹/中草药大全(5)
  • 猴接骨草/中草药大全(8)
  • 大叶接骨藤/中草药大全(4)
  • 大接骨丹/中草药大全(2)
  • 木部·接骨木/本草纲目(7)
  • 草部·蒴翟/本草纲目(4)
  • 草部·续断/本草纲目(1)
  • 白接骨/中草药大全(7)
  • 接骨紫金丹/传统方剂(10)
  • 接骨草/中草药大全(14)
  • 接骨丹/中草药大全(13)
  • 接骨风/中草药大全(16)
  • 接骨木/中草药大全(17)
  • 接骨木根/中草药大全(15)
  • 接骨木花/中草药大全(13)
  • 接骨木叶/中草药大全(12)
  • 接骨树/中草药大全(15)
  • 接骨树皮/中草药大全(13)
  • 接骨仙桃/中草药大全(16)
  • 接骨紫菀/中草药大全(14)
  • 猴接骨草/中草药大全(7)
  • 伤科接骨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9)
  • 肿节风注射液(草新素注射液)/注射液(23)
  • 接骨散/粉散剂(16)
  • 伤科接骨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接骨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接骨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接骨七厘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
  • 麝香接骨胶囊/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接骨续筋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接骨灵贴膏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大接骨丹/中药手册(15)
  • 接骨木/中药手册(12)
  • 小接骨丹/中药手册(8)
  • 水接骨丹/中药手册(9)
  • 白接骨/中药手册(14)
  • 黄接骨丹/中药手册(21)
  • 接骨草2/中药手册(35)
  • 接骨草1/中药手册(27)
  • 接骨丹2/中药手册(82)
  • 接骨丹1/中药手册(32)
  • 蛇接骨/中药手册(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