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明目蒺藜丸
拼音名:MingmuJiliWan
英文名:
书页号:Z6-87标准编号:WS3-B-1155-92
【处方】黄连4g川芎36g白芷36g 蒺藜(盐水炙)108g地黄72g荆芥75g 旋覆花36g菊花108g薄荷36g 蔓荆子(微炒)72g黄柏36g连翘36g 密蒙花36g防风36g赤芍36g 栀子(姜水炙)36g当归72g甘草36g 决明子(炒?36g黄芩72g蝉蜕36g 石决明36g木贼36g 【制法】以上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微辛、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0μm,外壁有刺
长3~5μm,具3个萌发孔。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种皮石细胞淡黄色。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几丁质皮壳碎片淡黄棕色,半
逶明,密布乳头状或短刺状突起。
【检查】其他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散风,明目退翳。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
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腥、膻之物。
【规格】每20粒重1g  
【贮藏】密封,防潮。



关键字:明目 蒺藜
上一篇: 和胃平肝丸
下一篇:肾炎片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蒺藜/经典中药(4)
  • 蒺藜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明目地黄丸/中成药大全(5)
  • 羊肝明目片/中成药大全(2)
  • 和血明目片/中成药大全(3)
  • 明目羊肝丸/中成药大全(4)
  • 明目蒺藜丸/中成药大全(4)
  • 麝珠明目滴眼液/中成药大全(4)
  • 明目二十五味丸/中成药大全(2)
  • 明目上清片/中成药大全(2)
  • 蒺藜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7)
  • 明目海鲜汤/药膳食疗(1)
  • 明目鲑鱼粥/药膳食疗(1)
  • 明目养颜汤/药膳食疗(4)
  • 乌蛇浸酒方/药酒大全(2)
  • 蒺藜叶黄芪/中国植物志(1)
  • 拟蒺藜黄芪/中国植物志(2)
  • 蒺藜/中药图谱(4)
  • 软蒺藜/中华本草(2)
  • 蒺藜苗/中华本草(2)
  • 蒺藜花/中华本草(2)
  • 蒺藜根/中华本草(0)
  • 刺蒺藜/中华本草(4)
  • 蒺藜/中药材(9)
  • 软蒺藜/中草药大全(2)
  • 蒺藜苗/中草药大全(1)
  • 蒺藜花/中草药大全(1)
  • 蒺藜根/中草药大全(3)
  • 蒺藜/中草药大全(3)
  • 酱明茶/药茶(9)
  • 蔓荆防感茶/药茶(1)
  • 车藜茶/药茶(1)
  • 虫部·蜈蚣/本草纲目(2)
  • 谷部·沙蓬/本草纲目(3)
  • 草部·蒺藜/本草纲目(3)
  • 金锁固精丸/传统方剂(11)
  • 刺蒺藜/中草药大全(5)
  • 补肾明目丸/传统方剂(3)
  • 明目地黄汤/传统方剂(4)
  • 蒺藜药酒/藏药标准(7)
  • 三味蒺藜汤散/藏药标准(7)
  • 十五味萝蒂明目丸/藏药标准(26)
  • 蒺藜/中草药大全(25)
  • 蒺藜/中草药大全(8)
  • 蒺藜根/中草药大全(8)
  • 蒺藜花/中草药大全(14)
  • 蒺藜苗/中草药大全(15)
  • 珍珠明目液/药品说明书(20)
  • 珍珠明目液/药品说明书(10)
  • 珍珠明目液/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8)
  • 金花明目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8)
  • 明目地黄丸(浓缩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5)
  • 明目地黄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8)
  • 明目上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补益蒺藜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6)
  • 三味蒺藜散/中国药典2015年版(25)
  • 蒺藜/中国药典2015年版(20)
  • 补益蒺藜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小儿明目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清热明目茶/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明目羊肝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石斛明目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4)
  • 清心明目上清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明目上清片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明目地黄丸(浓缩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明目拨云散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明目上清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珍珠明目滴眼液/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蒺藜/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蒺藜/中药手册(14)
  • 软蒺藜/中药手册(15)
  • 刺蒺藜/中药手册(7)
  • 白蒺藜/中药手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