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图谱> 浏览文章


贝母兰
Bèi Mǔ Lán
贝母兰
别名:止血果、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小绿芨
功效作用:清热止咳,止血定痛,接骨。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
英文名:pseudobulb of Corymbose Coelogyne
始载于《云南中草药选》毒性?归经肺经、肾经药性凉药味辛、甘

  

目录

  1. 拉 丁 名:
  2. 科 名:
  3. 属 名:
  4. 适应地区:
  5. 生态分类:
  6. 观赏分类:
  7. 形态特征:
  8. 药用——

拉 丁 名:

Coelogyne fimbriata   

科 名:

兰科  

属 名:

贝母兰属  

适应地区:

产我国南部之关东、云南暖热地区,印度也有分布。


Bkc46.jpg

  

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

观花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附生性,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状矩圆形,顶端叶2片;叶革质,矩圆状披针形,花茎在2叶片之间着生,花茎短,花长常为1多,少数2-3朵,黄色,苞片长,鞘状,脱落,唇瓣三裂,基部凹下,蕊柱有翅,花期秋季(7—11月)。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散生贝母兰(C.ovalis)、毛唇贝母兰(C.cristata)、栗鳞贝母兰(C.flaccida)、斑唇贝母兰(C.punctulata)、美丽贝母兰(C.speciosa)

生长习性: 繁殖用分株。要求温暖、潮湿、半阴、疏松透水、耐久的栽培基质。常用泥炭藓,树叶。泥炭土加木炭栽培。温室内盆栽或木框,越冬温度10℃以上。

由于产地不同,贝母兰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原产于热带,可周年生长,没有休眠期;一类产于亚热带,或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第三类则是原产于气候较为寒冷的地区,休眠期长,冬季落叶。

这个属是1822年由约翰 林德里(John Lindley)创立的,其属名拉丁文Coelogyne来自于两个希腊语词汇koilos(意思是空心的)和 gyne(意思是雌性),这大概与贝母兰花朵柱头的形状有关。贝母兰属大约有200个物种,主要分部在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分布在我国贝母兰属植物约有26个,主要产地在南方地区。

隶属于该属的物种多为大型的附生兰,花朵颜色一般都很鲜艳。贝母兰属植物的假鳞茎很有特色,甭管是卵形还是锥形或柱形,在其顶端都会生长着一两片叶子,这是这个属最显著的特点。贝母兰的叶子一般很宽,呈椭圆形并有褶皱。质地一般为革质。花莛由假鳞茎的基部抽出,总状花序,有的种类还有香味。

在我国,贝母兰常常被当作石斛作为药材,而且这种混用的做法已经有近千年了。


Bkc47.jpg

  

药用——

【药 名】:贝母兰

【拼 音】:BEIMULAN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伞房贝母兰的假鳞茎或全草。

【相关药材】康定贝母 梭砂贝母 太白贝母 青稞叶贝母 米贝母 东贝母 伊贝母

【功 效】:清热止咳,止血定痛,接骨。

【主 治】:治支气管炎,感冒,骨折,软组织挫伤。

【性味归经】:辛,甘,凉。①《文山中草药》:“味辛麻,性凉。”②《云南中草药选》:“甘淡,凉。”入肺、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烂或研末敷。

【别 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外科》)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

【拉丁名】:原植物伞房贝母兰Coelogyne corymbosa Lindl.

【考 证】: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关键字:贝母
上一篇: 北鱼黄草
下一篇:背花疮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土贝母/经典中药(13)
  • 浙贝母/经典中药(5)
  • 平贝母/经典中药(2)
  • 川贝母/经典中药(2)
  • 伊贝母/经典中药(3)
  • 川贝母朱砂治小儿肺炎/偏方秘方(3)
  • 麻黄川贝母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偏方秘方(8)
  • 川贝母石膏治小儿支气管炎/偏方秘方(3)
  • 夏枯草川贝母治急性附睾炎/偏方秘方(1)
  • 川贝母/中药图片(0)
  • 浙贝母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4)
  • 土贝母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4)
  • 川贝母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
  • 贝母梨膏/中成药大全(3)
  • 贝母二冬膏/中成药大全(2)
  • 土贝母皂苷注射液/中成药大全(1)
  • 川贝母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1)
  • 贝母煎/膏方(32)
  • 贝母蒸瓜/药膳食疗(2)
  • 浙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伊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4)
  • 皖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3)
  • 平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2)
  • 川贝母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中药材种植(4)
  • 漏通酒/药酒大全(0)
  • 贝母苦参酒/药酒大全(4)
  • 贝母海藻方/药酒大全(2)
  • 仙方活命饮/药酒大全(1)
  • 浙贝母生物碱/中药提取物(2)
  • 伊贝母生物碱/中药提取物(2)
  • 贝母瓜蒌散/中药方剂(4)
  • 当归贝母苦参丸/中药方剂(4)
  • 启膈散/中药方剂(1)
  • 养阴清肺汤/中药方剂(5)
  • 浙贝母/中药图谱(5)
  • 伊贝母/中药图谱(4)
  • 土贝母/中药图谱(4)
  • 太白贝母/中药图谱(17)
  • 平贝母/中药图谱(4)
  • 川贝母/中药图谱(0)
  • 浙贝母/中华本草(4)
  • 伊贝母/中华本草(39)
  • 土贝母/中华本草(3)
  • 平贝母/中华本草(1)
  • 卵叶贝母兰/中华本草(4)
  • 湖北贝母/中华本草(3)
  • 川贝母/中华本草(4)
  • 贝母兰/中华本草(1)
  • 土贝母/中草药汇编(3)
  • 平贝母/中草药汇编(1)
  • 卵叶贝母兰/中草药汇编(3)
  • 浙贝母/中草药大全(32)
  • 伊贝母/中草药大全(6)
  • 裕民贝母/中草药大全(6)
  • 土贝母/中草药大全(7)
  • 太白贝母/中草药大全(2)
  • 托里贝母/中草药大全(5)
  • 平贝母/中草药大全(3)
  • 蒲圻贝母/中草药大全(17)
  • 卵叶贝母兰/中草药大全(4)
  • 卵叶贝母/中草药大全(4)
  • 湖北贝母/中草药大全(4)
  • 川贝母/中药材(9)
  • 伊贝母/中药材(13)
  • 翘英茶/药茶(36)
  • 漏银茶/药茶(13)
  • 天葵贝茶/药茶(12)
  • 白薇贝茶/药茶(5)
  • 青黛贝茶/药茶(6)
  • 葶母茶/药茶(6)
  • 紫母茶/药茶(3)
  • 川贝茶/药茶(6)
  • 贝杏甘茶/药茶(4)
  • 贝冬茶/药茶(3)
  • 贝桔茶/药茶(5)
  • 贝薄茶/药茶(1)
  • 款冬贝茶/药茶(3)
  • 天贝茶/药茶(7)
  • 无花果茶/药茶(5)
  • 巴蕉花茶/药茶(4)
  • 草部·贝母/本草纲目(3)
  • 贝母瓜蒌散/传统方剂(20)
  • 川贝母/中草药大全(8)
  • 草贝母/中草药大全(13)
  • 贝母兰/中草药大全(9)
  • 贝母兰/中草药大全(8)
  • 暗紫贝母/中草药大全(25)
  • 定痫丸/传统方剂(10)
  • 贝母瓜蒌散/传统方剂(6)
  • 桑杏汤/传统方剂(14)
  • 启膈散/传统方剂(6)
  • 湖北贝母/中草药大全(23)
  • 伊贝母/中草药大全(23)
  • 土贝母/中草药大全(23)
  • 川贝母/中草药大全(22)
  • 平贝母/中草药大全(18)
  • 浙贝母/中草药大全(22)
  • 湖北贝母/中草药大全(1)
  • 湖北贝母/中国药典2015年版(17)
  • 浙贝母/中国药典2015年版(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