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拼音名】Hēi Hǔ ěr Cǎo
【英文名】al1 grass of black saxifraga
【别名】黑化虎耳草、阿仲茶保。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黑虎耳草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xifraga atrata Engl.
【原形态】黑虎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7-23cm。根茎很短。叶基生;叶柄长1-2cm;叶片卵形或阔卵形,长1.2-2.5cm,宽0.8-1.8cm,先端急尖或稍钝,两面近无毛,边缘具圆齿状锯齿和睫毛。花葶1或数条丛生,疏被白色卷曲柔毛;聚伞花序圆锥状或总状,长3-9cm,具有7-25朵花;花梗被柔毛;萼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或稍渐尖,在花期反曲,3-7脉于先端汇合成1疣点;花瓣白色,卵形至椭圆形,先端钝或微凹,基部狭缩成爪;雄蕊长3-5.9mm,花丝钻形,花药黑紫色;心皮2,大部合生,黑紫色,子房阔卵球形,花柱2。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3800m的高山草甸或石隙。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微苦;寒
【归经】入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主肺热喘咳;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花:味微苦,性寒。有消炎退烧的功能。用于肺炎。
【摘录】《中华本草》
关键字:虎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