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Callosciurus flavimanus
英文名:Red-bellied Tree Squirrel
类属:啮齿目、松鼠科
栖息地:海拔2500米以下森林至平地
食物:种子、果实、嫩芽、花
重量:45克
头身长:20厘米,尾长7.6-25.4厘米
仔数:3-4只
分布:东南亚,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
价值: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体背为灰褐,色腹部为红粟色。赤腹松鼠为台湾最常见之松鼠,俗名蓬鼠。在本省发现过四种,其亚种名很难确定。体背面深褐色,腹面栗赤色,是四亚种的共同特征。细分的话,有的腹面为一致的深赤栗色,有的腹面中央有一杂色纵带,有的腹面中央有一灰褐色纵带,是确认亚种的根据之一。
赤腹松鼠的体长在20厘米左右,重量多半在500公克以下,全身仅头、胸、腹部和四肢为短毛,其馀均为长毛,尤其尾毛极为膨大,故俗称为「膨鼠」。一般说来,赤腹松鼠除了腹面为红色毛以外,其馀概为橄榄褐色。不过它的体色变异极多,有时尚可发现白化个体,即使是身上具有灰白圈、块斑或条斑者也不乏见,所以昔日的学者就常因此而将之误分类为好几种。
外形与松鼠很相似,是一种中型树栖松鼠。体长变化比较发达,体长190-250毫米。尾长近似体长。前足掌裸,有掌垫2,指垫4;后足踵被毛,跖裸,2跖垫,5指垫第三趾短于第四趾。
背毛自吻端到尾基部呈青黄色。毛基及中段为灰黑色,毛尖黑黄色间杂为环状。腹毛自颈下面到尾基部及四肢内侧均呈赭色。体侧和四肢外侧面颊部如体背色,四足背面趋向黑色。下颌毛青灰。眼眶四周稍黄,耳廓黄,不具丛毛。尾毛如身背色,仅尾尖部分为黄黑相间的环状。
头颅膨大。眶间宽与眶上突后的脑颅宽相近。脑颅及枕骨均突出。颧骨平直。听泡凸出。
门齿扁窄。臼齿的咀嚼面接近原型。下臼齿的咀嚼面无复杂的细纹。
主要栖息地:
于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森林中。喜欢在各种果树如栗、桃、李及其他高大的乔木树上活动,有时出现在山崖、矮树丛或杂草地带,在居民住宅附近也有活动。
洞巢多筑在乔木枝叉或居民房屋檐上及天花板里,也利用山崖石缝内营巢。
食性:
赤腹松鼠的食性往往随栖息地食源情况而有改变。在云南地区主要以热带雨林中的各种果实为食,如榕树、蜜心果、山姜子、山荔枝、野芭蕉等,在福建地区又食松果、栗子、榛子等坚果,在果树地区也常觅见成熟的桃、李、山梨、龙眼、荔枝、枇杷等,也食昆虫、鸟卵及雏鸟。在居民点侵入农田盗食作物。杂食性,主要以嫩叶、核果等为食。有剥树皮、破坏森林之行为。在秋天常将核果集中储存,以渡隆冬。
活动习性:
一般多在黄昏活动,中午活动较少。雨后天晴最为活跃。大都单只出现,除了生殖及哺育季外。日间活动于树上,以清晨及黄昏为高峰时间,午间在草丛间活动。松鼠在树上爬上爬下的速度快于地面上。除生活在原始林区外,在岩石、乔木也可发现松鼠,多为陆生、半水生。
松鼠是在白天活动的动物,每日天亮它们便外出觅食,一般都是吃种子、果实、嫩芽、花朵,但是在松鼠巢之下方,也曾发现过许多甲虫的外壳,或许它们偶尔也会捕食飞近身边的昆虫。每日正午时分,赤腹松鼠的活动会暂时停止,直到午后才逐渐外出,于黄昏时达到最高峰,日没之后松鼠回巢睡眠,在中海拔的森林里,则由飞鼠来取代晚间的活动了。
在竹林与乔木竹林的混交林中,大都在树上活动,动作迅速,跳跃距离4-5尺,有一定的活动路线。
分布从平地至三千公尺均可见。生活于林木区,白天活动,但集中于清晨或黄昏时刻。喜筑巢于阔叶树上,有固定的生活领域。
这是台湾最常见的松鼠,从平地一直到海拔2500米的森林都看得到,它们的栖息地种类十分广泛,也很能适应人类破坏后的环境,不论在果园、竹林、润叶林、针叶林里,它们都可以适应得很好,几乎是在树上生活的哺乳动物当中最为优势的一种。日据时代赤腹松鼠曾经被带到日本的动物园中供人观赏,自从关东大地震,赤腹松鼠逃出园外以后,不数年已成为当地一种族群庞大的归化动物,赤腹松鼠适应力之强,由此可以想见一斑。
赤腹松鼠全年均能生殖,但以12月和5月为高峰,此时雄的赤腹松鼠会栖坐树上,昂头引吭高吼,发出向亮、单调而持续的叫声,一方面吸引雌性注意,另一方面则藉以划分领域。台湾的松鼠一般都自行营巢,很少利用现成的树洞做窝(或许是林木砍伐过度,缺乏高龄的大树可提供窝巢),松鼠的窝直径大约在40一60公分间,为椭圆形,多数位于大树上,有时亦做在竹林里,外围以竹枝枯叶框成,层层内包,最后心部有一团直径约15公分的育雏室,这是由咬成丝带状的乾树皮、山棕或嫩叶片铺成。观察赤腹松鼠所做的巢,不由得令人佩服它们的聪明,在其营巢的地方,多半会将枝叶的心部嫩芽咬掉,使得枝叶过度分枝,长得十分茂密,而将巢穴隐匿起来。松鼠一胎大约生3一4只,算是十分产的小动物。
由于台湾中海拔的原始阔叶林,长期以来遭受大量砍伐,伐木之后又采取农场化的造林,均以单一的树种为主(例如柳杉)。失去天然栖息地的赤腹松鼠,由于极能适应人类干扰后的环境,同时又能随即改变食性,所以在缺乏天敌及其他动物的相互抑制下,使得赤腹松鼠在很多人工林内危害,造成林业上大量损失。例如将柳杉的顶芽咬断,使其停止成长,或是撕咬树皮或环状剥皮,使植株上层枯竭而死。虽然政府年年动用亿万钜资,施以各种毒杀、奖励捕捉的方式,仍然无法控制赤腹松鼠的危害。在各种原产哺乳动物都已亮起生存红灯的今日,唯独赤腹松鼠即因适应力特犟,而成为林业上束手无策的大害。由此可知,生态环境的维护是一件全面性的要务,任何未经周密评估便率尔改变大自然原貌的行为,都将对自然生态产生极其深远而复杂的影响。赤腹松鼠被迫而改变食性所造成的后果,应可视为自然界对贪婪无度的人类显示的严重警告。
【药 名】:赤腹松鼠
【拉丁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Pallas )
【英文名】:Sciurus;Squirrel
【别 名】:红腹松鼠、松鼠(《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 源】: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的全体。
【功 效】:调经养血。
【主 治】:用于病后体弱、经血不调、量少、色淡及行经腹痛等症。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5一10克,研粉冲服。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四季捕捉,全体入药,黑烧或焙干研末。
【生态环境】:栖居于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稀树灌丛或果园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动植物形态】:赤腹松鼠,中等大小树栖松鼠,体长19-25cm,体重280-420g。体侧无皮膜。吻短。耳小而圆。颈粗壮。前足常裸露,后足5趾具全,后足踵部被毛。爪锐利呈钩状,尾略短于体长或略相等。背部及四肢外侧为橄榄黄杂有黑毛。颈部为淡灰色。胸腹部及四肢内侧均为锈红色或棕红色。尾背部背色,后半部毛较长,黄黑相间,形成不明显的半环状。耳郭发黄,无簇毛。眼及面颏部色浅灰。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理气调经的功效。主治肺结核、月经不调等症。
【出处】:《中华本草》
【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去内脏的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