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草药大全> 浏览文章
【拼音名】Tǔ Jīnɡ Jiè
【别名】臭草[福建、江西、贵州]、臭藜藿、杀虫芥、钩虫草、鹅脚草、狗咬癀
【来源】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以全草入药。播种当年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放通风处阴干。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多分枝,有棱,无毛或有腺毛,揉之有强烈的气味。单叶互生,具短柄。夏、秋之间开绿色小花,穗状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苞片叶状,花束细小。胞果膜质,扁球形,包藏于花被内。种子细小,红棕色、光亮。
【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杀蛆虫。
【用法用量】1~3钱,研粉或制成丸剂,或制成土荆芥油;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1)土荆芥油有剧烈刺激性。大剂量时引起恶心、呕吐,吸收后能麻痹肠肌而引起便秘,还能引起耳鸣和时觉障碍。中毒剂量则产生昏迷、呼吸迟缓,偶发惊厥。对肝肾也有毒性。虽可用于蛔虫病、钩虫病和钩蛔混合感染。但毒性较大,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成人常用量为0.8~1.2毫升,不可超过极量(1.5毫升);儿童每岁0.05毫升。服药时不宜空腹,亦不宜先用泻药,因能增加吸收。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关键字:荆芥
上一篇: 土槿皮
下一篇:土荆皮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荆芥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13)
  • 荆芥/经典中药(4)
  • 土荆芥/经典中药(16)
  • 金银花荆芥治小儿肺炎/偏方秘方(2)
  • 荆芥连翘治水痘/偏方秘方(4)
  • 荆芥防风治龟头炎/偏方秘方(5)
  • 荆芥穗板蓝根治感冒/偏方秘方(1)
  • 荆芥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1)
  • 荆芥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9)
  • 二青膏/膏方(7)
  • 荆芥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止痒酒/药酒大全(10)
  • 骨折熏洗方/药酒大全(6)
  • 竹叶柳蒡汤/中药方剂(4)
  • 土荆芥/中药图谱(86)
  • 荆芥/中药图谱(17)
  • 藏荆芥/中药图谱(2)
  • 心叶荆芥/中华本草(8)
  • 土荆芥/中华本草(1)
  • 荆芥根/中华本草(3)
  • 荆芥/中华本草(25)
  • 红荆芥/中华本草(4)
  • 藏荆芥/中华本草(4)
  • 心叶荆芥/中草药汇编(1)
  • 土荆芥/中草药汇编(9)
  • 荆芥叶莸/中草药汇编(2)
  • 心叶荆芥/中草药大全(7)
  • 荆芥叶莸/中草药大全(2)
  • 荆芥根/中草药大全(4)
  • 荆芥/中草药大全(11)
  • 假荆芥/中草药大全(2)
  • 红荆芥/中草药大全(0)
  • 荆芥/中药材(8)
  • 石芷茶/药茶(8)
  • 漏荆茶/药茶(23)
  • 酱明茶/药茶(9)
  • 荆芥茶/药茶(14)
  • 荆石茶/药茶(11)
  • 荆桔茶/药茶(23)
  • 荆薄茶/药茶(6)
  • 荆大茶/药茶(7)
  • 荆金茶/药茶(12)
  • 荆风茶/药茶(6)
  • 荆桂茶/药茶(4)
  • 防葛茶/药茶(7)
  • 防感茶/药茶(5)
  • 白芷荆茶/药茶(3)
  • 羌荆风茶/药茶(1)
  • 升麻止崩茶/药茶(4)
  • 蔓荆防感茶/药茶(1)
  • 牛荆茶/药茶(6)
  • 疏风茶/药茶(5)
  • 贝薄茶/药茶(1)
  • 芎归茶/药茶(2)
  • 草部·假苏/本草纲目(4)
  • 止嗽散/传统方剂(20)
  • 竹叶柳蒡汤/传统方剂(20)
  • 藏荆芥/中草药大全(3)
  • 凉血消风散/传统方剂(4)
  • 四物消风饮/传统方剂(2)
  • 温肺止流丹/传统方剂(5)
  • 清咽双和饮/传统方剂(22)
  • 清神散/传统方剂(12)
  • 牛蒡解肌汤/传统方剂(17)
  • 六味汤/传统方剂(9)
  • 解肌透痧汤/传统方剂(299)
  • 荆防四物汤/传统方剂(13)
  • 土荆芥/中草药大全(18)
  • 荆芥/中草药大全(20)
  • 假荆芥/中草药大全(11)
  • 荆芥/中草药大全(12)
  • 荆芥根/中草药大全(11)
  • 荆芥叶莸/中草药大全(12)
  • 荆芥穗炭/中国药典2015年版(19)
  • 荆芥穗/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荆芥炭/中国药典2015年版(21)
  • 荆芥/中国药典2015年版(22)
  • 复方荆芥熏洗剂/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荆芥/历史药品质量标准(3)
  • 荆芥/中药手册(11)
  • 土荆芥/中药手册(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