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拼音名】Huánɡ Bò
【英文名】CORTEX pHELLODENDRI
【别名】黄檗、元柏、檗木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性状】
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
关黄柏: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鉴别】
(1)本品粉末绿黄色或黄色。纤维鲜黄色,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纺锤形,直径35~128 μ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草酸钙方晶直径约至2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振摇后,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放置,溶液显紫棕色。
(3) 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补充甲醇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 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 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6:3:1.5:1.5:0.5) 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炮制】
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盐黄柏: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
黄柏炭: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用法用量】3~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1)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治泻痢合黄芩、黄连;疗黄疸合栀子、茵陈;如配苍朮、牛膝,可用于足膝肿痛、下肢萎软无力、配合知母、生地、竹叶、木通,可用于小便淋涩热痛;配合白芷、龙胆草,可用于带下阴肿。用治湿热疮疡、湿疹之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配黄芩、栀子等药同用,外用可配大黄、滑石等研末撒敷。清虚热以疗潮热骨蒸,泻肾火以疗梦遗滑精,常合知母、地黄等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关键字:黄柏
上一篇: 黄鹌菜
下一篇:黄斑龙胆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黄柏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0)
  • 关黄柏/经典中药(6)
  • 黄柏/经典中药(0)
  • 知母黄柏治性欲低下症/偏方秘方(0)
  • 黄柏熟地治附睾炎/偏方秘方(0)
  • 黄柏乌梅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秘方(0)
  • 知母黄柏治精液不液化/偏方秘方(0)
  • 五味子黄柏治无精子症/偏方秘方(1)
  • 黄柏苦参治老年性阴道炎/偏方秘方(1)
  • 蛇床子黄柏治各种阴道炎/偏方秘方(1)
  • 黄连黄柏治急性盆腔炎/偏方秘方(1)
  • 黄柏红藤治慢性盆腔炎/偏方秘方(0)
  • 黄柏薏苡治丹毒/偏方秘方(0)
  • 虎杖黄柏治烧烫伤/偏方秘方(1)
  • 黄柏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复方黄柏液/中成药大全(1)
  • 黄柏胶囊/中成药大全(2)
  • 黄柏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
  • 化毒膏/膏方(0)
  • 八珍膏/膏方(0)
  • 黄柏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
  • 金花酒/药酒大全(0)
  • 五子黄柏酒/药酒大全(1)
  • 风湿骨痛酒/药酒大全(0)
  • 知柏滋肾酒/药酒大全(0)
  • 冻疮酒/药酒大全(0)
  • 熏洗方/药酒大全(0)
  • 栀地酒/药酒大全(0)
  • 二妙散/中药方剂(0)
  • 大金花丸/中药方剂(0)
  • 虎潜丸/中药方剂(2)
  • 黄柏/中药图谱(2)
  • 黄柏/中华本草(3)
  • 刺黄柏叶/中华本草(2)
  • 刺黄柏/中华本草(5)
  • 安徽刺黄柏/中华本草(0)
  • 关黄柏/中药材(17)
  • 翘柏茶/药茶(12)
  • 黄柏茶/药茶(9)
  • 赤柏茶/药茶(14)
  • 知柏茶/药茶(22)
  • 柏砂茶/药茶(24)
  • 白翁止痢茶/药茶(18)
  • 阿翁茶/药茶(11)
  • 紫黄茶/药茶(14)
  • 青黛柏茶/药茶(6)
  • 蔓荆芪芍茶/药茶(2)
  • 木通柏地茶/药茶(3)
  • 车柏茶/药茶(1)
  • 苍柏茶/药茶(3)
  • 牛柏茶/药茶(2)
  • 赤芍柏茶/药茶(2)
  • 参柏茶/药茶(4)
  • 木部·蘖木/本草纲目(3)
  • 虎潜丸/传统方剂(10)
  • 白头翁汤/传统方剂(10)
  • 青板黄柏散/中药散剂(37)
  • 刺黄柏叶/中草药大全(8)
  • 刺黄柏茎叶/中草药大全(7)
  • 刺黄柏/中草药大全(5)
  • 安徽刺黄柏/中草药大全(36)
  • 双柏膏/传统方剂(330)
  • 四黄膏/传统方剂(6)
  • 四妙丸/传统方剂(2)
  • 三妙丸/传统方剂(4)
  • 二妙丸/传统方剂(4)
  • 加味二妙散/传统方剂(5)
  • 二妙散/传统方剂(4)
  • 固经汤/传统方剂(4)
  • 易黄汤/传统方剂(2)
  • 虎潜丸/传统方剂(3)
  • 知柏地黄丸(又名: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传统方剂(5)
  • 大补阴丸/传统方剂(1)
  • 凉血地黄汤/传统方剂(0)
  • 白马黄柏散/中药散剂(87)
  • 关黄柏/中草药大全(83)
  • 黄柏/中草药大全(19)
  • 黄柏/中草药大全(2)
  • 复方黄柏液涂剂(复方黄柏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黄柏/中国药典2015年版(19)
  • 关黄柏/中国药典2015年版(7)
  • 黄柏胶囊/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黄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黄柏/中药手册(15)
  • 刺黄柏茎叶/中药手册(10)
  • 刺黄柏2/中药手册(15)
  • 刺黄柏1/中药手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