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调羹树
Tiáo Gēnɡ Shù
调羹树
别名:痄腮树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主腮腺炎;皮炎
英文名:?
始载于《云南植物志》毒性小毒归经?药性凉药味淡、涩

调羹树,为山龙眼科乔木植物,高15-20米。幼枝、叶被紧贴锈色绒毛。果椭圆状或卵状椭圆形,外果皮黄绿色。分布于海南等地。植物的根皮或叶可供药用,根皮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季采叶,洗净,鲜用或晒干。《新华本草纲要》:根皮、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腮腺炎等症。以外用为主。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生态环境
  3. 地理分布
  4. 应用价值
    1. 药用价值
    2. 其他用途

形态特征

乔木,叶二形,革质,全缘叶长圆形,长10-25厘米,宽5-7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侧脉够叶下面隆起,网脉明显;叶下面沿脉序被绒毛,毛后渐脱落;叶柄长4-5厘米;分裂叶轮廓近椭圆形,长20-60厘米,宽20-40厘米,通常具2-8对羽状深裂片,有时为3裂叶,叶柄长4-8厘米。花序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雄花序长7-12厘米,被毛;雄花:花梗长1-2毫米或几无;苞片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被管长8-12毫米,淡黄色,被疏毛;花药长约2毫米;腺体4枚;不育子房不膨大,花柱顶部不增粗。雌花序长2-5厘米,被毛;雌花:花梗长约3毫米;花被管长约10毫米,被疏毛;不育花药长约1.5毫米;腺体4枚;子房卵状,花柱顶部增粗,柱头面偏于一侧。果椭圆状或卵状椭圆形,两侧稍扁,长7-9厘米,直径5-6厘米,外果皮革质,黄绿色,厚约1毫米,中果皮肉质,厚2-4毫米,干后残留密生的软纤维,紧附于内果皮,内果皮木质,厚3-4毫米。花期5-7月,果期11-12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50-750米的山地、山谷、溪畔热带湿润阔叶林中。  

地理分布

分布于海南中部和南部。 海南黎族村庄附近常有种植,广州市亦有栽种。  

应用价值

药用价值

【药名】调羹树

【药材基原】为山龙眼科植物调羹树Heliciopsis lobata (Merr.) Sleum.的根皮、叶。

【性味归经】味淡、涩,性凉,有小毒。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主治腮腺炎;皮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干品研粉,醋调涂。  

其他用途

木材细致,心材红色,适宜做家具等;种子煮熟,并经漂浸后,可食用。

关键字:调羹
上一篇: 钓樟枝叶
下一篇:迭裂黄堇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