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手册> 浏览文章

枸橘《纲目》【异名】臭橘《本草图经》,枸棘子《履巉岩本草》,野橙子《纲目》,唐橘《中国树木分类学》,枸橘李、钢橘子《江苏植药志》,枸甏李、野梨子、苦桶子《上海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芸香料植物枸橘的未成熟果实。【植物形态】枸橘,又名:枳《周礼》,铁篱笆《植物名实图考》,铁篱寨、臭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茎枝具粗大腋生的棘刺,刺长3~4厘米,基部扁平;幼枝光滑无毛,青绿色,扁而具棱;老枝浑圆。3出复叶,总叶柄长1~3匣米,具翼;顶生小叶片椭圆形至倒卵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楔形,侧生小叶较小,基部偏斜边缘均有波形锯齿。花生于二年生枝上叶腋,通常先叶开放;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5,白色,长椭圆状倒卵形,长8~10毫米;雄蕊8~10,或多至20枚,离生;子房上位,具短柔毛,6~8室,花柱粗短。柑果圆球形,直径2~4厘米,熟时黄色,芳香。花期4~5月。9~10月果熟。各地多栽培作绿篱。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本植物的根皮(枳根皮)、树皮屑(枳茹)、棘刺(枸橘刺)、叶(枸橘叶)、幼果(枳实)、将成熟的果实(枳壳)、种子(枸橘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采集】8~9月果实未成熟时采摘,日晒夜露,至全部干燥。【药材】干燥果实呈圆球形,直径2~3.5厘米,表面黄色或黄绿色,散有无数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皱纹,密被短柔毛,顶端有显明的柱基痕,基部有短果柄或果柄痕存在,断面果皮厚2~3毫米,黄白色,沿外缘散有黄色油点,中间有6~8果瓤,每瓢内有黄白色长椭圆形的种子数粒。产江苏、浙江、四川、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化学成分】果实含积属甙、橙皮甙、野漆树甙、柚皮甙、新橙皮甙等黄酮类。柚皮甙只存在于果皮,果肉中不含。早年从果实中分出的枸橘甙即是枳属甙,还含生物碱茵芋碱。果皮含挥发油约0.47%,中含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莰烯、γ-松油烯、对-聚伞花素、石竹烯等。【炮制】清水洗净,浸泡,取出,润透,切片,晒干。【性味】辛苦,温。①《本经逢原》:"辛,温,无毒。"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辛苦,温。"【功用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治胸腹胀满,胃痛,疝气,睾丸肿胀,乳房结核,子宫下垂,跌打损伤;解酒毒。①《本经逢原》:"破气散热,解酒毒。"②《纲目拾遗》:"疗子痈及疝气,整个枸橘煅存性,研末,陈酒送服。"③《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④《中国药植图鉴》:"发汗,健胃,祛痰,利尿。治胸腹满痛。"⑤《上海常用中草药》:"利气,健胃,通便。治胃部胀满,消化不良,便秘,子宫脱垂,乳房结核。"【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大剂可用至1两);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涂。【选方】①治胃脘结痛:枸橘,煅末存性,酒服方寸匕,《本经逢原》②治小肠气:枸橘六个,用半斤酒泡服。《南京民间药草》③治内伤诸痛:枸橘,醋浸熬胶,摊贴,贴即痛止,但须久贴,方不复发。《本经逢原》④治妇人血气攻冲:枸棘子不以多少,为细末。每服一钱,浓煎艾醋汤调服,不以时候。《履巉岩本草》⑤治白疹瘙痒遍身者:小枸橘细切,麦麸炒黄,为末。每服二钱,酒浸少时。饮酒。初以枸橘煎汤洗患处。《救急方》⑦下痢脓血后重(同萆解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⑧近年亦用枸橘叶治反胃、呕吐、乳部结核等症。枸橘的果实,洗净、晒干,切成片,可治胃脘胀满,消化不良、便秘、乳部结核和疝气等症。
关键字:枸橘
上一篇: 枸骨叶
下一篇:枸杞子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