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名】增液承气汤,出自清·《温病条辩》。

  【组成】生地黄、麦门冬各八钱(各24克),大黄三钱(9克),芒硝一钱五分(5克),玄参一两(30克)。

  【用法】上药以水1.6升,除芝硝外煮取600毫升,溶芝硝(分2次)先服200毫升,不知再服。

  【功效】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主治】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临床病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糖尿病性便秘以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产后尿潴留等病症。

  1.老年功能性便秘: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增液承气汤加味;对照组给予便通胶囊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90.0%;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22例,无效13例,有效率占67.5%。(《中医研究》2013年第7期)

  2.糖尿病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接受口服本方颗粒制剂及果导片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果导片,疗程为3周。疗效标准:大便正常,与排便困难有关症状消失为治愈。大便正常,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排便时间在72小时以内,且积分减少> 2/3为显效。排便时间、问隔时间缩短,或便质干结改善,且积分减少>1/3而不足2/3为有效。便秘无改善或积分减少不足1/3者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服药1周即出现排便,排便间隔时间分别从治疗前的4.5±0.3日和4.4±0.3日改善至治疗后的2.4±0.3日和2.3±0.5日,两组间差异无量著意义(P>0.05),停药2周后复查,治疗和对照组排便间隔时间分别为2.5 +0.3日和3.4±0.3日(P

  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胃管注入本方对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导泻,并与常规治疗60例对照观察,用药3日。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7.15±2.24小时、达硫酸阿托品化时间5.36 +2.27小时,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排便次数2.76±o.63次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阿托品用量少于对照组。(《河北中医》2014年第4期)

  4.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道功能紊乱:84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本方,对照组给予四磨汤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胃肠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48%,对照组71.43%;两组在治疗后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大便畅通时间等方面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湖南中医杂志》2013年第9期)

  5_产后尿潴留:34例采用本方加味治疗,有感染发热者加黄柏10克、蒲公英50克。结果:本方加味治疗后,均能自行排尿。34例全部治愈,1剂治愈13例,2剂治愈19例,3剂治愈2例。(《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1 1期)

  【方解】本方即增液汤加硝、黄而成。方中玄参、麦门冬、生地黄三者合用滋阴润肠通便,加大黄、芒硝泻热软坚,攻下腑实。全方增水行舟,泄热通便。

  临床还应用本方灌肠治疗,对中风患者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及改善消化道症状收效满意。用于治疗喘证,可增液益津、承气清热、化痰降气,符合六腑以通为用脏邪以腑为出路的原则。

  【现代研究】现代有研究用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症。

  【方歌】增液承气用黄硝,玄参麦地五药挑,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此方宜。 


关键字:承气汤 滋阴 通便
上一篇: 开胸顺气丸
下一篇:温脾汤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滋阴潜阳汤治高血压/偏方秘方(1)
  • 通便灵胶囊/中成药大全(1)
  • 通便宁片/中成药大全(9)
  • 苁蓉通便口服液/中成药大全(3)
  • 大黄通便颗粒/中成药大全(0)
  • 河蚌滋阴胶囊/中成药大全(4)
  • 白芥子膏/膏方(2)
  • 加减健脾阳和膏/膏方(3)
  • 滋阴壮水膏/膏方(0)
  • 滋阴健脾化湿膏/膏方(0)
  • 代灸膏/膏方(3)
  • 养阴理气膏/膏方(0)
  • 茱萸煎/膏方(0)
  • 治嘈膏/膏方(2)
  • 理脾调中化湿膏/膏方(2)
  • 暖胃膏/膏方(0)
  • 春雪膏/膏方(3)
  • 温胃膏/膏方(1)
  • 伏龙肝膏/膏方(1)
  • 助胃膏/膏方(0)
  • 藕蜜膏/膏方(2)
  • 凉膈和胃膏/膏方(2)
  • 益中膏/膏方(18)
  • 桑根白皮膏/膏方(0)
  • 清胃膏/膏方(0)
  • 滋阴抑火化湿膏/膏方(0)
  • 健脾阳和膏/膏方(0)
  • 止渴抑火化湿膏/膏方(3)
  • 来苏膏/膏方(1)
  • 牛黄膏/膏方(0)
  • 治谵狂大黄膏/膏方(0)
  • 防己膏/膏方(1)
  • 脚气敷膏贴/膏方(1)
  • 冶葛膏/膏方(2)
  • 脚气膏/膏方(0)
  • 紫雪膏/膏方(0)
  • 育神养阴安眠膏/膏方(3)
  • 养阴清热育神膏/膏方(1)
  • 养阴荣肤膏/膏方(0)
  • 凉阴和阳育神膏/膏方(4)
  • 养阴理脾膏/膏方(1)
  • 潜阳益阴育神膏/膏方(0)
  • 和肝调胃膏/膏方(1)
  • 杏仁乌枣膏/膏方(1)
  • 养心安神膏/膏方(0)
  • 天地煎/膏方(2)
  • 宁志膏/膏方(6)
  • 养阴润燥膏/膏方(0)
  • 附子膏/膏方(0)
  • 吴茱萸膏/膏方(3)
  • 杏粉膏/膏方(4)
  • 琥珀犀角膏/膏方(1)
  • 薄荷煎/膏方(1)
  • 蒲黄散膏/膏方(0)
  • 绿云膏/膏方(3)
  • 碧雪膏/膏方(1)
  • 神灵膏/膏方(4)
  • 射干膏/膏方(4)
  • 升麻泄热煎/膏方(0)
  • 龙胆煎/膏方(0)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1)
  • 口燥膏/膏方(0)
  • 升麻煎/膏方(2)
  • 泻胃热汤方/膏方(2)
  • 紫金膏/膏方(5)
  • 神圣膏/膏方(2)
  • 黄丹膏/膏方(5)
  • 贴手足心膏/膏方(3)
  • 蔷薇膏/膏方(1)
  • 塌气藁膏/膏方(3)
  • 羌活膏/膏方(12)
  • 贴顶膏/膏方(2)
  • 乌扇膏/膏方(3)
  • 小儿羌活膏/膏方(0)
  • 黄膏/膏方(1)
  • 葱涎膏/膏方(10)
  • 胡椒膏/膏方(2)
  • 阿胶膏/膏方(4)
  • 丹溪琼玉膏/膏方(4)
  • 杏桃膏/膏方(0)
  • 滋阴清化膏/膏方(1)
  • 集灵胶/膏方(48)
  • 覆盆子膏/膏方(0)
  • 调味膏/膏方(0)
  • 清金宁嗽膏/膏方(0)
  • 宁嗽太平膏/膏方(1)
  • 和肝化痰膏/膏方(2)
  • 归元琼玉膏/膏方(1)
  • 补真膏/膏方(0)
  • 加竹沥梨膏/膏方(2)
  • 清嗽止渴抑火化饮膏/膏方(2)
  • 梨膏/膏方(0)
  • 润肺和肝膏/膏方(0)
  • 调元百补膏/膏方(5)
  • 米糖膏/膏方(2)
  • 酥蜜膏酒止气嗽通声方/膏方(1)
  • 宁嗽膏/膏方(3)
  • 温肺膏/膏方(2)
  • 铁瓮先生琼玉膏/膏方(2)
  • 清肺膏/膏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