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西药 |
作用分类 | 抗感染药物\抗寄生虫药\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
英文名: | Diiodohydroxyquinoline |
汉语拼音 | |
别名: | 双碘羟喹 |
药物组成 | |
性状 | 含碘量达64%,黄棕色,无臭,无味粉末,几乎不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乙醚、丙酮。 |
功效 | |
主治 | 本品用于治疗轻型或无明显症状的阿米巴痢疾,其治愈率约为80%。对急性阿米巴痢疾及较顽固病例宜与依米丁、甲硝唑联合应用,才可达到根治效果。对肠外阿米巴病如肝脓肿均无效。 |
用途 | |
方解 | |
药理作用 | 本品只对阿米巴滋养体有作用,对包囊无杀灭作用。在培养基里需要高浓度方能杀灭溶组织内阿米巴,但治疗量不能达到这种浓度,因此,难以单用直接杀灭阿米巴作用来解释临床实际效果。因本品具有广谱抗微生物作用,其疗效可能与抑制肠内共生性细菌的间接作用有关。阿米巴需与肠内细菌共生,才有利于它的生长、繁殖,而本品抑制了肠内共生细菌,可使肠内阿米巴的生长,繁殖发生障碍。 |
体内过程 | 口服本品仅小部分经肠粘膜吸收,绝大部分直接由粪便排出,在胸腔内可达到较高浓度,而且对感染部位产生较强的抗阿米巴作用。但在组织器官中分布较少,进入血液中的药物大部分以原形自尿排出,一小部分分解释放出碘。 |
剂型 | 片剂 |
规格 | 片剂:0.2g。 |
用法用量 | 成人:每次口服0.4-0.6g,1日3次,连服14-21日。 小儿:每次口服按5-10mg/kg计,用法同成人。 |
不良反应 | 本品在治疗剂量上是较安全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但不常见,一般在治疗第2、3日开始,不需停药,数日后即可自动消失。此外,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大剂量可致肝功能减退等。 |
注意事项 | 1.对碘过敏、甲状腺肿大、严重肝肾疾病患者禁用。 2.重复治疗需间隔15-20日。 3.在治疗期间可使蛋白结合碘的水平增高,能干扰某些甲状腺功能试验。 |
贮藏 | 避光,密闭保存。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