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经典中药> 浏览文章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名】半夏 banxia

  【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芋子、水芋、地巴豆。

  【英文名】Pinelliae Rhizoma。

  【药用部位】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块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两侧的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花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圆筒形,雌花着生于雄花的下部,绿色;花序中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荒地、包谷地、田边、河边及疏林下。除内蒙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秋季均可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或烘干。本品生用有毒,用前须炮制。炮制品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

  【药材性状】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0.8~1.5厘米。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的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经、胃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临床应用】内服用量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用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等。

  【药理研究】具有镇吐、催吐、镇咳、祛痰、抗癌、抗生育、抗早孕、抗心律失常、抗实验性溃疡、抗矽肺、促使外周淋巴细胞分裂等作用。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内含3-乙酰氨基-5-甲基异唑等60多种成分及16种氨基酸和多种无机元素。其中,所含的草酸钙针晶为半夏的刺激性成分之一,经炮制后,晶形发生变化,含量急剧下降,刺激性明显减弱。另含琥珀酸、丁基乙烯基醚、苯甲醛、半夏蛋白、姜辣醇、胰蛋白酶抑制剂等。

  【使用禁忌】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血证及燥痰者禁服,孕妇慎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配伍药方】①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

  ②治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半夏一升,生姜240克。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③治头痛:半夏(汤洗七遍)、白僵蚕各15克,全蝎一个。上同为细末,以绿豆粉调贴于太阳穴上,干即易之。(《叶氏录验方》抽风膏)

  ④下乳方:半夏(炮)三粒。为末,酒调服,即有乳。(《鲁府禁方》)

  ⑤治蝎螫毒:用半夏、白矾等分为末,以醋和,敷伤处。(《景岳全书》)


关键字:半夏
上一篇: 鱼胆草
下一篇:没有了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半夏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6)
  • 半夏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17)
  • 水半夏/经典中药(14)
  • 掌叶半夏/经典中药(4)
  • 桔梗半夏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偏方秘方(1)
  • 藿香半夏治小儿厌食症/偏方秘方(7)
  • 半夏茯苓治妊娠呕吐/偏方秘方(1)
  • 半夏干姜治妊娠呕吐/偏方秘方(2)
  • 柏仁半夏治肥胖症/偏方秘方(3)
  • 半夏橘皮治失眠/偏方秘方(3)
  • 陈皮半夏治神经衰弱/偏方秘方(1)
  • 附子半夏汤治慢性肾衰/偏方秘方(5)
  • 半夏陈皮治呕吐/偏方秘方(3)
  • 半夏升麻治胃下垂/偏方秘方(1)
  • 半夏丹参治哮喘/偏方秘方(10)
  • 半夏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4)
  • 半夏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7)
  • 复方半夏片/中成药大全(1)
  • 半夏天麻丸/中成药大全(8)
  • 半夏糖浆/中成药大全(2)
  • 蛇胆半夏片/中成药大全(2)
  • 川贝半夏液/中成药大全(2)
  • 法制半夏曲/中成药大全(1)
  • 半夏曲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饮片炮制(2)
  • 半夏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
  • 和肝益血调气膏/膏方(0)
  • 治吐痰喘嗽方/膏方(10)
  • 半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半夏酒/药酒大全(2)
  • 藿朴夏苓酒/药酒大全(8)
  • 豁痰定狂酒/药酒大全(1)
  • 青囊药酒/药酒大全(8)
  • 半夏厚朴酒/药酒大全(1)
  • 半夏水提物/中药提取物(0)
  • 泽漆汤/中药方剂(5)
  • 升阳益胃汤/中药方剂(1)
  • 小陷胸汤/中药方剂(2)
  • 苦酒汤/中药方剂(1)
  • 十味温胆汤/中药方剂(1)
  • 半夏散/中药方剂(0)
  • 温胆汤/中药方剂(1)
  • 半夏秫米汤/中药方剂(0)
  • 甘遂半夏汤/中药方剂(0)
  • 半硫丸/中药方剂(3)
  • 参苏饮/中药方剂(11)
  • 半夏泻心汤/中药方剂(0)
  • 半夏厚朴汤/中药方剂(2)
  • 半夏白术天麻汤/中药方剂(0)
  • 掌叶半夏/中药图谱(2)
  • 土半夏/中药图谱(1)
  • 水半夏/中药图谱(4)
  • 木半夏叶/中药图谱(4)
  • 木半夏果实/中药图谱(3)
  • 法半夏/中药图谱(4)
  • 半夏/中药图谱(2)
  • 水半夏/中华本草(3)
  • 山半夏/中华本草(5)
  • 木半夏叶/中华本草(6)
  • 木半夏果实/中华本草(6)
  • 木半夏根/中华本草(3)
  • 半夏/中华本草(3)
  • 水半夏/中草药汇编(2)
  • 半夏/中草药汇编(2)
  • 半夏散/中药_散剂(12)
  • 掌叶半夏/中草药大全(4)
  • 仙半夏/中草药大全(1)
  • 土半夏/中草药大全(2)
  • 山半夏/中草药大全(3)
  • 水半夏/中草药大全(3)
  • 木半夏叶/中草药大全(1)
  • 木半夏果实/中草药大全(4)
  • 木半夏根/中草药大全(2)
  • 木半夏/中草药大全(1)
  • 母猪半夏/中草药大全(4)
  • 法半夏/中草药大全(4)
  • 清半夏/中药材(15)
  • 姜半夏/中药材(11)
  • 法半夏/中药材(17)
  • 半夏/中药材(12)
  • 连夏茶/药茶(12)
  • 竹苓茶/药茶(9)
  • 芦荟夏术茶/药茶(5)
  • 辛夷蚕茶/药茶(1)
  • 辛夷夏茶/药茶(2)
  • 藿香苓术茶/药茶(6)
  • 温白茶/药茶(7)
  • 茯苓夏姜茶/药茶(3)
  • 清胃化湿茶/药茶(5)
  • 小陷胸茶/药茶(6)
  • 半夏茶/药茶(2)
  • 半夏姜茶/药茶(2)
  • 半茯茶/药茶(2)
  • 半参茶/药茶(2)
  • 夏风茶/药茶(3)
  • 半夏参茶/药茶(7)
  • 橘红夏茶/药茶(0)
  • 白果夏茶/药茶(2)
  • 旋夏茶/药茶(2)
  • 育神茶/药茶(2)
  • 小柴胡茶/药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