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兽药智库> 中药数据> 中药方剂> 浏览文章
  【方剂名】黑锡丹,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黑锡、硫磺各二两(各60克),金铃子、葫芦巴、木香、附子、肉豆蔻、破故纸(补骨脂)、沉香、茴香、阳起石各一两(各30克),肉桂半两(15克)。

  【用法】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9克,温开水送下。

  【功效】温潜真阳,散寒降逆。

  【主治】主治命门火衰,阴火逆冲,肾不纳气,浊阴上泛之气喘痰鸣之急症;亦治真阳不足,阴寒内盛,三阴气化不和之奔豚、寒疝、腹痛、滑泄,或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带下清稀,不孕等症,舌淡,脉沉细无力或脉微。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喘症、小儿泄泻等病症。

  1.喘证:用黑锡丹治疗顽固性虚寒证型喘症(病种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肺气肿、心源性哮喘)患者32例,在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在一般中西医基础治疗上,均配合服用黑锡丹。用法:18岁以上每日服10克,15~18岁每日服8克,7~14岁儿童每曰服6克。急性发作期黑锡丹服用时间为待症状缓解后继续服3~5日。心源性哮喘以人参汤送服,其余患者以淡盐汤送下。慢性期每6日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停药5日。通常服药1~2个疗程。以半年内病情是否复发及症状缓解情况为判断标准。结果:临床控制11例,显效6例。好转6例,确有一定疗效。(《新中医》1988年第12期)

  2小儿泄泻(个案):治徐姓2岁幼儿,反复泄泻2月余,每日大便2~3次,夹不消化食物,神疲纳欠,时而低烧,日渐消瘦。先予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健脾止泻,效果不著,虑脾肾两虚,不能温煦,投黑锡丹10粒研碎每晚服1次,连服3日,诸症消退,后用参苓白术敞善后而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77年第1期)

  【方解】黑锡性味甘寒,质重下沉入肾,有坠痰解毒、镇心安神的作用,与大辛热的硫黄配伍,阴敛阳降,使游离之阴火归位;更用附子、肉桂、阳起石、破故纸、葫芦巴温补肾阳,佐以茴香、沉香、肉豆蔻理气散寒,又以金铃子一味监制诸药之温燥太过,诸药合用,可使真阳充,逆寒平,开阖司,阴火降,浊阴散。用治元阳欲脱之危重病人,用人参汤送服疗效更佳。本药适宜于救急,不宜长时间服用。孕妇禁服。

  【现代研究】临床也见报道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腹泻、耳鸣耳聋、癫狂、阴缩等病症。黑锡丹中黑锡含铅,服用过量可致人铅中毒,出现神经、血液、消化等多系统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严格控制服用剂量、疗程、适应证,是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的主要环节。服用药药同时也可监测血尿铅含量、血细胞化验等以降低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

  【方歌】温下镇上黑锡丹,硫磺桂附茴沉楝,芦故起石肉蔻香,虚喘殿逆服之验。


关键字: 硫磺 6金铃子 葫芦巴
上一篇: 五味子汤
下一篇:参附汤
网友留言
相关文章
  • 散血膏/膏方(2)
  • 咬伤膏/膏方(3)
  • 生肌长肉膏药/膏方(2)
  • 芙蓉膏/膏方(2)
  • 犀角膏/膏方(2)
  • 生肌膏/膏方(14)
  • 疗发背及一切毒肿膏/膏方(5)
  • 卓氏白膏/膏方(47)
  • 莽草膏/膏方(1)
  • 大黄膏/膏方(10)
  • 化毒膏/膏方(1)
  • 独圣膏/膏方(1)
  • 祛毒膏/膏方(2)
  • 灵宝膏/膏方(1)
  • 消肿活瘀膏/膏方(0)
  • 细辛膏/膏方(0)
  • 白芥子膏/膏方(2)
  • 祛风活络贴药膏/膏方(86)
  • 僵蚕全蝎敷治膏方/膏方(1)
  • 加减健脾阳和膏/膏方(3)
  • 龟背方/膏方(7)
  • 代灸膏/膏方(3)
  • 养阴理气膏/膏方(0)
  • 茱萸煎/膏方(0)
  • 止泻暖脐膏/膏方(4)
  • 治嘈膏/膏方(2)
  • 理脾调中化湿膏/膏方(2)
  • 暖胃膏/膏方(0)
  • 春雪膏/膏方(3)
  • 温胃膏/膏方(1)
  • 伏龙肝膏/膏方(1)
  • 助胃膏/膏方(0)
  • 藕蜜膏/膏方(2)
  • 凉膈和胃膏/膏方(2)
  • 益中膏/膏方(18)
  • 桑根白皮膏/膏方(0)
  • 清胃膏/膏方(0)
  • 滋阴抑火化湿膏/膏方(0)
  • 健脾阳和膏/膏方(0)
  • 止渴抑火化湿膏/膏方(3)
  • 来苏膏/膏方(1)
  • 牛黄膏/膏方(0)
  • 治谵狂大黄膏/膏方(0)
  • 防己膏/膏方(1)
  • 脚气敷膏贴/膏方(1)
  • 冶葛膏/膏方(2)
  • 脚气膏/膏方(0)
  • 紫雪膏/膏方(0)
  • 育神养阴安眠膏/膏方(3)
  • 养阴清热育神膏/膏方(1)
  • 养阴荣肤膏/膏方(0)
  • 凉阴和阳育神膏/膏方(4)
  • 养阴理脾膏/膏方(1)
  • 潜阳益阴育神膏/膏方(0)
  • 和肝调胃膏/膏方(1)
  • 杏仁乌枣膏/膏方(1)
  • 养心安神膏/膏方(0)
  • 天地煎/膏方(2)
  • 宁志膏/膏方(6)
  • 养阴润燥膏/膏方(0)
  • 附子膏/膏方(0)
  • 吴茱萸膏/膏方(3)
  • 杏粉膏/膏方(4)
  • 琥珀犀角膏/膏方(2)
  • 薄荷煎/膏方(1)
  • 蒲黄散膏/膏方(0)
  • 绿云膏/膏方(3)
  • 碧雪膏/膏方(1)
  • 神灵膏/膏方(5)
  • 射干膏/膏方(4)
  • 升麻泄热煎/膏方(0)
  • 龙胆煎/膏方(0)
  • 水浆不得入膏/膏方(1)
  • 口燥膏/膏方(0)
  • 升麻煎/膏方(2)
  • 泻胃热汤方/膏方(2)
  • 紫金膏/膏方(5)
  • 神圣膏/膏方(2)
  • 黄丹膏/膏方(5)
  • 贴手足心膏/膏方(3)
  • 蔷薇膏/膏方(1)
  • 浮萍煎膏/膏方(0)
  • 塌气藁膏/膏方(3)
  • 羌活膏/膏方(12)
  • 贴顶膏/膏方(2)
  • 乌扇膏/膏方(3)
  • 小儿羌活膏/膏方(0)
  • 黄膏/膏方(1)
  • 葱涎膏/膏方(10)
  • 胡椒膏/膏方(2)
  • 阿胶膏/膏方(4)
  • 丹溪琼玉膏/膏方(4)
  • 杏桃膏/膏方(0)
  • 集灵胶/膏方(48)
  • 覆盆子膏/膏方(0)
  • 调味膏/膏方(0)
  • 清金宁嗽膏/膏方(0)
  • 宁嗽太平膏/膏方(1)
  • 和肝化痰膏/膏方(2)
  • 归元琼玉膏/膏方(1)