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鉴定> 浏览文章
  【鉴定中药材名】半夏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半夏,即农历五月中旬。该植物生长旺盛期一般在农历五月中旬,故名之半夏。

  【药材历史考证】半夏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槐里川谷。五八月采根,暴干。”《新修本草》云:“半夏,所在皆有。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苗一茎,茎端三叶,有二根相重,上小下大,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实大。”《本草图经》曰:“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并附齐州半夏图。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本品原植物一致。

  【植物形态鉴定】多年生草本。块茎近球形,具须根。叶1~5枚,基生,叶柄长15~20cm,柄上或柄顶具1珠芽,基部具鞘。幼苗叶片为全缘单叶,卵状心形至戟形,长2~3cm,宽2~2.5cm;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两头锐尖,中裂片长3~10cm,侧裂片稍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波状齿,侧脉8~10对,集合脉2圈。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柄长25~30cm;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狭圆柱形,喉部几乎闭合;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5cm,宽1.5cm,肉穗花序下为雌花,贴生于佛焰苞,中部不育,上部为雄花,花序顶端附属器鼠尾状,长6~10cm。浆果卵球形。花期5~7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2~20μm,脐点裂缝状、人字状或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20~110μm。螺纹导管直径10~24μm。

  【商品规格

  一等:干货。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不等,去净外皮。表面白色或浅黄色,上端圆平,中心凹陷(茎痕),周围有棕色点状或根痕,下面钝圆,较平滑。质坚实。断面洁白或白色。粉质细腻。气微,味辛、麻舌而刺喉。每千克800粒以内。无包壳、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每千克1200粒以内。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每千克3000粒以内。

  【生境分布】生于草坡、荒地、田野、溪边、路旁或疏林下。我国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亦有栽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河南及贵州等省区。其中产于安徽阜阳(宋代称颍州)者品质较佳,习称颍半夏。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饮片炮制

  1.生半夏: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清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每半夏100kg,用白矾20kg。

  3.姜半夏: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半夏100kg,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性能功用】辛,温;有毒。归脾经、胃经、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内服:3~9g,水煎服。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本品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附注】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关键字:半夏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半夏的传说故事/中药传说(10)
  • 半夏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24)
  • 半夏/经典中药(11)
  • 水半夏/经典中药(30)
  • 掌叶半夏/经典中药(7)
  • 桔梗半夏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偏方秘方(6)
  • 藿香半夏治小儿厌食症/偏方秘方(10)
  • 半夏茯苓治妊娠呕吐/偏方秘方(5)
  • 半夏干姜治妊娠呕吐/偏方秘方(7)
  • 柏仁半夏治肥胖症/偏方秘方(5)
  • 半夏橘皮治失眠/偏方秘方(7)
  • 陈皮半夏治神经衰弱/偏方秘方(4)
  • 附子半夏汤治慢性肾衰/偏方秘方(8)
  • 半夏陈皮治呕吐/偏方秘方(4)
  • 半夏升麻治胃下垂/偏方秘方(5)
  • 半夏丹参治哮喘/偏方秘方(13)
  • 半夏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6)
  • 复方半夏片/中成药大全(4)
  • 半夏天麻丸/中成药大全(54)
  • 半夏糖浆/中成药大全(7)
  • 蛇胆半夏片/中成药大全(6)
  • 川贝半夏液/中成药大全(5)
  • 法制半夏曲/中成药大全(4)
  • 半夏曲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饮片炮制(4)
  • 半夏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5)
  • 和肝益血调气膏/膏方(4)
  • 治吐痰喘嗽方/膏方(13)
  • 半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5)
  • 半夏酒/药酒大全(6)
  • 藿朴夏苓酒/药酒大全(11)
  • 豁痰定狂酒/药酒大全(3)
  • 青囊药酒/药酒大全(10)
  • 半夏厚朴酒/药酒大全(5)
  • 半夏水提物/中药提取物(3)
  • 泽漆汤/中药方剂(15)
  • 升阳益胃汤/中药方剂(8)
  • 小陷胸汤/中药方剂(3)
  • 苦酒汤/中药方剂(5)
  • 十味温胆汤/中药方剂(5)
  • 半夏散/中药方剂(4)
  • 温胆汤/中药方剂(3)
  • 半夏秫米汤/中药方剂(4)
  • 甘遂半夏汤/中药方剂(6)
  • 半硫丸/中药方剂(6)
  • 参苏饮/中药方剂(18)
  • 半夏泻心汤/中药方剂(3)
  • 半夏厚朴汤/中药方剂(5)
  • 半夏白术天麻汤/中药方剂(6)
  • 掌叶半夏/中药图谱(7)
  • 土半夏/中药图谱(5)
  • 水半夏/中药图谱(11)
  • 木半夏叶/中药图谱(7)
  • 木半夏果实/中药图谱(7)
  • 法半夏/中药图谱(6)
  • 半夏/中药图谱(4)
  • 水半夏/中华本草(4)
  • 山半夏/中华本草(6)
  • 木半夏叶/中华本草(9)
  • 木半夏果实/中华本草(10)
  • 木半夏根/中华本草(8)
  • 半夏/中华本草(6)
  • 水半夏/中草药汇编(3)
  • 半夏/中草药汇编(2)
  • 半夏散/中药_散剂(13)
  • 掌叶半夏/中草药大全(6)
  • 仙半夏/中草药大全(2)
  • 土半夏/中草药大全(3)
  • 山半夏/中草药大全(3)
  • 水半夏/中草药大全(5)
  • 木半夏叶/中草药大全(4)
  • 木半夏果实/中草药大全(8)
  • 木半夏根/中草药大全(4)
  • 木半夏/中草药大全(2)
  • 母猪半夏/中草药大全(9)
  • 法半夏/中草药大全(5)
  • 清半夏/中药材(16)
  • 姜半夏/中药材(12)
  • 法半夏/中药材(19)
  • 半夏/中药材(13)
  • 连夏茶/药茶(15)
  • 竹苓茶/药茶(13)
  • 芦荟夏术茶/药茶(9)
  • 辛夷蚕茶/药茶(4)
  • 辛夷夏茶/药茶(5)
  • 藿香苓术茶/药茶(9)
  • 温白茶/药茶(10)
  • 茯苓夏姜茶/药茶(6)
  • 清胃化湿茶/药茶(10)
  • 小陷胸茶/药茶(7)
  • 半夏茶/药茶(5)
  • 半夏姜茶/药茶(7)
  • 半茯茶/药茶(5)
  • 半参茶/药茶(7)
  • 夏风茶/药茶(7)
  • 半夏参茶/药茶(10)
  • 橘红夏茶/药茶(4)
  • 白果夏茶/药茶(5)
  • 旋夏茶/药茶(6)
  • 育神茶/药茶(5)
  • 小柴胡茶/药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