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李时珍释其名日:其色黄如细沙也。谓之海者,神异之也。故名海金沙。
【药材历史考证】海金沙一药的始载本草《嘉祐本草》曰:出黔中郡,七月收采。生作小株,才高一二尺。收时全科于日中暴之,令小干,纸衬,以杖击之,有细沙落纸上,旋收之。且暴且击,以沙尽为度。《本草图经》曰:海金沙生黔中山谷,湖南亦有。初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收得,日中暴令干,以纸衬,击取其沙落纸上,旋暴旋击,沙尽乃止。李时珍曰:江浙、湖湘、川陕皆有之,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高尺许。其叶细如园荽叶而薄,背面皆青,上多皱文。皱处有沙子,状如蒲黄粉,黄赤色。不开花,细根坚强。其沙及草皆可入药。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海金沙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攀援草本。茎细弱,长达4米。地下茎细而匍匐,被细柔毛。叶为1~2回羽状复叶,纸质,两面均被细柔毛;能育羽片卵状三角形,长12~20厘米,宽10~16厘米,小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不规则分裂,上部小叶无柄,羽状或戟形,在下部的有柄,长约1厘米。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通常与能育的羽片相似,但有的为1回羽状复叶,小叶阔线形或基部分裂成不规则的小片。孢子囊生于能育羽片的背面,在2回小叶的齿及裂片顶端成穗状排列,长2~4毫米;孢子囊盖鳞片状,卵形,每盖下生一横卵形的孢子囊,环带侧生,聚集一处。孢子囊多在夏秋两季产生,9~11月成熟。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置培养皿中稍加振摇不易滑动。气微,味淡。
【火试】取本品少量,撒于火上,易燃烧而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及明亮的闪光,无灰渣残留。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粉末棕黄色。孢子为四面体,三角状圆锥形,顶面观三面锥形,可见三叉状裂隙,侧面观类三角形,底面观类圆形,直径60~85微米,外壁表面呈类圆形或多角形的瘤状纹饰。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缘、灌丛、草地及溪谷边。多攀援他物而生长。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及陕西、甘肃南部。主产于广东、浙江等地。
【采集加工】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饮片炮制】筛选干净,除去杂质。
【性能功用】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内服:6~15克,水煎服。
【附注】1.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2.海金沙的常见混淆品为石松子。石松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孢子。其植物形态、产地详见伸筋草一药条下。其药材性状鉴别特征:呈粉末状,微细而疏松,淡黄色,质轻,手捻之有光滑感,无吸湿性。置于手掌中即由指缝滑落;置于培养皿中稍加振摇,即易滑动。无臭无味。撒入水中则浮悬于水面,煮沸后下沉,能浮在氯仿表面;但在松节油及无水乙醇中则下沉;置于火中易燃烧而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及明亮的闪光,有灰渣残留。其药材显微鉴别特征:孢子外壁表面呈多角形的网状纹饰。本品可用于治疗小儿湿疹。但与海金沙功效不同,不应混用。
以上二种药材检索表:
1.置于培养皿中稍加振摇不易滑动。置于火中易燃烧,无灰渣残留。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外壁表面呈类圆形或多角形的瘤状纹饰…………………………海金沙
1.置于培养皿中稍加振摇即易滑动。置于火中易燃烧,有灰渣残留。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外壁表面呈多角形的网状纹饰…………………………石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