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虾须草
Xiā Xū Cǎo
虾须草
别名:绿绿草、沙小菊、草麻黄
功效作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疮疡肿毒;水肿;风热头痛
英文名:Herb of Dwarf Sheareria
始载于《贵州草药》毒性?归经?药性平药味苦

《全国中草药汇编》:虾须草

【拼音名】 Xiā Xū Cǎo

【别名】 绿绿草、沙小菊

【来源】 菊科虾须草Sheareria nana S. Moor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云南、贵州。

【性味】 苦,平。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疏风。

水肿:全草2两,煎水服。

无名肿毒:虾须草、野菊花枝叶1两,煎水服,1日3次;另取药渣捣烂,敷患处。

发热头痛:全草5钱,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虾须草

【出处】 《贵州草药》

【拼音名】 Xiā Xū Cǎo

【别名】 绿绿草、草麻黄

【来源】 为菊科植物虾须草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40厘米,中部以下分枝。叶互生,稀疏,线形,长1~3厘米,宽2~3毫米,先端尖,基部狭,全缘,无柄。头状花序小,顶生;花少数;总苞钟形,苞片2层,外层苞片广卵形,内层苞片稍大;舌状花3~4朵,白色,雌性;管状花2~3朵,两性。瘦果长椭圆形。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草坡、路旁或田边。分布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

【性味】 苦,平。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疏风。

【附方】 ①治水肿:绿绿草二两。煨水服。

②治无名肿毒:绿绿草、野菊花枝叶各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另取药渣捣绒,敷患处。

③治风热头痛:绿绿草五钱。煨水服。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虾须草

【出处】 出自《贵州草药》

【拼音名】 Xiā Xū Cǎo

【英文名】 Herb of Dwarf Sheareria

【别名】 绿绿草、草麻黄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虾须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heareria nana S. Moor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镁用或晒干。

【原形态】 是须草 一年生草本,高15-40cm。茎直立,自下产起分枝,下部径2-3mm,绿色或稍带紫色,有纵棱,无毛或稍被软柔毛。叶稀疏,无柄;叶片线形或倒披针形,长1-3cm,宽1-4mm,先端尖,全缘,中脉明显,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上部起;上部叶小,鳞片状。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2-4mm,有长3-5mm的花序梗;总苞片2层,4-5个,宽卵形,长约2mm,稍被细毛,外层较内层小;花托平,无毛片;花少数;雌花舌状,白以或有时淡红色;舌片宽卵状长圆形,长约1.5mm,宽约1mm,近全缘或先具5钝齿;两性花筒状,先端有5齿裂;花药长椭圆形,先端的三角形附片。瘦果,长椭圆形,长3.5-4mm,褐色,具3条翅棱,翅缘有细齿,无冠毛。花、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田边、湖边草地或河边草地与沙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性平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疮疡肿毒;水肿;风热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 ①治水肿:绿绿草二两。煨水服。②治无名肿毒:绿绿草、野菊花枝叶各一两。煨水服,一日三次;另取药渣捣绒,敷患处。③治风热头痛:绿绿草五钱。煨水服。

【摘录】 《中华本草》

关键字:
上一篇:
下一篇:狭叶鸦葱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