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手册> 浏览文章

鸢尾《本经》【异名】乌园《别录》,乌鸢《纲目》,扁竹《植物名实图考》,蓝蝴蝶《广州植物志》,亦利麻《广西中兽医药植》,扇把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土知母《四川中药志》,冷水丹、蛤蟆跳缺(江西《中草药学》,铁扁担(苏医《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根茎。【植物形态】鸢尾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多节,节间短,浅黄色。叶互生,2列,剑形,长约30~45厘米,宽约2厘米。花青紫色,1~3朵排列成总状花序,花柄基部有一佛焰花苞,覆船状,长4~5厘米;远比花柄为长;花被6,2轮,筒部纤弱,长约3厘米,外轮3片圆形,直径可达5厘米,上面有鸡冠状突起,白色或蓝色,内轮3片较小,常为横形;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的基部,药线形;雌蕊1,子房下位,3室;花柱3分枝,花瓣状。蒴果长椭圆形,有6棱,长3~4厘米。种子多数,圆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10~11月。生于林下、山脚及溪边的潮湿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采集】夏、秋采收。【药材】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节,节上常有分歧,节间部分一端膨大,另一端缩小,膨大部分密生同心环纹,愈近顶端愈密。产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化学成分】叶含维生素C很多。花含恩比宁。根茎含鸢尾黄酮甙、鸢尾黄酮新甙A、B、香荚兰己酮二葡萄糖甙。【性味】辛苦,寒,有毒。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有毒。"③《贵阳民间药草》:"辛,寒,微毒。"【功用主治】消积,破瘀,行水,解毒。治食滞胀满,癥瘕积聚,臌胀,肿毒,痔瘘,跌打损伤。①《本经》:"主破癥瘕积聚,去水,下三虫。"②《别录》:"疗头眩。"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臌胀病。"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疗痔疮及狂犬病。"⑤《中国药植图鉴》:"敷肿毒。"⑥江西《中草药学》:"通便泄热,活血法瘀。"【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研末。外用:捣敷。【宜忌】体虚者慎服。【选方】①治食积饱胀:土知母一钱。研细,用白开水或兑酒吞服。《贵阳民间药草》②治喉症、食积、血积:鸢尾根一至三钱。煎服。(江西《中草药学》③治水道不通:扁竹根(水边生,紫花者为佳)研自然汁一盏服,通即止药。不可便服补药。《普济方》④治跌打损伤:鸢尾根一至三钱。研末或磨汁,冷水送服,故又名"冷水丹"。(江西《中草药学》
关键字:鸢尾
上一篇: 预知子
下一篇:远志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