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传说> 浏览文章

行气解郁攻滞凝,

炮制不同各用奇。

奥妙配伍法十数,

唯名当精养成习。

  【药用价值】

  香附以气为主,益气、耗气古说不一。陶弘景说:“久服令人益气,长须眉。”朱丹溪说:“香附《本草》中不言补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盖于行中有补理。”韩愁认为:“香附能推陈出新,故诸书皆云益气,而俗有耗气之说,非也”。张山雷指出:“凡辛温气药,飙举有余,最易耗散之气。惟此物虽有温和流动作用,而物质既坚,则虽善走而易能守,不燥不散,皆有特异之性,故可频用而无弊。”元代王好古曾说:“香附多用亦能走气。”明代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指出香附“独用,多用,久用,耗气损血”。清代黄官绣说:“气香多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本草纲目》云:“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张山雷说:“香附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宜于妇女,不宜于男子也。大抵妇人多郁,气行则郁解,故服之尤效”。如《外科精要》记“独圣散”,仅用香附一味。疮疡初起,便以此药为茶饮为妙。因疮疡皆因气滞血凝,宜服香剂,盖香能行气通血也。陈自明说:“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大抵疮疡多因荣气不从,逆于肉理,郁聚为脓。得香之气,则气血流行。”曾孚先亦说:“凡痈疽疮疡,皆因气滞血凝而致,宜服诸香药,引气通血。”陈正节说:“大凡疽疾,多因怒气而得,但服香附子药,进气宽气,大有效也。”

  宋代宋白《庭莎》诗云:

  何事牵爱思,空庭对野莎。

  青青冲野步,落日柱筇过。

  色与莓苔近,阴藏蟋蟀多。

  间思旧山下,萧飒遍烟箩。

  黄鹤丹传说为“铢衣翁在黄鹤楼所授方”。即香附一斤,黄连半斤为末,水糊丸。其香附配黄连,香能辛通,苦以降逆,泛治气滞诸病,通降气机,则一身之气通泰而安和。

  青囊丸传说为“邵应节真人祷母亲病,感化方士所授之方”。即香附一斤,乌药五两三钱为末,水醋煮面糊丸。其香附配乌药,引气而宽中,可治气血之病。

  从前有个姑娘叫索索,天生丽质,心地善良。 有一年,古砀郡大旱,十月无雨,百草皆枯。索索迫于生计嫁到故黄河边的一个茅庄,不料这里正闹瘟疫,大人小孩胸闷腹痛,自从索索嫁来以后,丈夫安然无恙,问索索,索索也不知,丈夫隐约感到,索索身上有股香气,断定这是驱疫的奥秘,于是便让索索外出给众人治病,不几天,全村人又都露出了笑脸。

  庄户人家闲着没事,又扯起索索看病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索索丈夫耳朵里,竟成这样的话:“……索索每到一家,就脱去衣服,让大人小孩围过来闻……”丈夫虽有拯救乡亲之心,但决不容这种方式,于是两人常闹别扭。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夹的夜晚,丈夫下了毒手把索索害死了。名声不好的女人是不能入棺的,秫秸一捆埋到河边。不几天,就在索索的坟上长出几缕小草,窄窄的叶,挺挺的茎,蜂也围,蝶也绕,有人说:索索风流,死后也招小虫子。丈夫听后,挖地三尺,把尸骨深埋。可过了一段时间,小草又冒出,依然招蜂引蝶,丈夫又去挖又去埋,可草越挖越多,越埋越旺。于是人们后悔了:索索死的冤屈,千万不要再挖了,将来万一再闹心口痛,说不定这草能治病……

  直到今天,尽管药名改叫香附子,可当地人仍叫它索索草。可惜的是要想用它理气止痛,必挖出其身,三个根球一个比一个深。


关键字:香附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香附的美容功效及方法/中药美容(6)
  • 香附/经典中药(1)
  • 艾叶香附治疗盆腔炎/偏方秘方(5)
  • 香附合欢皮治性欲低下症/偏方秘方(5)
  • 香附柴胡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偏方秘方(1)
  • 香附治慢性阑尾炎/偏方秘方(4)
  • 白芍香附汤治疝气/偏方秘方(3)
  • 香附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中药养生(5)
  • 香附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定(14)
  • 七制香附丸/中成药大全(2)
  • 香附调经止痛丸/中成药大全(1)
  • 四制香附丸/中成药大全(2)
  • 九制香附丸/中成药大全(1)
  • 香附炮制方法与标准/饮片炮制(6)
  • 良附酒/药酒大全(2)
  • 香附归芍酒/药酒大全(1)
  • 柴术酒/药酒大全(8)
  • 调经酒/药酒大全(9)
  • 行气止痛酒/药酒大全(7)
  • 平疣酊/药酒大全(3)
  • 九味消胀酒/药酒大全(4)
  • 调经消胀酒/药酒大全(1)
  • 香苏散/中药方剂(5)
  • 小温中丸/中药方剂(8)
  • 香附/中药图谱(5)
  • 竹节香附/中华本草(5)
  • 香附/中华本草(1)
  • 假香附/中华本草(1)
  • 草香附/中华本草(1)
  • 大香附子/中草药汇编(3)
  • 草香附/中草药汇编(1)
  • 竹节香附/中草药大全(16)
  • 香附/中草药大全(1)
  • 假香附/中草药大全(1)
  • 大香附子/中草药大全(2)
  • 蒲香茶/药茶(28)
  • 蒲核茶/药茶(18)
  • 夏香茶/药茶(17)
  • 藿甘茶/药茶(7)
  • 白前香茶/药茶(2)
  • 柴胡赤芍茶/药茶(1)
  • 柴郁茶/药茶(0)
  • 沉香香附茶/药茶(6)
  • 沉香茯苓茶/药茶(4)
  • 香附茶/药茶(0)
  • 香夏茶/药茶(4)
  • 香附地榆茶/药茶(4)
  • 香苏茶/药茶(1)
  • 香附芎茶/药茶(4)
  • 香附薄荷茶/药茶(0)
  • 乌归茶/药茶(4)
  • 丹母茶/药茶(3)
  • 赤芍香附茶/药茶(2)
  • 益母芪茶/药茶(1)
  • 草部·莎草香附子/本草纲目(1)
  • 苏合香丸/传统方剂(14)
  • 加味香苏散/传统方剂(48)
  • 草香附/中草药大全(3)
  • 消乳丸/传统方剂(7)
  • 艾附暖宫丸/传统方剂(6)
  • 化积丸/传统方剂(4)
  • 良附丸/传统方剂(10)
  • 乌药散/传统方剂(7)
  • 通气散/传统方剂(3)
  • 乌药汤/传统方剂(5)
  • 越鞠丸/传统方剂(2)
  • 固经汤/传统方剂(4)
  • 加味香苏散/传统方剂(26)
  • 香苏葱豉汤/传统方剂(11)
  • 香苏散/传统方剂(17)
  • 香附/中草药大全(12)
  • 假香附/中草药大全(6)
  • 香附丸/药品说明书(12)
  • 香附丸/药品说明书(13)
  • 香附丸/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4)
  • 香附丸(水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7)
  • 香附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8)
  • 四制香附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12)
  • 七制香附丸/中国药典2015年版(24)
  • 香附/中国药典2015年版(15)
  • 十珍香附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8)
  • 七制香附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九制香附丸/历史药品质量标准(6)
  • 醋制香附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四制香附丸 /历史药品质量标准(5)
  • 香附/历史药品质量标准(4)
  • 大香附子/中药手册(5)
  • 香附/中药手册(11)
  • 草香附/中药手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