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美容> 浏览文章
  【药材简介】为芸香科落叶乔木黄檗(关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和黄皮树(川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除去栓皮的树皮。关黄柏主产于辽宁、吉林、河北等地,川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清明前后,剥取树皮,刮去粗皮,晒干压平,润透切片或切丝,生用或盐水炙、酒炙、炒炭用。

  【美容功效】清热燥湿,解毒疗疮,退热除蒸。

  【美容方法

  1.用于疮疖痈肿、粉刺、酒渣鼻 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治疮疖痈肿等症见红肿煅热、瘙痒、渗液者,多与大黄、黄芩、苦参同用,水煎外洗,有清热收涩止痒之功。治寻常型或脓疱型粉刺,可与大黄、黄芩、硫黄同用,外搽患处,有消炎祛脂作用;或与黄芩、当归、栀子、赤芍、生甘草等配伍,水煎内服。治酒渣鼻属实热壅遏者,可单用黄柏研末调敷;或配黄芩、黄连、栀子各等份,大黄减半,为丸或煎汤内服。

  2.用于湿疮、下肢湿疹本品苦寒沉降,长于清下焦湿热。治湿疮,滋水淋沥者,可与苦参、白鲜皮等清热燥湿药配伍同用,内服、外用皆宜。治下肢湿疹伴皮肤粗糙、瘙痒较重、糜烂、渗液或干燥者,先将黄柏、地榆(10:6)水煎,用纱布浸药液,凉敷患处数分钟后,再用黄柏、地榆(2:1)研细为末,制成散剂敷于患处。此外,还可用治皮炎、瘾疹、烧伤、天疱疮等。

  3.用于口舌生疮、皮肤干燥 本品主入肾经,长于清泻相火,退热除蒸。治阴虚内热之口舌生疮,可将黄柏末,以野蔷薇根捣汁调涂。治肾阴不足,阴虚内热,症见皮肤干燥、眼圈发黑、盗汗遗精等,可配知母、地黄、山药等,如知柏地黄丸。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渍。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易损伤胃气,故气虚、阳虚、脾胃虚者忌服。黄柏外用易致皮肤黄染,故应用于美容治疗当慎重。

  【按语】本品苦寒清燥,善清下焦湿热之邪,且泻相火、退骨蒸。最适用于湿热下注及阴虚火旺诸证。多用于湿热带下,黄浊秽臭;膀胱湿热,小便灼热、淋漓涩痛;湿热下注,脚气痿蹩,足膝肿痛;湿热泻痢、湿热黄疸尿赤,以及阴虚火旺、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证。

  本品亦为损容性疾病多用,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其苦寒泄热,燥湿解毒,常用于湿热熏蒸或下注所致损容性疾病,如粉刺、酒渣鼻、湿疹等。多为外用,调涂患处或洗面,可祛除皮肤油脂,令皮肤光泽。其性沉降,尤善治下肢湿疹、湿疮。其提取物用于护肤化妆品中,可延缓皮肤角质化,并具治疗作用,可保持皮肤柔滑和湿润。

  【配方

  (1)孙仙少女方:黄柏皮三寸,土瓜根三寸,大枣七个,上药同研细为膏。常早起化汤洗面,却老去皱。旬日后容如少女,以之洗浴,尤为神妙。(《鲁府禁方》)

  (2)黄柏霜:由黄柏、黄芩、生地、蒲公英等组成,制成复方黄柏霜。先清洗患者面部后,均匀涂抹面部上,外敷倒模治疗粉刺,尤以湿热蕴结所致痤疮疗效显著,湿热越重,疗效越好。

  (1)《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煎服,主消渴。”

  (2)《本草纲目》:“敷小儿头疮。”

  【现代研究】本品含小檗碱、黄柏碱等多种生物碱,此外,还有黄柏酮、黄柏内酯等。黄柏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外用可促使皮下渗血的吸收。有抗过敏作用。生品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抗氧化作用。所含小檗碱可用作发用染料,与金属离子组合可得多种色泽。


关键字:黄柏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关黄柏/经典中药(20)
  • 黄柏/经典中药(5)
  • 知母黄柏治性欲低下症/偏方秘方(2)
  • 黄柏熟地治附睾炎/偏方秘方(7)
  • 黄柏乌梅治慢性前列腺炎/偏方秘方(4)
  • 知母黄柏治精液不液化/偏方秘方(4)
  • 五味子黄柏治无精子症/偏方秘方(4)
  • 黄柏苦参治老年性阴道炎/偏方秘方(13)
  • 蛇床子黄柏治各种阴道炎/偏方秘方(5)
  • 黄连黄柏治急性盆腔炎/偏方秘方(3)
  • 黄柏红藤治慢性盆腔炎/偏方秘方(7)
  • 黄柏薏苡治丹毒/偏方秘方(3)
  • 虎杖黄柏治烧烫伤/偏方秘方(2)
  • 黄柏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4)
  • 复方黄柏液/中成药大全(4)
  • 黄柏胶囊/中成药大全(6)
  • 黄柏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5)
  • 化毒膏/膏方(6)
  • 八珍膏/膏方(4)
  • 黄柏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5)
  • 金花酒/药酒大全(2)
  • 五子黄柏酒/药酒大全(3)
  • 风湿骨痛酒/药酒大全(3)
  • 知柏滋肾酒/药酒大全(2)
  • 冻疮酒/药酒大全(6)
  • 熏洗方/药酒大全(3)
  • 栀地酒/药酒大全(4)
  • 二妙散/中药方剂(2)
  • 大金花丸/中药方剂(3)
  • 虎潜丸/中药方剂(7)
  • 黄柏/中药图谱(9)
  • 黄柏/中华本草(7)
  • 刺黄柏叶/中华本草(6)
  • 刺黄柏/中华本草(9)
  • 安徽刺黄柏/中华本草(4)
  • 黄柏/中草药大全(9)
  • 关黄柏/中药材(19)
  • 翘柏茶/药茶(15)
  • 黄柏茶/药茶(12)
  • 赤柏茶/药茶(17)
  • 知柏茶/药茶(28)
  • 柏砂茶/药茶(28)
  • 白翁止痢茶/药茶(20)
  • 阿翁茶/药茶(14)
  • 紫黄茶/药茶(18)
  • 青黛柏茶/药茶(9)
  • 蔓荆芪芍茶/药茶(7)
  • 木通柏地茶/药茶(6)
  • 车柏茶/药茶(3)
  • 苍柏茶/药茶(6)
  • 牛柏茶/药茶(3)
  • 赤芍柏茶/药茶(4)
  • 参柏茶/药茶(7)
  • 木部·蘖木/本草纲目(4)
  • 虎潜丸/传统方剂(14)
  • 白头翁汤/传统方剂(13)
  • 青板黄柏散/中药散剂(40)
  • 刺黄柏叶/中草药大全(10)
  • 刺黄柏茎叶/中草药大全(8)
  • 刺黄柏/中草药大全(6)
  • 安徽刺黄柏/中草药大全(41)
  • 双柏膏/传统方剂(330)
  • 四黄膏/传统方剂(9)
  • 四妙丸/传统方剂(4)
  • 三妙丸/传统方剂(8)
  • 二妙丸/传统方剂(7)
  • 加味二妙散/传统方剂(9)
  • 二妙散/传统方剂(5)
  • 固经汤/传统方剂(8)
  • 易黄汤/传统方剂(4)
  • 虎潜丸/传统方剂(6)
  • 知柏地黄丸(又名: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方)/传统方剂(8)
  • 大补阴丸/传统方剂(5)
  • 凉血地黄汤/传统方剂(2)
  • 白马黄柏散/中药散剂(91)
  • 关黄柏/中草药大全(85)
  • 黄柏/中草药大全(20)
  • 黄柏/中草药大全(4)
  • 复方黄柏液涂剂(复方黄柏液)/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黄柏/中国药典2015年版(20)
  • 关黄柏/中国药典2015年版(10)
  • 黄柏胶囊/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0)
  • 黄柏/历史药品质量标准(11)
  • 黄柏/中药手册(16)
  • 刺黄柏茎叶/中药手册(12)
  • 刺黄柏2/中药手册(20)
  • 刺黄柏1/中药手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