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Wō Jù
【别名】莴苣菜(《肘后方》),千金菜(《清异录》),莴笋(《滇南本草》),莴菜(《纲目》),蕂菜(《河北药材》)。
【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叶。春季嫩茎肥大时采收。
【原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光滑无毛,嫩时呈棍棒状,肥大如笋,肉嫩脆味美。如不采收,则逐渐伸长而成花茎,于上部分枝开花。叶基部丛生;长椭圆形、倒卵形或舌状,亦有呈披针形者,全缘或边缘皱折,或有不整齐的齿状缺刻,无恬;茎生叶互生,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有长梗,排列成顶生的圆锥状花丛;总苞圆筒状,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花两性,全部为舌状花,舌片先端5齿裂,黄色;雄蕊5;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卵形,扁平,海面具3条突出的纵棱,先端具喙。种子黑褐色或灰白色。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种子(莴苣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栽培。
【性味】
苦甘,凉。
①《嘉祐本草》:冷,微毒。
②《日用本草》:味苦,寒平。
③《饮膳正要》:苦,冷,无毒。
④《医林纂要》:苦甘,寒。
【归经】
①《本草求真》:入肠、胃。
②《本草撮要》:手少阴经。
【功能主治】
治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
①《本草拾遗》: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
②《日用本草》:利五脏,补筋骨,开膈热,通经脉,去口气,白齿牙,明眼目。
③《滇南本草》:治冷积虫积,痰火凝结,气滞不通。
④《纲目》:通乳汁,利小便,杀虫蛇毒。
⑤《医林纂要》:泻心,去热,解燔炙火毒。
⑥《随息居饮食谱》:利便,析酲,消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注意】
①《本草衍义》:多食昏人眼。
②《滇南本草》:常食目痛,素有目疾者切忌。
【附方】
①治小便不下:莴苣捣成泥,作饼贴脐中。(《海上方》)
②治小便尿血:莴苣,捣敷脐上。(《纲目》)
③治产后无乳:莴苣三枚,研作泥,好酒调开服。(《海上方》)
④治沙虱毒:敷莴苣莱汁。(《肘后方》)
⑥治蚰蜒入耳:莴苣叶一分(干者),雄黄一分。捣罗为末,用面糊和丸,如皂荚子大。以生曲少许,化破一丸,倾在耳中,其虫自出。(《圣惠方》)
⑥治百虫入耳:莴苣捣汁,滴入自出。(《圣济总录》)。
【备注】通常食用的莴苣,在品种方面有白莴笋、花叶莴笋、尖叶莴笋、紫叶莴笋等,大抵均因形色而有所分别。其中白莴笋的叶淡绿色,茎皮淡绿白色。殆即古代所称的白苣,参见白苣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关键字:莴苣
上一篇: 翁波
下一篇:莴苣子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