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旋花
Xuán Huā
旋花
别名:狗狗秧、打碗花、筋根花、蚊子花、鼓子花、篱天剑、打破碗花
功效作用:益气;养颜;涩精。主面皯;遗精;遗尿
英文名:flower of Hedge Glorybind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毒性无毒归经肺经、肾经药性温药味甘

种中文名:旋花

中文
别名:篱打碗,篱打碗花 ,篱天剑,喇叭花,打碗花,打破碗花

学名/拉丁名:Convolvulaceae.sepium (L.) R.Br.

科属分类:旋花科Convolvulaceae,打碗花属 Calystegia R. Br.

本属其他常见植物:

打碗花(C. hederacea Wall. ex Roxb.),一年生草本,叶顶端钝尖,粉红色,花冠长2~2.5cm;全国广布,习见杂草,全草入药。

藤长苗 (脱毛天剑 )Calystegia pellita

性状描述:

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缠绕,有棱,多分枝。叶柄较叶片略短,长3-5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长4-8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箭形或戟形,耳形。花单生叶腋.花梗长,有棱.小苞片宽卵状心形,长2-2.5厘米,有浅裂片或全缘呈先端钝尖.萼片卵圆状披针形,先端尖.花冠漏斗形,粉红色或白色,长4-6厘米,有不明显的5浅裂:雄蕊花丝基部有小鳞毛,子房2室,柱头2裂。蒴果球形,无毛.种子卵状三棱形,无毛。花期 5-7月,果期7-8月。

产地: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四川、贵州等省区。朝鲜、日本、俄罗斯也产.  

中药旋花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Bkmiy.jpg

【拼音名】 Xuán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Hedge Glorybind

【别名】筋根花、鼓子花、篱天剑、打碗花、打破碗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花朵。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ystegia sepium (L.) R. Br.[Con-volvulus sepium L.]

采收和储藏:6-7月开花时采收,晾士。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不被毛。茎缠绕,有细棱。叶形多变,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长4-10cm,宽2-6cm,先端渐尖锐尖,基戟形或心形,全缘或基部稍伸展为具2-3个大齿缺的裂片。花单生叶腋;花梗长达10cm,有细棱或有时个狭翅;苞片2,宽卵形,先端锐尖;萼片5,卵形;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时淡红色或紫色,漏斗状,冠檐微裂,雄蕊5,花丝基部扩大,被小鳞毛;子房无毛,柱头2裂。蒴果卵形,长约1cm为增大的宿存苞片和萼片所包被。种子黑褐色,长约4mm,表面有小疣。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2600m的路旁、溪边草丛,农田边及山坡林缘。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状】古代《本草》所载的旋花,除指上种外,尚包括同属植物打碗花C. Hederacea Wall.。参见面根藤条。

【化学成份】参见狗狗秧条。

【性味】甘;温;性寒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益气;养颜;涩精。主面皯;遗精;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剂。

【附方】秘精益髓:五色龙骨五两,覆盆子五两,莲花蕊四两(未开者,阴干),鼓子花三两,鸡头子仁一百个,井为未,以金樱子二百枚(去皮),木臼捣烂,水七升,煎浓汁一升,去滓和药,杵二千下,丸梧子大,每空心温盐酒下三十丸。忌葵菜。(《瑞竹堂经验方》太乙金锁丹)

【各家论述】《本经》:主益气,去面黑色。

【摘录】《中华本草》

一天,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李时珍上前询问,马夫告诉说:“我们赶车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就能舒筋活血”。这药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写道:旋花有“益气续筋”之用。  

中国古建筑彩画之旋花


Bkmiz.jpg

旋花,在中国古建筑中是构成旋子彩画的主要图案,在藻头内用旋涡状的几何图形构成一组圆形的花纹图案。

中国古建筑彩画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三大类,即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及苏式彩画。坛庙、寺院多用旋子彩画,宫殿建筑多用和玺彩画,苏式彩画则用于一般园林住宅建筑。

旋子彩画经考查来自旋花变形图案。旋花,植物名、旋花科、多年生蔓草,茎细长,缠络他物之上,叶互生、戟形、有长柄,夏天开漏斗状合瓣花,色淡红,又名鼓子草。汉《神农本草图经》上有“鼓子革,又称旋子花”之说。可见旋子花的名称来历颇早。这种旋花纹状,以图案形式应用在器物的装饰上,早在汉代出土的瓦当上就发现了。据现存实物考查,宋辽时期旋花变形图案就已使用在建筑彩绘上。如辽统和二年(公元984)重建的蓟县独乐寺的梁枋上就出现了椭圆形旋花图案。北宋时期,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一书中,第十四卷彩画部分也有一些旋花图案。


Bkmj0.jpg

旋子彩画俗称“学子”、“蜈蚣圈”,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图案,即所谓旋子、旋花。旋子彩画最早出现于元代,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进一步程式化,是明清官式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彩画类型。

旋子彩画在每个构件上的画面均划分为枋心、藻头和箍头三段。这种构图方式早在五代时虎丘云岩寺塔的阑额彩画中就已存在,宋《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中“角叶”的做法更进一步促成了明清彩画三段式构图的产生。

明代旋子彩画受宋代影响较为直接,构图和旋花纹样来源于宋代角叶如意头做法。明代旋花具有对称的整体造型,花心由莲瓣、如意、石榴等吉祥图案构成,构图自由,变化丰富。明代旋子彩画用金量小,贴金只限于花心(旋眼),其余部分多用碾玉装的叠晕方法做成,色调明快大方。枋心中只用青绿颜色叠晕,不绘任何图案;藻头内的图案根据梁枋高度和藻头宽窄而调整;箍头一般较窄,盒子内花纹丰富。

清代旋子花纹和色彩的使用逐渐趋于统一,图案更为抽象化、规格化,形成以弧形切线为基本线条组成的有规律的几何图形。枋心通常占整个构件长度的三分,枋心头改作圆弧状,枋心多绘有各种图案:绘龙锦的称龙锦枋心;绘锦纹花卉的称花锦枋心;青绿底色上仅绘一道墨线的称一字枋心;只刷青绿底色的称空枋心。藻头中心绘出花心(旋眼),旋眼环以旋状花瓣二至三层,由外向内依次称为头路瓣、二路瓣、三路瓣。旋花基本单位为“一整二破”(即一个整团旋花,两个半团旋花),视梁枋构件的长短宽窄组合,又有勾丝咬、一整二破加一路、加两路、加勾丝咬、加喜相逢等多种形式。岔口线和皮条线由明代的连贯曲线改为斜直线条。

旋子彩画按用金多寡及颜色的不同可分为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五墨、雄黄玉等几种。

旋子彩绘是用或圆润饱满、或流畅柔韧的各色线条旋转盘结而成,带给我们的却是满眼的瑰丽奇巧,眩目迷幻。旋子彩绘比和玺、苏式彩绘的形成时间都早,是中国建筑装饰史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彩绘种类。

参考

  • 《本草纲目 · 旋花》
关键字:
上一篇: 旋覆花
下一篇:旋蒴苣苔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