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华本草> 浏览文章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日华子本草》:梓树皮有数股,惟楸梓佳,余皆不堪。

2.《本草图经》:梓,今近道皆有之。《尔雅》云,椅、梓。郭理注云点口揪也。《诗·墉风》云,椅、桐、梓、漆。陆玑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曰椅,大同而小别也。又一种鼠梓,一名核,亦楸之属也,江东人谓之虎梓。《诗·小雅》云,北山有坡。陆玑云,其枝叶木理如楸,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苦楸是也。鼠李一名

【拼音名】Zǐ Bái Pí

【英文名】Root-bark of Ovate Catalpa

【别名】梓皮、梓木白皮、梓树皮、梓根白皮、土杜促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的韧皮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ouata G. Don[C.kaempferi Sieb.et Zucc.; C.henryi Dod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

【原形态】梓 乔木,高达15m。树冠伞形,主干通直,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常带紫色,具稀疏柔毛。叶对生或近于对生,有时轮生;叶柄长6-18cm;叶片阔卵形,长宽近相等,长约2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常3浅裂,两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无毛,侧脉4-6对,基部掌状脉5-7条。顶生圆锥花序,花序梗微被疏毛,长12-28cm;花萼2唇开裂,长6-8mm,绿色或紫色;花冠钟状,淡黄色,内面具2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点,长约2.5cm,直径约2cm;能育雄蕊2,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形,柱头2裂。蒴果线形,下垂,长20-30cm,粗5-7mm。种子条椭圆形,长6-8mm,两端具有平展的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河谷,湿润土壤,多栽培于村庄附近及公路两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

【栽培】生物学特征 适应性较强,喜温暖,也能耐寒。土壤以深厚、湿润、肥沃的夹沙土较好。可利用边角隙地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3-4月在整好的地上作1.3m宽的畦,在畦上开横沟,沟距33cm,深约7cm,插幅约10cm,施人畜粪水,把种子混合于草木灰内,每1hm2用种子15kg左右,匀撒沟里,上盖草木灰或细土1层,并盖草,至发芽时揭去。培育1年即可移栽。在冬季落叶后至早春发芽前挖起幼苗,将根部稍加修剪,在选好的地上,按行、株距各约2。3m开穴,每穴栽植1株,盖土压紧,浇水。

田间管理 种子发芽后,要注意扯草,苗高7-10cm时匀苗,每隔7-10cm,有苗1株,并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在6-7月再行中除1次。第2年春季中除、追肥1次。移栽后的3-5年内,拇年都要松穴除草3次,在春、夏、冬季进行。并自第3年起每年冬季要适当剪去侧枝,培育主干,以利生长。在封林以后,即可不加管理。

【性状】性状鉴别 根皮呈块片状、卷曲状,大小不等,长约20-30cm,直径2-3cm,厚3-5mm。外表面栓皮易脱落,棕褐色,皱缩,有小支根痕;内表面黄白色,平滑细致,具细网状纹理。折断面不平整,纤维性,撕之不易成薄片。气微,味淡。

以皮块大、厚实、内面色黄者为佳。

【化学成份】梓茎皮含羽扇豆醇(lupeol),三十烷酸(2-对-羟苯基乙基)酯[2-(4-hydroxyphe-nyl)ethyl triaconta-noate],9-甲氧基-α-拉杷醌(9-methoxy-α-lapachone),阿魏酸(ferulic acid),6-阿魏酰梓醇(6-feruloyl catalpol),梓果甙(catalposide),6-阿魏酰基蔗糖(6-feruloyl sucrose)[1],梓果甙(catalposide),6-阿魏酰基蔗糖(6-feruloyl sucrose)[1],α-拉杷醌(α-lapachone),9-羟基-α-拉杷酯(9-hydroxy-α-lapachone)[2],对0香豆酸(p-coumaric acid)[3]。

根皮含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 acid)和谷甾醇(sitosterol)[3]。

【药理作用】梓实水溶性提取物及果皮、种子提取物,对小白鼠、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并使电解质的排出增加。从梓实中提出有利尿作用的甙。在大鼠利尿实验中,脱-对-羟基苯甲酰梓甙的作用强于梓甙,前者主要表现为钠利尿,后者为氯利尿。大白鼠尿酸性者,二种甙的利民作用减弱,尿碱性者利尿作用增强,两种甙对双侧肾上腺切除的大鼠均表现钠利尿。对大鼠碳酸酚酶无抑制作用,对循环系统几无影响,毒性弱,其利尿作用乃由于对肾小管的影响所致。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归胆;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降逆止吐;杀虫止痒。主湿热黄疸;胃逆呕吐;疮疥;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浴。

【附方】①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杏仁四十个(去皮、尖),亦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剖),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②治伤寒及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大,始得一日: 生梓木削去黑皮,细切里白一升,以水二升五合煎,去滓,一服八合,三服。(《补缺肘后方》)③治肾脏炎浮肿: 梓根白皮、梓实、玉蜀黍须。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梓皮,能利太阳、阳明经湿热,仲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之,其治温病复伤寒饮,变为胃YE者,煮汁饮之,取其引寒饮湿邪下泄也。

2.《本经》:主热,去三虫。

3.《别录》:疗目中疾。主吐逆胃反,去三虫,小儿热疮,身头热烦,蚀疮,汤浴之,并封薄、散敷。

4.《日华子本草》:煎汤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

5.《纲目》:治温病复感寒邪,变为胃YE,煮汁饮之。

关键字:白皮
上一篇: 子楝树叶
下一篇:梓菌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桑白皮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23)
  • 桑白皮/经典中药(4)
  • 葶苈子桑白皮治心力衰竭/偏方秘方(5)
  • 桑白皮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饮片炮制(4)
  • 桑根白皮膏/膏方(4)
  • 桑白皮煎/膏方(4)
  • 槐白皮酒/药酒大全(9)
  • 槐酒/药酒大全(4)
  • 桑萸酒/药酒大全(5)
  • 九仙散/中药方剂(3)
  • 梧桐白皮/中药图谱(13)
  • 桑白皮/中药图谱(7)
  • 樗白皮/中药图谱(8)
  • 柘木白皮/中华本草(6)
  • 榆白皮/中华本草(6)
  • 梧桐白皮/中华本草(6)
  • 桃茎白皮/中华本草(3)
  • 水杨木白皮/中华本草(7)
  • 桑白皮/中华本草(10)
  • 枇杷木白皮/中华本草(7)
  • 柳白皮/中华本草(8)
  • 槐白皮/中华本草(7)
  • 椿白皮/中华本草(6)
  • 楮树白皮/中华本草(5)
  • 樗白皮/中华本草(6)
  • 柏根白皮/中华本草(7)
  • 白皮柯/中华本草(5)
  • 白皮/中华本草(6)
  • 白皮柯/中草药汇编(5)
  • 白皮/中草药汇编(5)
  • 柘木白皮/中草药大全(16)
  • 梓白皮/中草药大全(15)
  • 盐麸树白皮/中草药大全(3)
  • 盐麸根白皮/中草药大全(4)
  • 榆白皮/中草药大全(7)
  • 梧桐白皮/中草药大全(5)
  • 桃茎白皮/中草药大全(8)
  • 水杨木白皮/中草药大全(5)
  • 桑白皮/中草药大全(13)
  • 楤木白皮/中草药大全(7)
  • 枇杷木白皮/中草药大全(10)
  • 柳白皮/中草药大全(7)
  • 槐白皮/中草药大全(9)
  • 如神茶/药茶(16)
  • 细紫茶/药茶(13)
  • 辛白茶/药茶(8)
  • 泽泻桑茶/药茶(6)
  • 木通利水茶/药茶(5)
  • 木通通痹茶/药茶(7)
  • 紫桑茶/药茶(10)
  • 白前桑皮茶/药茶(6)
  • 款冬贝茶/药茶(6)
  • 白果夏茶/药茶(5)
  • 泻白散/传统方剂(44)
  • 楮树白皮/中草药大全(5)
  • 椿白皮/中草药大全(6)
  • 樗白皮/中草药大全(10)
  • 白皮柯/中草药大全(7)
  • 白皮/中草药大全(7)
  • 柏根白皮/中草药大全(6)
  • 清宁散/传统方剂(13)
  • 桑白皮汤/传统方剂(8)
  • 清肺饮/传统方剂(11)
  • 五皮散/传统方剂(10)
  • 九仙散/传统方剂(9)
  • 养金汤/传统方剂(5)
  • 泻白散/传统方剂(11)
  • 桑白皮/中草药大全(25)
  • 槐白皮/中草药大全(12)
  • 桑白皮/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桑白皮/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4)
  • 柘木白皮/中药手册(12)
  • 白皮/中药手册(12)
  • 柳白皮/中药手册(13)
  • 柏根白皮/中药手册(12)
  • 桃茎白皮/中药手册(19)
  • 盐麸根白皮/中药手册(18)
  • 盐麸树白皮/中药手册(25)
  • 桑白皮/中药手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