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百草,虑羲九针。郭玉诊手,文挚见心。王遂炼石,安期置金。禹见犹浅,信识未深。淳于事杨,长桑授鹊。竘医肿背,仰愈软脚。史脱治疸,赵泉疗疟。陈不读书,范曾卖药。凤纲不老,能嗣延年。方庆百中,胤宗十全。嗣明十方,道恭三千。承祖时称,徐敏代传……
这些文字妙语珠连、妙趣横生、内容丰富,它们来自一本医史著作,名为《历代名医蒙求》,作者为周守忠。周守忠是南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字榕庵(亦作松庵),号梥庵。他博览群书,集前代医家医事,编为韵语200句,记载人物202人,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撰成《历代名医蒙求》。
《历代名医蒙求》是周守忠博览群书,从诸医杂说中收集大量资料编撰而成的医史著作。《历代名医蒙求》分上、下2卷,上自三皇、下迄宋代,记录了202位医家的医事活动。开篇为钱塘苏霖所作《历代名医蒙求序》,后为四字韵文所构成的《总目》,正文是以四字韵文为题的医史杂说记载,之后为作者《自序》,最后附《历代名医蒙求释音》1卷。
《历代名医蒙求》是现存较早的医史著作,保存了大量南宋以前的医史资料。《历代名医蒙求》共采用文献61种,其中《名医录》29条,《史记》14条,《夷坚志》10条,《旧唐书》9条,《神仙传》7条,《列仙传》《朝野佥载》各6条,《玉堂闲话》《南齐书》《宋书》各5条,《历代名医大传》《稽神录》《北史》《北梦琐言》《北齐书》各4条,《晋中兴书》《后汉书》《唐国史补》《备急千金要方》各3条,《汉书》《帝王世纪》《太平广记》《列子》《谈薮》《谭宾录》《伤寒杂病论》等11种文献各2条,《春秋左氏传》《尸子》《何首乌传》《续仙传》《搜神后记》等23种文献各1条。这些文献一些已亡佚或已残缺不全,全依赖《历代名医蒙求》得以保存部分资料,难能可贵。
《历代名医蒙求》广收博览、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历代医学名家和医学著作的相关史料
一是记载了部分名医的生平、籍贯、事迹等,如郭玉诊手内容出自范晔《后汉书》,记载了郭玉的籍贯和汉和帝考试郭玉,让他通过诊脉辨别男女的史料。
二是记载了医家的师承关系,便于读者了解医学发展的源流。如淳于事杨等记载了汉初名医淳于意先从公孙光学医,后从杨庆继续学习。淳于意先后收王禹、冯信、宋邑、杜信、高期及唐安等为徒,并传授诊脉、针灸、汤剂等诊病治疗之法。
三是记载了南宋以前的一些医学著作和它们的作者,如王方庆、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等撰《随身左右百发百中备急方》10卷、姚僧垣撰《集验方》20卷、张文仲撰《疗风气诸方》等。
四是记载了一些名医由医入仕方面的内容,如羊欣官至中散大夫、义兴太守;徐謇官至中散大夫,他的儿子徐雄官至员外散骑侍郎;梁新官至尚药奉等。
●一些医案、医家论述和诊断治疗技术
一是记载了一些经典医案,如王枢相患腹中懑牵急,不食多倦,老医生郝允认为是脾经有湿邪胜于中,焦滞气郁塞故也,治疗方法是用一瓢以苦酒炒灰置其中熨之腹脐,下泄数次后患者痊愈。郝允随后讲解了这样治疗的缘由。
二是记载了一些经典的诊断案例,如医和辨蛊缓知膏肓高俞论脉显识孕男周广观色等。
三是记载了一些经典的药物治疗案例,如梁新姜汁赵鄂梨浆太丞半夏翰林橘皮孙使醋泥等。
四是记载了一些典型治疗案例,如张苗用桃叶熏蒸发汗,许胤宗烧汤熏治柳太后感风证等。
五是记载了一些民间医生的治病绝技,如草泽医笔头蘸药、银匠泻药下金戒、喉中取钓钩等。
六是记载了一些针灸和养生案例,如安常针儿鸣鹤刺血等。
七是记载了一些经典医家论述,如刘从周对赤痢、白痢的论述,张文仲对风疾的论述等。
●一些医德故事和关于学医目的的故事
一是有医德的医生的故事,如后周显德年间京城的医生沈道恭认为,医生不应该因为贪求厚赂而不顾患者性命,妄下诊断;二是没有医德的医生的故事,如西晋太医令程据因为医术被晋武帝宠幸,但他却因为和皇后贾南凤的不正当男女关系,用巴豆杏子丸害死了太子,最后他也被杀。书中还讲述了一些人学医的目的,如高阳人许智藏因为母亲有病,为了尽孝学医。他说: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也谓孝乎?从此,家人世代学医。
●一些杏林传说及与医药有关的鬼怪故事
《历代名医蒙求》记载一些广为流传的医林传说,如神农百草记载了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的故事;虑羲九针出自《帝王世纪》,记载了伏羲创立六气、六府、五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等中医基础理论概念,并且尝味百药,制作九针为民疗疾的故事。这些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草创时期的基本情况。君异栽杏出自葛洪的《神仙传》,记载了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在杏林为人治病,不收取医疗费用,并且用杏换取粮食,救济灾民的故事,反映出董奉等杏林中人的高尚医德。
《历代名医蒙求》还收载了一部分关于医药的鬼怪故事,大致可分为神佛医病、鬼怪致病、巫医治病3类。这一方面说明当时的医药水平还不能解释和治疗所有疾病,于是人们对疾病产生了歪曲的、不可学的认识,并且在当时还有一定的市场;另一方面说明在当时的一定范围内,巫医还很盛行,还存在一些巫医不分的情况。这些内容作为医史是不严谨和不可学的,但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将其作为《聊斋志异》一类的小说看待,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并且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的医疗活动情况。
周守忠将医家事迹编成四字韵文,作为提领引文的题目,妙语珠连,妙趣横生,便于读者阅读及记忆。作为医学史的早期著作,虽然该书还存在医家所处年代时间散乱、事迹散乱,存在鬼怪不可信内容等问题,但瑕不掩瑜。对于了解宋以前医事活动,《历代名医蒙求》仍不失为一本较好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