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材种植> 浏览文章
  【概述】平贝母为药用贝母的一种,主产东北,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功效与川贝母类似。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maxim的鳞茎。吉林的抚松、通化、临江以及黑龙江、辽宁等地均有栽培。主销华南及出口。

  【生长环境】喜生于林下、草甸或河谷土质肥沃的壤土中。生长期3~4年。

  【种植技术

  1、选种:每年在农历小满10多天后至端午节为采种时期。将鲜贝母从畦内一端顺序挖起,并注意防止挖伤鳞茎,挖出后用大小不同孔的铁筛子筛过,分出以下3种:高梁粒大小的、大豆粒大小的、榛子大小的。前两种可留作种用,后者加工药用。

  2、整地栽种:采用直播法,在播种前,首先实行深耕细耙,然后将地做成畦,畦面长400厘米,宽40厘米,畦面四周要有34厘米的畦埂,在畦面四角钉上木桩,播种时用线拉直,顺线切齐,挖下5厘米深,再将地面撮平,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分两种:大粒的(即已形成扁平形),可将有根的一面向下平摆地上,排成直行,植株距离为5厘米;小粒的(即如高粱、大豆粒)形如桃状者,不需排列,可密播畦内(株距1.7厘米)。每667平方米需贝母种茎约400kg。下种后,上覆5厘米厚的土,在7~8月须进行锄草。当年可在畦上种上豆子,如种豆子时间过晚,可在畦面覆上千草,以遮避强烈阳光。

  3、施肥:由于平贝母当年生长期短,从清明出苗到端午节枯萎,不到3个月的时间,因此,必须施足基肥,肥料最好是用马粪、牛粪、猪粪但必须腐熟后施用,不可用生粪和人粪,容易腐烂。一般在生长过程中不进行追肥,在秋末冬初,可在畦面盖上一层马粪过冬。

  【收获与加工】采收一般在端午节前后进行,这时植株已枯萎,茎秆已与鳞茎脱离,这时贝母已成熟应及时挖取,否则当年繁殖之小粒即在地内散开,而不容易拣取(每个贝母周围可繁殖30~50个小粒)。在挖取时要选晴天,挖出后即进行加工,以防变色和腐烂。加工方法是:将鳞茎洗去泥沙,略为晾干,再用火炕,将炕烧至温热,于炕上薄铺一层石灰,以吸收水分,最后再把晾干的贝母均匀地排列在炕上,不可重叠,约炕一昼夜,筛去石灰,挑出成品。

  【药材形状】本品呈扁圆形,高0.5~1厘米,直径0.8~2厘米。表面乳白色或淡黄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顶端略平或稍凹入,常微分裂,中央鳞片小。质坚脆,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关键字:贝母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土贝母/经典中药(13)
  • 浙贝母/经典中药(4)
  • 平贝母/经典中药(0)
  • 川贝母/经典中药(1)
  • 伊贝母/经典中药(2)
  • 川贝母朱砂治小儿肺炎/偏方秘方(3)
  • 麻黄川贝母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偏方秘方(8)
  • 川贝母石膏治小儿支气管炎/偏方秘方(3)
  • 夏枯草川贝母治急性附睾炎/偏方秘方(0)
  • 川贝母/中药图片(0)
  • 浙贝母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土贝母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川贝母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0)
  • 贝母梨膏/中成药大全(1)
  • 贝母二冬膏/中成药大全(1)
  • 土贝母皂苷注射液/中成药大全(1)
  • 川贝母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
  • 贝母煎/膏方(32)
  • 贝母蒸瓜/药膳食疗(2)
  • 浙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1)
  • 伊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3)
  • 皖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川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4)
  • 漏通酒/药酒大全(0)
  • 贝母苦参酒/药酒大全(1)
  • 贝母海藻方/药酒大全(1)
  • 仙方活命饮/药酒大全(0)
  • 浙贝母生物碱/中药提取物(1)
  • 伊贝母生物碱/中药提取物(0)
  • 贝母瓜蒌散/中药方剂(2)
  • 当归贝母苦参丸/中药方剂(2)
  • 启膈散/中药方剂(1)
  • 养阴清肺汤/中药方剂(3)
  • 浙贝母/中药图谱(3)
  • 伊贝母/中药图谱(1)
  • 土贝母/中药图谱(2)
  • 太白贝母/中药图谱(16)
  • 平贝母/中药图谱(2)
  • 川贝母/中药图谱(0)
  • 贝母兰/中药图谱(4)
  • 浙贝母/中华本草(3)
  • 伊贝母/中华本草(37)
  • 土贝母/中华本草(2)
  • 平贝母/中华本草(0)
  • 卵叶贝母兰/中华本草(2)
  • 湖北贝母/中华本草(1)
  • 川贝母/中华本草(3)
  • 贝母兰/中华本草(0)
  • 土贝母/中草药汇编(1)
  • 平贝母/中草药汇编(0)
  • 卵叶贝母兰/中草药汇编(3)
  • 浙贝母/中草药大全(31)
  • 伊贝母/中草药大全(5)
  • 裕民贝母/中草药大全(6)
  • 土贝母/中草药大全(6)
  • 太白贝母/中草药大全(2)
  • 托里贝母/中草药大全(4)
  • 平贝母/中草药大全(3)
  • 蒲圻贝母/中草药大全(16)
  • 卵叶贝母兰/中草药大全(4)
  • 卵叶贝母/中草药大全(4)
  • 湖北贝母/中草药大全(3)
  • 川贝母/中药材(8)
  • 伊贝母/中药材(13)
  • 翘英茶/药茶(34)
  • 漏银茶/药茶(12)
  • 天葵贝茶/药茶(10)
  • 白薇贝茶/药茶(4)
  • 青黛贝茶/药茶(5)
  • 葶母茶/药茶(5)
  • 紫母茶/药茶(3)
  • 川贝茶/药茶(6)
  • 贝杏甘茶/药茶(3)
  • 贝冬茶/药茶(3)
  • 贝桔茶/药茶(4)
  • 贝薄茶/药茶(1)
  • 款冬贝茶/药茶(3)
  • 天贝茶/药茶(7)
  • 无花果茶/药茶(4)
  • 巴蕉花茶/药茶(4)
  • 草部·贝母/本草纲目(3)
  • 贝母瓜蒌散/传统方剂(19)
  • 川贝母/中草药大全(8)
  • 草贝母/中草药大全(12)
  • 贝母兰/中草药大全(9)
  • 贝母兰/中草药大全(8)
  • 暗紫贝母/中草药大全(25)
  • 定痫丸/传统方剂(10)
  • 贝母瓜蒌散/传统方剂(5)
  • 桑杏汤/传统方剂(13)
  • 启膈散/传统方剂(5)
  • 湖北贝母/中草药大全(21)
  • 伊贝母/中草药大全(20)
  • 土贝母/中草药大全(21)
  • 川贝母/中草药大全(22)
  • 平贝母/中草药大全(18)
  • 浙贝母/中草药大全(21)
  • 湖北贝母/中草药大全(0)
  • 湖北贝母/中国药典2015年版(15)
  • 浙贝母/中国药典2015年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