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人药标准>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 浏览文章

甘露茶
拼音名:GanluCha
英文名:
书页号:Z2-69 标准编号:WS3-B-0239-90
【处方】 麦芽(炒)70g紫苏叶35g青皮44g 广藿香70g神曲(炒)70g防风35g 青蒿70g鸭脚木叶470g山楂(炒)70g 【制法】 以上九味,分别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分装成100包;或取鸭脚木
叶适量,粉碎成粗粉,紫苏叶、广藿香、防风、青皮、青蒿提取挥发油后,药渣与其余
各药及余下的鸭脚木叶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加入鸭脚木叶粗粉混匀,
干燥,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分装成?00袋,即得。
【性状】 本品为浅灰色(原药材粗粉包装)粗碎末状或深褐色(袋泡装)粉末状
药茶;气香,味甘凉。
  【检查】 泡服用的袋装药茶水分不得超过10%(附录23页 甲苯法)。
泡服用的袋装药茶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5%(附录24页 热浸法)。
  泡服用的袋装茶装量差异限度 取10袋,分别称定每袋重量后,每袋内容物重量与
标示量比较,装量差异限度为±10%,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并不得有1
袋超出装量差异限度一倍。
  其他 应符合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1页)。
  【功能与主治】 消暑散热,行气消食。用于感冒头痛、发热,食滞。
  【用法与用量】 煎服(原药材粗粉包装)或泡服(泡服用袋装药茶)一次1包或
1袋。
  【规格】 原药材粗粉包装每包重9g;泡服用袋装药茶每袋重2.5g。
  【贮藏】 密闭,防潮。




关键字:甘露
上一篇: 石 歧外感茶
下一篇:玉露保肺丸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甘露消毒丸/中成药大全(2)
  • 甘露茶/中成药大全(21)
  • 甘露消渴胶囊/中成药大全(33)
  • 甘露解热口服液/中成药大全(0)
  • 通经甘露丸/中成药大全(2)
  • 甘露膏/膏方(7)
  • 甘露消毒丹/中药方剂(3)
  • 甘露饮子/中药方剂(0)
  • 甘露子/中药图谱(3)
  • 甘露子/中草药汇编(3)
  • 甘露子/中草药大全(9)
  • 甘露消毒丹/传统方剂(10)
  • 甘露饮/传统方剂(5)
  • 桂苓甘露散/传统方剂(9)
  • 五味甘露丸/藏药标准(6)
  • 五味甘露药浴汤散/藏药标准(3)
  • 五味甘露滋补丸/藏药标准(5)
  • 三味甘露散/藏药标准(6)
  • 十一味甘露丸/藏药标准(5)
  • 甘露酥油丸/藏药标准(3)
  • 甘露灵丸/藏药标准(6)
  • 回生甘露丸/藏药标准(21)
  • 聚氧化甘露醇脂肪酸酯/化学品物性数据库(2)
  • 甘露醇;甘露糠醇/化学品物性数据库(8)
  • 甘露醇氮芥/化学品物性数据库(5)
  • 甘露糖/化学品物性数据库(3)
  • D-甘露糖醇/辅料手册(6)
  • 甘露醇/辅料手册(54)
  • 甘露醇注射液/注射液(19)
  • 甘露醇/原料(24)
  • 甘露聚糖肽片/药品说明书(14)
  • 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药品说明书(12)
  • 甘露醇注射液/药品说明书(14)
  • 二溴甘露醇胶囊/药品说明书(12)
  • 甘露醇注射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18)
  • 甘露醇/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甘露消毒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6)
  • 甘露醇/兽药手册(20)
  • 甘露醇注射液/注射液(16)
  • 通经甘露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甘露消毒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甘露解热口服液/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甘露消渴胶囊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
  • 甘露膏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7)
  • 甘露醇/历史药品质量标准(9)
  • 甘露醇注射液/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甘露醇/辅料手册(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